颅脑损伤的观察.ppt
《颅脑损伤的观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损伤的观察.ppt(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颅脑损伤临床监护要点,ICU,前 言,创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颅脑创伤占创伤的15%颅脑创伤死亡占创伤死亡的85%颅脑创伤已是发达国家青少年死亡的首位原因,颅脑损伤分类,根据颅脑解剖结构及损伤所致病理形态改变分类开放性颅脑损伤 火器伤(战时多见)非火器伤闭合性颅脑损伤,开放性颅脑损伤,开放性头皮损伤擦伤挫伤裂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损伤头皮及颅骨开放,但硬脑膜完整开放性脑损伤头皮及颅骨开放硬脑膜破裂颅底骨折并脑脊液漏气脑伴不同程度脑损伤,闭合性颅脑损伤,头皮血肿头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颅骨骨折单纯线形骨折凹陷骨折粉碎骨折无内开放颅底骨折,颅骨骨折图示,线形骨折,凹陷骨折,颞骨骨折,前颅
2、窝底骨折表现-“熊猫眼征”,闭合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继发性脑损伤 脑水肿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原发伤轻,有中间清醒期硬膜下血肿:对冲伤,合并较重脑挫伤脑内血肿等,双侧硬膜外血肿,一侧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伴中线结构移位,脑内血肿伴硬膜下血肿,急性硬膜下血肿,一侧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脑干血肿,外伤性脑挫裂伤,按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为依据分类,国际分类,英国人Teasdale和Jennett于19741976提出脑外伤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以总分表示意识状态的级别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总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重,GCS
3、计分表,根据得分加上意识障碍的时间因素将病变分为三个类型:轻型GCS 13-15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以内;中型GCS 9-12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至6小时;重型GCS 3-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者。,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意识障碍:为颅脑损伤常见临床表现,因损伤部位、轻重程度不同,意识障碍有轻到重分为:嗜睡朦胧浅昏迷昏迷深昏迷,意识障碍的临床意义意识障碍程度与颅脑损伤轻重相一致昏迷程度深、持续时间长,为重型颅脑损伤:如脑干、下丘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及广泛性脑挫裂伤昏迷程度浅、持续时间短者,多为轻中型颅脑损伤:如脑震荡、轻度
4、脑挫裂伤等,意识障碍可提示颅脑损伤的病理类型伤后即发昏迷:为原发性脑损伤所致清醒后又昏迷:为继发性脑损伤(脑水肿、血肿)所致伤后昏迷-清醒-再昏迷:常见于颅内血肿,尤以急性硬膜外血肿为典型,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呕吐:颅内压增高所致生命体征改变:轻度颅脑损伤生命体征变化不大,如波动较大时多提示病情危重,急需处理Cushing反应(呼吸深慢、脉压增大、心率减慢、血压升高),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颅内血肿形成。如P、R不减慢,反而有加快,多考虑脑挫裂伤。呼吸节律的紊乱常提示脑疝,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瞳孔改变:正常直径34mm,双侧等大、等圆伤后双侧瞳孔立即散大,光反应消失,或伴有眼外斜
5、视,多为动眼神经损伤所致双侧瞳孔时大时小,光反应消失,眼球偏侧凝视且昏迷程度深,高热,多代表中脑受损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光反应消失,表示桥脑受损一侧瞳孔先缩小继而散大,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应考虑小脑幕切迹疝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病人处于濒危状态,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局灶症状与体征:额叶伤:随意运动、语言及精神活动障碍;颞叶伤:失语、癫痫;顶叶伤:对侧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枕叶伤:偏盲或全盲;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基底节损伤:锥体外系运动障碍、震颤、肌张力失调;,颅脑损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下丘脑损伤:出现内分泌、代谢、体温调节、摄食、内脏活动等功能障碍,出现昏迷、尿崩、高糖、水盐代谢紊乱、高烧
6、消瘦、应激性溃疡等;小脑损伤:同侧共济失调、肌张力下降、眼球震颤;脑干损伤:昏迷、去大脑强直、瞳孔、眼球运动的改变、生命体征的改变;颅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的神经麻痹症状。,颅脑外伤分期,急性期(颅脑损伤3周内)过渡期(伤后3周3个月)康复期(伤后3个月以后),急性期救治,现场初步检查头部伤情 头皮血肿、裂伤、出血、脑脊液漏等呼吸状况 呼吸急促、呼吸停止、窒息、紫绀等循环状况 脉搏细数、皮肤苍白、发凉、休克等其他伤情 是否有危及生命的其他严重的合并伤初步抢救立即压迫止血与包扎伤口迅速呼吸循环的复苏支持及时转运有急救条件医院,紧急处理,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偏后仰、吸痰、置呼吸通道、气管插管、气管切
7、开、辅助呼吸等循环复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维持平均动脉压在80mmHg以上,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早期复苏迅速而充分的生理复苏恢复循环血量(建立有效静脉通路)、血压、通气及通氧。(伤后早期低血压、低血氧可增加病人的死亡率有低血压的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比血压正常病人死亡率高1倍)提升血压治疗可改善预后收缩压低于90mmHg为低血压,氧分压低于60mmHg为低血氧,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灌注压,伤后24小时为脑的低灌注期伤后1-3天为脑充血期伤后4-14天为脑血管痉挛期,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脑灌注压保证脑灌注压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正常脑灌注压为709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
8、脉压差)脑灌注压在7080mmHg最为理想,,脑灌注压降低的可能原因血肿压迫昏迷病人脑代谢率降低脑血管痉挛颅脑外伤后脑血流量普遍下降,伤区、血肿区下降更明显,脑灌注压与预后脑灌注压下降10mmHg,死亡率上升20%脑灌注压低于60mmHg时,死亡率升至95%扩容和提高血压维持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颅内压监测 维持颅内压在20mmHg(266mmH2o 2.6Kpa)以下,如大于此值预后不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直接原因:颅内血肿(占位性病变)脑细胞水肿(体积、细胞内)脑肿胀等(细胞间),颅内压监测的指征,CT异常者GCS计分38分颅脑创伤和低氧血症颅内压监测的
9、意义早期发现颅内血肿脑水肿早期发现继发性和迟发性颅内血肿指导治疗,判断预后,颅内高压治疗域值颅内压小于20mmHg是判断病人预后的理想域值,当颅内压高于2025mmHg时,应降压治疗主要措施脱水药激素脑室体外引流必要时开颅去骨瓣减压,颅内压增高治疗一线治疗控制体温防止抽搐、镇静抬高头位10-30度颅内压监护,必要时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甘露醇:在保持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下应用维持动脉血氧分压、维持血容量使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排除外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甘露醇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有效剂量为0.251.0g/kg补充适量液体,维持正常血容量甘露醇在给药1530分钟后发生渗透脱水作用,可持续4
10、小时(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大剂量应用甘露醇使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l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二线治疗亚低温疗法轻度低温:3335中度低温:2832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1216后两种易致室颤和凝血功能障碍,不常应用,体温维持2835即亚低温时,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亚低温对颅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保护血脑屏障功能减轻脑缺血程度,降低脑组织中白三烯B4含量,减轻脑水肿抑制颅脑损伤后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亚低温治疗方法降温毯+肌松冬眠+呼吸机辅助呼吸3334.5的低温治疗,伤后6小时开始,当病人颅内
11、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小时,可停止亚低温治疗。疗程通常为310天降温过程注意呼吸与循环功能监测,备呼吸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应用亚低温治疗注意问题早期应用,快速降温,在23小时内将体温降至治疗水平(3335),效果明显控制躁动、预防寒颤(卡肌宁+氯丙嗪)严密观察病情,避免继发颅内血肿防止冻疮,开颅去骨瓣减压术,颅内压增高的二线治疗方法,外伤性脑脊液漏护理,五禁忌禁止病人用力擤鼻涕、打喷嚏禁止冲洗、填塞耳腔、鼻腔禁止咳嗽,必要时适当应用镇咳药(禁止腰穿,防止逆行感染(有争议)禁止腹压过高,用力大便等禁止头部忽高忽低,三保持保持头稍高位保持耳、鼻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三应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应用
12、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如4周后漏口仍不能愈合者,可行脑脊液漏修补术,外伤性脑积水,非手术治疗:脱水和全身支持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多采用脑脊液分流术。如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矢状窦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后一种术式安全,并发症少,使用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种带有贮液囊、压力阀装置,并不透X线,以利于透视下检查。,颅脑损伤手术操作原则和规范,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原则:开颅清除血肿颅骨复位(长时程脑疝病人需要去骨瓣减压)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原则: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高颅压)尽可能做硬脑膜减张缝合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原则:通常采用单孔钻颅引流术对于多次钻颅引流术无效病人,应该行开颅手术开放性颅脑
13、外伤清创术(非火器伤)和颅脑火器伤清除术,原则:将污染的、有异物和坏死脑组织及血块的开放伤,尽早、尽可能彻底的清除异物和坏死脑组织及彻底止血,小时内注射颅骨凹陷骨折复位术原则:除严重污染和粉碎颅骨骨折外,一次成形复位颅骨成形术原则:伤后月行颅骨成形术,感染伤口年脑脊液漏修补术原则:伤后持续个月以上可以采用手术修补,七、重症颅脑外伤的护理,颅脑外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伤残率和死亡率远远高于其他部位的损伤并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其发病突显急、危、重的特点。对伤者及其家属的打击往往是残酷和致命的。护士能否配合医生对伤者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在减轻伤残和减少死亡率上,意义重大。,(一)保持呼吸
14、道通畅,保障气体交换应放在抢救措施的首位。护士要迅速进入抢救状态,使患者去枕、头后仰,清除呼吸道异物分泌物,解除舌后坠,深昏迷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已发生误吸或短时间内不能清醒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严格执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应采用人工或机械辅助呼吸,依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和维持正常呼吸生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异物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二)病情观察,颅脑损伤后病情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护士动态的病情观察,是及时发现颅内有无继发性损伤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及时发现脑疝,也是为了能够判断疗效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病情观察意识状态观察(),意识状态的改变是治疗的重要指标。如出现典型的”中间清醒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脑 损伤 观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