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ppt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胆囊癌的 流行病学危险因素,男女之比为1:3,发病年龄多数在40岁以上,70岁左右为高发年龄胆囊结石是胆囊癌最主要的危险因素,95%以上的胆囊癌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相对危险度是普通人的8.3倍。结石大于3cm的患者患病的危险度增加十倍以上;腺瘤性息肉与胆囊腺肌症可转变为腺癌。年龄大于50岁、息肉直径大于1cm时易恶变。单发息肉和广基底的无蒂息肉也容易恶变胆胰管合流异常;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以及螺旋杆菌等,可能与细菌感染诱导胆汁酸降解有关;肥胖。,胆囊癌的病理分型,绝大多数是腺癌其它较少见的病理亚型有:乳头状腺癌、粘液癌、鳞癌和腺鳞癌等。,胆囊癌的诊断,1.
2、临床症状,2.实验室诊断,3.影像学诊断,4.鉴别诊断,胆囊癌的临床症状早期多无明显临床症状;腹痛:合并炎症和结石最常见的症状黄疸:多为晚期患者因胆管侵犯或肝十二指肠韧带的转移时出现腹胀消瘦,实验室诊断推荐肿瘤标志物CA19-9,由于胆道肿瘤、空回肠肿瘤、胰腺肿瘤时CA19-9均可升高,联合CEA 和CA125可提高其鉴别诊断率。合并肝门部胆管侵犯、梗阻性黄疽时,肿瘤标志物CA19-9诊断特异性低。胆道引流减黄后CA19-9仍维持高值,更提示胆囊癌可能。,影像学诊断对于晚期患者,合并肝脏侵犯、腹腔脏器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较有价值。早期的胆囊癌的诊断还缺乏特异性,尤其是需要与胆囊腺瘤性息肉、胆囊腺
3、肌症、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等鉴别。,浸润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不规则增厚;结节型:单发或多发的向腔内生长的乳头状结节,基底部可局限性增厚,胆囊腔存在;肿块型:软组织肿块占据整个胆囊窝,胆囊腔消失。,直接征象,直接侵犯邻近的肝组织:邻近的肝内出现低密度区;直接侵犯胆管或肝门淋巴结转移压迫:肝门水平胆道梗阻;胆囊内合并结石。,间接征象,B超通常是获取的第一个影像学资料,有三个明确的特征:,胆囊癌的B超,胆囊出现占位,或可侵犯胆囊床呈腔内生长的新生物或息肉不均匀的胆囊壁增厚,对晚期胆囊癌超声诊断的灵敏度可达85%,而总体的精确度可达80%;其中对于早期胆囊癌或癌性的息肉,尤其是平坦型或无蒂息肉合并
4、胆囊结石时,超声检查很难发现和判断病变的性质,超声对无蒂胆囊癌的灵敏度只有50%左右;不仅有助于诊断,还能通过检测肝动脉、门静脉以及局部胆管的侵犯情况帮助对胆囊癌进行分期。对明确肿瘤是否合并胆道结石具有诊断价值。,胆囊癌的CT和MR,动态增强扫描,增强扫描胆囊壁或肿块强化,延迟期达到高峰;必要时需要联合血管造影及胆管成像;可以明确肿瘤的局部情况,提供如肿瘤位置、大小、单发或多发,是否合并胆管扩张和血管侵犯,以及有无腹腔淋巴结转移及远隔器官转移等;对血管侵犯的灵敏度为 100%,特异性为87%;胆管侵犯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9%;肝脏侵犯的灵敏度为67%,特异性为89%;淋巴结转移的灵敏
5、度为56%,特异性为89%。,胆囊增大或缩小;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囊腔内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影增强扫描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邻近肝实质出现低密度区(带),胆囊壁不均匀性增厚胆囊腔内实性肿块,呈软组织信号胆道梗阻的表现,PET-CT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尤其是对检查在诊断不明确的病变、假定良哇病变胆囊切除术后胆囊床的残余病灶,常规未发现的远处转移病灶有很大价值。,胆囊癌的 鉴别诊断,1.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也可以表现为对肝脏和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术前影像检查,甚至术中探查都很难将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相鉴别,导致误诊为胆囊癌而进行根治甚至是扩大的根治性切除,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多需术中活检才可确诊影像学特
6、点多表现为胆囊壁较均匀增厚,黄色肉芽肿沉积造成胆囊内外壁分离形成“轨道”征,结节状突起少见;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以及肿瘤标记物正常等情况,要高度警惕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可能;如果术中发现胆囊的局部病变似乎很重,但是无明显淋巴结转移的迹象,需警惕是否为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本身属于胆囊癌的癌前病变,有时可与胆囊癌并存,更要避免将胆囊癌漏诊的情况发生。,胆囊癌的 鉴别诊断,2.肝癌侵犯胆囊晚期病例很难区分是肝癌侵及胆囊还是与之相反,以下表现更倾向于胆囊癌:,伴有胆管扩张;增强CT强化持续的时间长;较少形成门静脉癌栓;较多伴有淋巴结转移;不伴有AFP、肝炎和肝硬化;,胆囊癌的 鉴别诊断
7、,3.胆囊炎伴胆囊壁水肿、增厚出现下列征象更支持急性胆囊炎:,胆囊周围境界清晰的曲带状低密度影;胆囊壁腔内面光滑;慢性胆囊炎囊壁弥漫性增厚与广泛浸润性胆囊癌鉴别较困难。,胆囊癌的 分期,最常用的胆囊癌分期标准为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的TNM分期。TNM肿瘤分期中的定义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具体T(原发肿瘤)、N(淋巴结)、M(远处转移)的定义及分类。目的主要是判断肿瘤的外科干预程度,如T1-2是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T3可能达到根治性切除,但预后相对较差,T4提示无法根治性切除。另一个是将TNM组合的肿瘤分期,主要侧重于判断肿瘤的早中晚期及预后。,胆囊癌的 TN
8、M分期,1.肿瘤浸润程度(T),Tx 原发肿瘤无法判断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T1 肿瘤侵及粘膜或粘膜肌层 T1a 肿瘤侵及粘膜 T1b 肿瘤侵及粘膜肌层T2 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但未突破浆膜或侵及肝脏T3 肿瘤浸透浆膜,或直接侵犯一个邻近脏器,包括肝脏、胃、十二指肠、肠系膜等T4 肿瘤侵及门静脉、肝动脉主干及2个以上邻近脏器(胃、十二指肠、结肠、胰腺、网膜、肝外胆管、肝脏任何部位),胆囊癌的 TNM分期,2.淋巴结转移分期(N分期)基于存在或无区域淋巴结转移。2010年开始使用的胆囊癌TNM分期(AJCC第7版)中淋巴结分为两站,N1,肝门淋巴结:胆囊管淋巴结,胆总管、肝动
9、脉、门静脉旁淋巴结;N2,其他区域淋巴结:腹腔干、十二指肠旁、胰腺旁及肠系膜上动脉淋巴结。淋巴结转移明确作为确认B(Nl)或B(N2)的标准。,Nx 淋巴结转移无法判断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 胆囊管、胆总管周围、肝动脉、门静脉旁淋巴结转移N2 胰头周围、腹主动脉、下腔静脉、腹腔动脉和(或肠系膜上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胆囊癌的 TNM分期,3.远处转移(M分期),Mx 远处转移无法判断M0 无远处器官或非区域淋巴结转移M1 存在其它器官或非区域淋巴结转移,4.结合T、N和M分期,UICC/AJCC分期系统将胆囊癌分期(第7版),(1)胆囊管癌在第6版是属于肝外胆管癌,现并入胆囊癌范畴进行讨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囊 诊断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