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和两栖类.ppt
《鱼类和两栖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和两栖类.ppt(7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物竞赛辅导11 节肢动物门(2)及棘皮动物答案,1-5ACDAA 6-10CACBB11-17ADABBBD,鱼类,武昌鱼,金枪鱼,带鱼,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称之为“水中活化石”。鲟鱼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之称。,鳗鱼:是一种外观类似长条蛇形的鱼类,具有鱼的基本特征。此外鳗鱼具有洄游特性。鳗鱼属鱼类,似蛇,
2、但无鳞,一般产于咸淡水交界海域。,鳍鱼:被认为是和肺鱼或腔棘鱼一样,具有长久历史而保存下来的“活化石”。被分类为硬骨鱼类,但却持有软骨、眼睛后面有喷水孔等软骨鱼类的特征。使用和肺鱼一样发达像肺的鳔袋来呼吸。分布在非洲中部的浅淡水区域。,所有的鲨鱼都有一身的软骨。鲨鱼的骨架是由软骨构成,而不是由骨头构成。软骨比骨头更轻、更具有弹性。,鲐鱼,海鱼到了淡水中会死去,原因是:海水密度高,压强大,海鱼入淡水中会死。就是因为,海鱼的血压适应了海水压强,入淡水后淡水压强小,海鱼的血压超过水压导致血管暴裂死亡。海鱼在淡水中会由于体内大量渗透进入水,而肾脏不能及时排出足够的水而导致鱼体死亡。,.体色,鲫鱼身体的
3、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这样的体色,使鲫鱼不容易被上面和下面的敌害发现,因此,这是一种保护色。,鲫鱼,外部形态,.分部,头、躯干和尾三部分。鳃盖后缘以前是头部,肛门以后是尾部,中间部分是躯干部。,.体形从上图可以看到,鲫鱼的头和尾较尖,躯干部宽大,身体侧扁,呈梭形。.粘液如果把鲫鱼握在手里,会感到粘滑,这是鱼体表面有粘液的缘故。.侧线鲫鱼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条侧线,这是感觉器官,有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的作用。,.运动器官鳍是鲫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若失去,会失去平衡而侧翻。胸鳍和腹鳍:平衡,若失去,鱼体会左右摇摆不定。尾鳍
4、:决定运动方向,若失去,鱼不会转弯。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若失去,身体轻微摇晃。鱼鳍还有感知水流的作用,故不能失去。,它们是鳍的“骨架”,起支持作用。,7.鳞片:鳞片分盾鳞(软骨鱼特有,由基板和棘构成,与齿同源)、硬鳞、骨鳞(分圆鳞和栉鳞)。后两种为硬骨鱼特有,完全来源于中胚层。,从鲫鱼的排泄孔入刀,剪开鲫鱼至鳃盖下面,把鲫鱼侧放,用镊子提起左面身体,从排泄孔开口向背面剪,沿脊柱下放剪到鳃后再剪到胸鳍前,把剪下来的左侧躯干去走,再剪掉腮骨,再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8.鲫鱼解剖方法,注意:用剪刀时剪刀口向上挑起,观察:鲫鱼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生殖系统,9.骨骼系统:中轴骨:头骨、脊
5、柱、肋骨(硬骨鱼较发达)附肢骨:带骨(肩带、腰带)、鳍骨(胸鳍、腹鳍)、奇鳍骨,鲫鱼体内有一个白色的囊,叫做鳔。鳔内充满气体,能够调节身体的比重,在鳍的协调作用下,使鱼能够在不同的水层停留。感知高频声波辅助听觉,肺鱼的鳔可以有肺的作用,有的鱼可以用鳔发声。,10.呼吸系统,鳃弓支持作用鳃耙过滤食物和沙粒,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它位于鳃盖下的鳃腔内,一般呈鲜红色。每个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鳃丝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在鳃丝里进行气体交换,鳃的特点:换气面积大,壁薄,逆流循环(血流与水流方向相反),鱼是用鳃呼吸的,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离开了水,鱼就要窒息致死。,单循环,心脏
6、血为缺氧血,心脏(单心房,单心室)鳃(换气)背大动脉组织毛细血管静脉心脏。,11.血液循环,12.消化系统:消化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后两者大部分硬骨鱼合并)。无唾液腺 消化道:口、口咽腔、食道、胃(有的无)、肠(某些有幽门盲囊或螺旋瓣)、泄殖腔。口中有齿,消化道分化不明显。,13.排泄系统:海水鱼尿少,淡水鱼排大量稀释尿,均以肾脏和鳃作为排泄器官。其中鳃负责分泌或吸收盐分 14.生殖系统:体内外受精均可,体内外发育也均可,但体外受精、体外发育最常见。行卵生(最多),15.神经系统与感官 软骨鱼大脑相对发达。鱼类眼无弹性,不能自动对焦,为近视眼 只有内耳,并且有平衡感觉 侧线系统具有感知
7、水流方向、水压和低频振动机能,二、鱼纲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生;体表大都有鳞片;鳃呼吸;鳍游泳;心脏有一心房一心室。,三、其他鱼类,我国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再加上鲤鱼和鲫鱼都是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我国淡水鱼养殖方法:混合放养,四大家鱼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鲢鱼,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4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
8、率,增加鱼的产量。,我国从1986年7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规定“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以养殖为主”,不得在禁渔区和禁渔期进行捕捞,不得使用禁用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规定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鱼纲是有颌类的开始,故为有颌类中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纲。,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文昌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鱼纲是体被骨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器官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鱼纲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超过其他各纲脊椎动物种数的总和,包括
9、硬骨鱼和软骨鱼两大类。,软骨鱼纲,本系是现存鱼类中最低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约有200多种,我国有140多种,绝大多数生活在海里。其主要特征是 终生无硬骨,内骨骼由软骨构成。体表大都被楯鳞。鳃间隔发达,无鳃盖。歪型尾鳍。无鳔,绝大多数海生,硬骨鱼纲,硬骨鱼系是世界上现存鱼类中最多的一类,有2万种以上,大部分生活在海水域,部分生活在淡水中。其主要特征是:骨骼不同程度地硬化为硬骨。体表被硬鳞、圆鳞或栉鳞,少数种类退化无鳞。皮肤的粘液腺发达,鳃间隔部分或全部退化,鳃不直接开口于体外,有骨质的鳃盖遮护,从鳃裂流出的水,经鳃盖后缘排走,多数有鳔。鱼尾常呈正型尾,亦有原尾或歪尾。大多数体外受精,卵生,少数在
10、发育中有变态。,鱼类洄游的分类方法很多。按鱼类不同的生理需求有产卵洄游(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季节性洄游)3种。按鱼类生活不同阶段有成鱼洄游和幼鱼洄游2种。按鱼类所处生态环境不同则可分为海洋鱼类的洄游、溯河性鱼类的洄游、降海性鱼类的洄游和淡水鱼类的洄游4种。鱼类移动经过的道路叫鱼类洄游的路线。,1.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性激素对鱼液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生殖洄游。它具有集群大、肥育程度高、游速快、停止进食和目的地远等特点。大多数海洋鱼类的生活史均在海洋度过,它们的生殖洄游都由远洋游向浅海,进行近海洄游。如
11、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鲐鱼等。,与此相反,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终生生活在江河中的淡水鱼类,它们的生殖洄游是从江河下游及其支流上溯到上、中游产卵,其行程可达10002000千米。此外,鲥鱼、大麻哈鱼、鲟鱼、大银鱼等海鱼,在生殖季节成群溯河进入我国黑龙江、长江及其支流中产卵。繁殖活动结束后,大麻哈鱼因长途跋涉和饥疲交加终至体衰力竭而全部死亡,所以是一次性生殖的鱼类。其他鱼类产卵后,通常都在产卵场停留一段时期进行休整和肥育,然后循原路游回海中生活。鳗鲡的性成熟年龄在8岁以上,集群游向深还进行繁殖的亲鳗于产卵后均因疲惫而死,无一生还。幼鳗孵化后,逐渐向亲鳗栖息的江河进行溯河洄游,此时的幼鳗周身透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类 两栖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9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