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外科感染.ppt
《【临床医学】外科感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外科感染.ppt(7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外 科 感 染,2/75,对感染认识的历史过程,1847,匈牙利 Semmelweis:漂白粉洗手1867,英 国 Lister:石炭酸冲洗手术器械1877,德 国 Bergmann:建立外科无菌原则1889,德 国 Furbringer:手臂消毒法1890,美 国 Halsted:倡议戴无菌手套1900,现代无菌-抗菌原则确立When,中 国 Who:What?,3/75,外科感染的定义,什么是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A surgical infection is an infection which requires surgical treatment and ha
2、s developed before,or as a complication of,surgical treatment.是指需要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或发生在创伤、手术和器械检查后的感染。在外科领域中最常见,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4/75,外科感染的范围,一般感染疖、痈、蜂窝织炎、脓肿、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骨髓炎等。特异性感染如结核病、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手术或创伤所引起的感染切口感染、伤口蜂窝织炎等。远离伤口部位的感染如膈下脓肿、盆腔脓肿等。器械检查或插管后感染,5/75,外科感染的特点,多为几种细菌和混合感染。多数有明显而突出的局部症状。病变是器质性的,常引起化脓、坏死
3、等。,6/75,外科感染的分类,按病程急性感染(病程3周以内),慢性感染(病程超过2个月)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前二者之间)按性质非特异性感染又称一般感染或化脓性感染。如疖、痈、丹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常见致病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特点:同一种致病菌可引起不同的化脓性感染;而不同的致病菌又可引起同一种疾病。化脓性感染共同牲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特异性感染是指某种感染性疾病只能由某种致病菌引起。如破伤风、结核病等。特点:同一种病由相同的致病菌引起。各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原则各不相同。,7/75,外科感染的分类,原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混合感染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sup
4、erinfection):由于长期应用抗生素,使敏感的细菌受到抑制或消失,对药物不敏感或耐药的菌群乘机大量繁殖,在原感染灶或身体其他部位造成新的感染。条件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是机体抵抗力因某种原因下降时,原为非致病菌或致病力很低的病原菌乘机侵入体内引起感染。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指病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感染(呼吸、泌尿系感染,创伤、手术后感染等)。,8/75,外科感染的发病原因,细菌因素:局部伤口因素局部组织结构、局部血液循环局部受伤情况:伤口的大小、深浅;有无异物、死腔;有无血肿、坏死组织病人全身抗感染能力年龄、
5、营养、一般情况、免疫功能:白细胞数量减少(白血病、放射、化疗)、功能减弱(手术、烧伤、休克、糖尿病),9/75,细菌因素,细菌的种类 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细菌的菌株病菌的粘附因子,能附着人体组织细胞;还有荚膜或微荚膜,能抗拒吞噬细胞的吞噬或杀菌成分。细菌的毒素或毒素细菌的侵袭力(抵抗力、繁殖力)毒性产物(外毒素、内毒素、胞外酶)细菌的数量1g组织106个局部坏死、血肿及异物存留(每1g组织内只需100个细菌)。,10/75,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力强表皮葡萄球菌致病力较弱能产生血浆凝固酶、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剥脱性毒素及肠毒素。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栓塞、组织缺血坏死
6、使感染局限化,病灶界限清楚。常伴有转移性脓肿。脓液稠厚、黄色、不臭。,11/75,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色链球菌和粪链球菌(肠球菌)三种。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产生透明质酸酶,使结缔组织间的透明质酸分解产生链激酶可激活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和纤维蛋白。破坏纤维脓肿壁,感染容易扩散而缺乏局限化的倾向。一般不并发转移性脓肿。脓液稀薄,淡红色,量较多。,12/75,大肠杆菌,肠道内合成维B及维K。脓液稠厚,一般无臭味。与厌氧菌混合感染产生有恶臭或粪臭的脓液。全身抵抗力降低时,可移位进入肠外组织或器官。,13/75,绿脓杆菌,开放潮湿的创面、大面积烧伤后感染最常见 脓液常为淡绿色,
7、有特殊的甜腥味 绿脓杆菌对多种抗生素不敏感 新霉素、庆大、多粘菌素有效,但易耐药,14/75,变形杆菌属及克雷伯菌,属条件性病原菌。变形杆菌常是大面积烧伤感染的病原菌之一。对常用抗生素大都有较大的耐药性。脓液具有特殊的恶臭。,15/75,拟杆菌,脓液的特点是有恶臭。感染特点:内源性多菌性迟发性脓液恶臭产气性耐药性,仅对甲硝唑和三代头孢等敏感。涂片:G杆菌,普通培养(),厌氧培养37天。,16/75,病理生理示意图,17/75,病理生理过程,血管反应:早期充血,后期淤血。炎症介质组胺和5羟色胺、白三烯、前列腺素氧自由基、补体成分裂解物、激肽系统 炎性渗出:炎性细胞和血浆渗出增多,18/75,病理
8、生理,19/75,感染的转归,20/75,外科感染的局部表现,红(redness)肿(swelling)热(heat)痛(pain)功能障碍(dysfunction)病理基础就是充血、渗出和坏死。,21/75,外科感染的全身表现,发热寒战全身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乏力脉搏增快不要忘记还有白分,全身代谢紊乱水电解质失衡脏器功能不全感染中毒休克,22/75,诊 断 Diagnosis,临床表现波动感诊断浅部脓肿。深部脓肿,可穿刺抽脓确诊。辅助检查血常规、超声波、X线和CT、MRI、细菌培养等。初步诊断:局部+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 定 位:深部组织及脏器内的脓肿,需超声及CT等影像学检查。骨、
9、关节的感染常需进行X线检查 病原诊断:细菌培养+药敏,23/75,预 防 Prevention,总原则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致病菌进入人体的机会。避免病原菌的污染环境因素、患者的术前准备、皮肤的准备及消毒遵守无菌原则防止内源性污染正确地处理伤口增强全身的抵抗力应用免疫疗法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24/75,外科感染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的病因和毒性物质(脓液、坏死组织等)增强抗感染和修复能力,25/75,局部治疗,患部制动、休息、抬高患肢。物理疗法:局部热敷、理疗、超短波或红外线。外用药物:外敷金黄散、2.5%碘酊、蒲公英、硫酸镁溶液或鱼石脂软膏手术治疗:切除发炎脏器(阑尾炎、胆囊炎等)切开引流(
10、脓肿、痈、胰腺炎等),26/75,切开引流的原则,切开引流应有良好的麻醉切口的部位应在病变的最低位切口应避开负重区并注意美观切口方向应与血管、神经、肌腱等平行切口大小应合适,不应超过脓肿壁引流必须通畅,27/75,全身治疗,支持疗法充分休息、饮食营养对症处理:降温补液、镇静止痛;平衡水电酸碱全血血浆、适当激素中医中药消散祛邪、扶正祛邪、补益气血透脓托毒、补虚扶正抗生素的应用,28/75,抗生素,抗生素的分类I类: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族、先锋霉素族)II类:静止期杀菌剂(链霉素、庆大霉素)III类:快效抑菌剂(氯霉素、红霉素族)IV类:慢效抑菌剂(磺胺类)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询问药物过敏史、准备急
11、救药物: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毒性反应:听神经损害、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损害,29/75,抗生素的选择,抗菌药物并不能代替外科治疗中的基本原则。根据致病菌感染的一般规律、临床表现、脓液性状、感染来源对致病菌种类作出判断,选择药物。作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为选用药物的指导。适应症较严重感染、无局限化倾向感染和配合手术治疗。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0/75,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严重创伤:开放性骨折、火器伤腹内空腔脏器破裂有严重污染和软组织破坏的创伤等。大面积烧伤及结肠手术前肠道准备。急症手术病人的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营养不良、全身情况差接受激素、抗癌药等的病人需手术。进行人造物留置手术。
12、创伤大、时间长的手术。,31/75,抗生素的应用,给药途径轻者:口服、肌注。重者: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联合应用I+II:协同作用、I+III:拮抗作用 II+III:累加作用、III+IV:累加作用停药时间一般感染:体温正常后34日。脓毒症:在12周后停药。急性骨髓炎:在感染控制后34周。,32/75,抗生素的应用注意事项,合理选用药物根据药敏试验及时调整选择恰当的应用时机轻度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应用窄谱抗生素有效者,不应用广谱抗生素单独应用有效者,不联合使用严重感染:选用杀菌类、大剂量静脉联合应用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和途径分次静脉注射效果较静脉滴注效果好,33/75,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疖 痈
13、 皮下急性蜂窝织炎 丹毒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34/75,疖(furuncle),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称为疖。多个疖同时发生或反复出现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常见于营养不良的小儿、糖尿病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人。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常发生于毛囊和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和小腿局部园锥形隆起小结节,红、肿、痛,顶部黄白色脓头。上唇、鼻周围危险三角区,如挤压,感染可沿静脉丛达到颅内海绵窦,重者危及生命。,36/75,疖的治疗,热敷或物理疗法(透热、红外线或超短波)外敷鱼石脂软膏、红膏药或金黄膏。有脓头时,在顶部点涂石炭酸
14、。有波动时,应及早切开引流。对未成熟的疖,不应任意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面部疖,有全身症状的疖和疖病,应给予抗生素。,37/75,痈(carbuncle),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好发于颈项、背部等皮肤厚韧处。糖尿病较易患痈。感染从一个毛囊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的脂肪柱,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的痈(图)。,38/75,痈临床表现,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块,界限不清,疼痛剧烈。中央部多个脓头,破溃塌陷,状如火山口。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症状重:畏寒、发热、食欲不佳、WBC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外科 感染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9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