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团队项目负责人:自主填写项目组成员:自主填写二、建设背景(一)康复医学迅速发展,专业人才严重匮乏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愈来愈高,对康复的期望愈来愈强。国家规定在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必须设立康复科,满足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需要。但中国康复医学会调查表明,目前我国仅有2万名从事康复的医务人员,其中康复治疗师不过5600人,平均每10万人口仅有0.4名康复治疗师,按照国际标准的10万人口配备30名计算,缺口高达35万人。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匮乏己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
2、的发展,尤其是在农村县乡和城市社区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最基层,国家正在重点进行农村和社区基层卫生组织建设,因此培养大批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势在必行。(二)残疾人权益保障日益提升,服务对象规模庞大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促进病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医学技术专业。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比例增加,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功能障碍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甘肃省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多层次康复保障制度,残疾儿童及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覆盖面稳定在
3、80%以上。但目前的现状是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目前我国有8296万残疾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接近5000万,2亿多的慢性病患者及7000多万老年人均有康复需求。(三)康复治疗人才培养滞后,专业内涵亟需提升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就己兴起康复医学,并且迅速发展,我国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引进。甘肃省康复医疗纵向看发展迅速,但与经济发达的省份横向比较在康复人员、技术、设备、机构设备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己经建立起来的康复医疗机构,多是由理疗科、针灸按摩科“翻牌”组建的,康复医疗人员多数是理疗、针灸、按摩、
4、护理人员改做康复工作的,缺乏系统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影响康复医疗质量的提高。农村县乡和城市社区多数没有开展康复医疗工作,社会上设立的“康复中心等存在着严重的医疗隐患,特别是康复医疗人员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影响康复医疗质量的提高。目前在甘肃省仅有4所院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其中本科层次1所,专科层次3所,总计年培养人数约300人。各院校办学体制机制与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培养规模小,专业人员服务能力弱,因此,创建优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是我省卫生事业长足发展的迫切需要。三、建设基础(一)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突出1969年建校,先后开设中医专业、西医临床专
5、业、社区医士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卫生保健专业、妇幼医士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口腔护理专业等,多年来为武威、金昌、张掖、酒泉、白银等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医疗人才;我院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等合作开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等成人专科、本科学历等继续教育工作,注册学生达5000多人,提高了武威及周边地区医疗队伍素质,为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原武威卫生学校整建制并入,2013年增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当年开始招生,连续4年面向全省招生358人,目前在校生220人。招生规模不断上升,为社会培养了近162名中级保健按摩师,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
6、,专业对口率达99机(二)附属医院特色鲜明,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自主填写(三)师资力量不断壮大,结构趋于合理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该专业目前任课教师有61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兼职教师16人;正高3人、副高27人、中级28人,教师教研教学成果显著。专业师资队伍如表2-3。表4-2-2-1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师(部分)情况一览表序号姓名性别学历学位职称研究方向获得荣誉(部分)科研、项目名称(部分)1(四)实验实训条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效果显著1
7、.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个,包括物理因子实训室、运动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言语实训室、传统康复治疗实训室。在建实验实训室有针灸推拿、中医基础实训室、针灸推拿模拟诊室、保健实训室4个。实验室总面积1200余平方米,设备总数295余(台套),总价值281余万元,可同时容纳300多名学生实训。校内专业实验实训室如表4-2-2-2。表4-2-2-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备配置一览表实训室名称实训项目设备配置要求主要设备总值(万)物理因子实训室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牵引技术:电疗、光疗、腊疗、冷疗、水疗、超声等物理因子治疗等PT训练床、电脑远红外按摩理疗床、直流电治疗仪、药
8、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经皮电刺激神经治疗仪、高压脉冲电治疗仪、音频电疗仪、干扰电疗仪、电脑调制中频电治疗仪、超短波电疗仪、激光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电磁治疗仪、康复治疗仪40.7作业治疗实训室作业分析与分类、作业治疗评定、制定作业治疗处方、指导患者正确进行E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合理选择改善心理状态的作业训练方法等儿童助行器、姿势矫正镜、上肢推举训练器、平衡踩踏车、双轮助行器、四轮助行器、儿童双轮助行器、摇滚跷跷板等1().1传统康复治疗室针灸、推拿、理疗等传统推拿手法参数测定仪、针灸手法49.7康复治疗技术等参数测定仪、多功能艾灸仪、针灸床、按摩床等言语治疗室汉语标准失语症
9、检查法、中康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检查(S-S法)等仿真水果、认知拼装积木、穿衣板、几何图形插板、认知图形插板、儿童认知训练组件、认知拼装图片、几何图形插板等9.0运动实训室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松动术、牵引术、肌力和肌张力训练、有氧训练、呼吸训练、平衡和协调训练、放松训练、转移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等常用运动疗法技术等坐式踏步器、踏步训练器、运动训练架、腰部放松器、弧形腹肌训练器、骑马训练器、划船运动器、肩抬举训练器、半球体平衡板、手功能训练器等80.7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指导方针下,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果丰硕。目前开辟了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康复中心、甘肃省
10、中医院、甘肃省第二医院等15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聘请医院临床一线专家和双师型技术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建立顶岗实习校院双重管理制度等方式,为“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校外实训基地如表4-2-2-3所示。表4-2-2-3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序号产学合作单位等级合作开始时间1三级乙等长期1三级乙等2015年(五)社会服务不断增强,社会效益显现1.培训鉴定工作突出我院作为武威市保健按摩师鉴定基地,每年承担武威市保健按摩师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己为社会培训培养了近162名中级保健按摩师。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指导,每年面向全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康
11、复适宜技能,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进社区义务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2.成立武威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武威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教师汇编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武威市推广项目资料汇编),在基层乡村医生和在校学生中开展16项中医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受到了武威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的肯定。四、建设思路认真落实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落实甘肃省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的精神,在全省各市、各级医院设立康复诊疗科室,以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权利的平等就医的
12、目的,使康复从基层抓起。加强残疾人口学、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盲文、手语、残疾人体育、残疾人社会工作等基础学科建设,建成一批在省级及以上有一定影响的重点学科的专业技术人才,带动全省康复医疗技术的整体提高,推动学术和科研进步,进一步扩大甘肃省康复事业在全国康复医疗服务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院校共同体办学机制,创办康复治疗教学中心。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建设创客空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共同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和视频等优质资源。以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院校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以专业现有设施设备和人才优势资源为支撑,开
13、展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争取建成甘肃省职业院校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五、建设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落实甘肃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围绕甘肃省“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甘肃省“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抢抓康复治疗专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国家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康复科特色优势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探索院校共同体办学机制,推进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创客空间为平台,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完善院校人员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现有
14、设施设备和人才优势资源为支撑,开展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引进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水平。通过三年建设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打造成专业特色鲜明、服务于地方卫生事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二)分项目标1.校院合作探索院校共同体办法机制,建成1个康复治疗技术教育中心。2.创业就业建立康复治疗创客空间,加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3.教学改革与建设以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引进并建成2门慕课、建成两门核心课程微课视频,在2门核心课程中进行面授+在线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4.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大师工作室、教师流动工作站,
15、加强院校深度融合,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6.社会服务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保健按摩师的培训及鉴定,发挥社会效益。7.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内外交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康复理念、康复技术、专业标准、课程体系。六、建设内容与举措(一)推进合作育人,增强办学活力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途径,而“院校共同体就是职业教学人才培养与产业行业需求的桥梁。“院校共同体”是把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建立有利于康复治疗专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共同投
16、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1.探索院校共同体长效机制本着“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合作互补观念,通过共同推进教育发展,通过招生方式、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的改革,完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院校共同体长效机制。2.创造师资共同体互补机制实施院校双专业带头人负责制,各专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为学院兼职教师,医院根据需求,聘请学院专业教师担任相关部门的专业理论指导。学院安排专业教师去临床一线锻炼,增强临床实践能力,通过行业技士与学院教师一对一结对互助,逐步实现“身份互认、角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康复 治疗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