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团队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自主填写二、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就国家层面来看,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的实施,建筑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推动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一带一路战略蕴含重大建设需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金额巨大。目前各地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己经超过1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据测算未来十年每年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资金规模约8000亿美元,建筑行业市场空间巨大。国家“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深入实施
2、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特色城市建设。十三五时期,全国开工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2000万套,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左右。因此,今后几年,城镇化建设、农村建设、铁路建设、机场建设等将为建筑业的发展打开广阔的空间。预计投资规模达到15万亿至20亿万左右,国内基建投资将继续维持高位,内外互补需求旺盛。就省内来说,甘肃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指出,未来5年,全省将有200万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为房地产市场带来大量的直接住房需求,同时大量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小城镇人口聚集速度加快,小城镇住房需求将
3、逐步释放。到2020年,规划棚户区改造40万套,全省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35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每年新开工商品房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上,5年累计新开工商品房1亿平方米以上。就我市的情况来看,2016年全市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6000套、226.028万平方米。2017年计划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17368户。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未来10年,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各县区小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将给武威建筑行业带来很好的机遇。(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才需求旺盛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
4、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培养建筑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建筑业专业人才。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建筑工人,到2020年建筑业中级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数量达到300万,2025年达到IoOO万。在未来的二十到三十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是一个蓬勃兴旺的行业,人才需求量众多。但目前行业整体技术素质较低,技术人员与从业人员数量之比偏低,且相当一部分技术及管理人员仅有中专或以下学历,受过高等专业教育的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据统计,全国建筑业有从业人员4600多万,其中高级技工不足2.4%,技师不足1%,高级技师不足0.3%,从业技术人员不足9%。以
5、上数据表明本行业急需大量的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三、建设基础(一)专业基本情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于2007年,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经过近10年的探索发展,专业建设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带动了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室内设计等专业的发展,形成了资源共享、良性发展的专业群,累计培养建筑类专业人才1047名,为建筑企业培训职工850人,为我市乃至全省建筑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二)主要成效1.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本专业现
6、有专职教师21人,企业兼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5人(企业兼职2人),讲师6名;专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4人,双师型教师5人,具有工程师、二级注册建造师资格的5人;1名教师赴美国社区大学参加了专业能力提升培训,2名教师参加了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织的给排水管网设计培训。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由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教师组成的业务素质良好、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同时又满足现有办学规模的专业教学团队。2.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本专业具有培养建筑工程技术核心能力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4个,包括建筑软件实训室、建筑材料实训室、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和土工实训室,这些实训场所实训设备较为齐全,为
7、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供了基本的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6个。3.教学改革初见成效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围绕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因材施教,采用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如建筑工程制图与建筑CAD的整合。在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方面,坚持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兼顾后续发展为度”的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将建筑行业新标准及新技术及时引入教学过程;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和“双证书需求,构建以应用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能力培养为
8、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分解为基本知识及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专业岗位综合训练,完善课程内容,强化实训环节,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初步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课程体系,参与开发专业教材9部。4.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积极推行双证书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开放建筑软件、建筑测量、土工、建材等多个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依托学院第十技能鉴定中心,同时与相关建筑企业合作,加大学生技能培养和考核的力度,进行了工程施工员、造价员、质检员、工程测量员、绘图员
9、等资格与技能培训、考核,学生获取证书比例达到100机本专业群现有在校生432人,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校生282人。截止2016年,本专业群己有八届毕业生,毕业学生976人。根据对各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对口率达到90%,就业形势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是近三届,毕业前3个月,己有90%的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之后仍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打电话或登门索要毕业生。由于该专业毕业生有实用、过硬的技能,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在毕业后就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好。表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获奖情况一览表时间比赛名称获奖学生获奖情
10、况2011年三等奖2012年优秀队员2013年:等奖2015年二等奖2015年三等奖5.社会服务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该专业以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条件为依托,先后开展了武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的建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3次,培训内容涉及测量、施工组织、识图、预算等,培训人数达850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影响力逐步扩大,赢得了社会的认可。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近五年来,本专业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次,参与人数达90人次;到武威市乡镇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开展献爱心公益活动4次,参与人数达110人次;参加武威市义务治沙造林活动6次,参与
11、人数达1200人次。通过这些活动,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优势与特色1.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人才需求旺盛建筑业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是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由于建筑工程技术含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对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要求相应提高,现有建筑技术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有着明显的发展优势。2.专业培养目标
12、定位准确,毕业生综合素质高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建筑工程生产、管理第一线施工、质检、预算、实验、资料管理等岗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人才。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该定位所确定的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组织,使本专业毕业生的实践技能明显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普遍较高,已成为服务我市及周边地区建筑工程领域不可缺少的技术力量,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近五年更是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情况。3.学院一、二期建设为师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学院一期扩建项目规划建设方案是由全国顶级资质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该建设方案外观经典、布局合理、
13、功能完善、指标规范,荣膺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人居经典建筑规划设计方案竞赛规划、建筑双金奖。在方案编制过程中,本专业部分教师参加历次评审会议,参与讨论校园总体规划和代表性建筑新能源教学大楼等五幢建筑体的细部专业性方案设计。项目建设施工中,本专业部分教师和学生全程参与图纸会审、技术咨询、测量放线、附属工程规划设计及质量监督等工作,为师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实践能力。今年开工建设的二期工程,同样会在近几年内为师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4.本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有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本专业于2011年11月申报列入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项目,2012年1月启
14、动项目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在学院的总体安排下,系上坚持正确处理项目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的关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切实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为优质高职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四、建设思路在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下,对接建筑行业发展需求,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管理综合型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专业建设目标,在现有专业发展基础上,确定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实训条件、课程资源等4个重点建设领域,以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模式改
15、革为切入点,以完善师资队伍和实训条件为保障,以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加强实践技能教学,不断夯实专业办学基础,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五、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探索校企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全面形成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网络课程、精品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基本建成;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增加校
16、外实训基地数量,实践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建设一支专业水平过硬、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队伍;加强技术技能积累,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建立较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领域,引进国际先进职业教育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体系。通过两年的建设,将该专业建设成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条件完善、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省内优质高职品牌专业,同时带动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室内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共同发展,增强专业群的服务辐射能力,逐步建成在河西地区、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建筑人才培养基地。(二)具体目标1.体制机制创新对现行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进行深度调研和
17、分析,研究和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强与武威市建筑规划设计院、武威市高坝建筑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小组,按照校企合作的实际需求,共同投入办学资金,共同完善管理制度,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享校企技术人才,共享办学成果。建立适合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校企共建1个建筑行业职工培训中心,1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筑材料检测),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名师工作室。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不断探索、完善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将企业
18、用人标准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过程,将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三者紧密结合,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建筑工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专业课课程标准;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系统化。通过整合课程内容,突出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营造真实职业环境;建设4门专业核心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优质核心“数字化课程”,开发4本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率,构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4.实训基地建设以建筑行业专业
19、核心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测量员、施工员、预算员等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外实训基地。扩建校内原有实验实训室,新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训室、建筑构造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实训车间;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力争使校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20个。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实训场所的作用,把其建成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地和服务社会的平台。5.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引进、外聘等方式,建立一支具有教育理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专业带头人和骨干老师培养力度。聘任1名知名专家为兼职专业带头人,确定2名专任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
20、行重点培养,至2018年使该专业有1名专(兼)职教授,“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0%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培养在本地建筑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专职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4名。6.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教师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激励制度;跟踪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瞄准本地区建筑行业企业生产活动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和技术传播,推动建筑产业升级;实现与市内外中职学校在教师培训、学生培养方面的对口交流和对口支援;发挥师资和设备优势,面向企业员工、农民工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两年内,争取开发社会培训项目1个,社会培训200人次,提供
21、技术服务2项,开展建筑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推广1项,实用发明专利1项。7.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按照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建立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平台,构建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组织开展和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将学生完成的创新实验、专利、自主创业等成果折算为学分,实现技能对等与学分认定。争取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项以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项以上。8.国际交流与合作瞄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制定教学研讨与对外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