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版).ppt
《《中国药典》(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药典》(版).ppt(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国家药品标准与中国药典2010版,一、国家药品标准,一、国家药品标准1、标准的定义与内涵2、技术标准的定义3、药品标准的定义与内涵4、我国药品标准概况5、已上市药品的质量控制6、ICH关于“标准”的解释7、未来我国药品标准体系预测,国家药品标准,1、标准的定义与内涵“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GB3935.1-83)“得到一致同意,并经公认的标准化团体批准,作为工作或工作成果的衡量准则、规则或特性要求,供(有关各方)共同重复使用的文件,目的是在给定范围内达到最
2、佳有序化程度”“标准应当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获得最佳社会效益”(ISO 1986 2号),国家药品标准,标准化目的最佳秩序、最佳效益标准化基础科学进步、实践经验标准化对象重复性事物(重复生产、检验,减少不必要劳动 经验积累,新经验取代旧经验之最佳方案)标准化本质统一(统一规定范围,避免不必要混乱,各方遵守公认准则)标准化实例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9种马字-小篆)维护了当时社会最佳秩序 促进了贸易最佳效益 奠定了中华文化基础 铁路轨距东北中东铁路1524mm、京沈1435mm、滇越1000mm,国家药品标准,2、技术标准的定义对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技
3、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3、药品标准的定义与内涵 根据药物本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结合药物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1)药物来源-中药、生化药(动植物+发酵)-标准中规定科属种(2)生产工艺-合成、提取、发酵等副产物、填加物、残留物(3)贮藏运输-温度、湿度、氧化等导致药物不稳定情况:如杂质 增加、活性下降的问题 标准应体现上述四个方面(包括自身性质)的内容,如未体现,则应考虑该标准是否能用于控制产品质量,国家药品标准,4、我国药品标准概况(左氧氟沙星制剂:因成盐的方法不同,有盐酸、乳酸、甲磺酸左氧氟沙
4、星等十个制剂55个不同质量标准)(1)中国药典+部、局颁(新药转正统一后)共性(2)“注册标准”+进口药标准 个性5、已上市药品的质量控制环节 GAP等+GMP+标准检验+GSP,中国药典与国家药品标准总数示意图,国家药品标准,6、ICH关于“标准”的解释1)A specification is defined as a list of tests,references to analytical procedures,and appropriate acceptance criteria,acceptable for its intended use.2)Specifications are
5、 one part of a total control strategy designed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and consistency.Other parts of this strategy include thorough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during development,and adherence to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e.g.suitable facilities,a validated manufacturing process,validated test pr
6、ocedure,raw material testing,in-process testing,stability testing,etc.3)Specifications are chosen to confirm the quality of the drug substance and drug product rather than to establish full characterization,7、我国药品标准实例分析及标准体系预测:不同企业之“注册标准”分析,国家药品标准,注:(1)xxxx注射液为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修复用药,为 静脉给药。(2)xxxx在强酸、强碱、加热
7、及光照条件下,均有不同程 度降解;在氧化破坏条件下,则明显降解。(3)7家所用xxxx原料的杂质检查均2.5%,说明制剂产生 较多杂质,工艺控制重要问题-(1)同一种药品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国家标准?(2)不同标准意味着不同的质量要求(如上述杂质要求不同),各企业成 本不同,是否公平?(3)患者不知每次用药质量不同,我们如何履行职责,保障人民健康?,国家药品标准,7、未来我国药品标准体系预测(1)公共标准(全社会公开,万种?)中国药典(应覆盖上市药品以上)部(局)颁标准(2)个性标准(非全社会公开,万种以上?)建立在公共标准之上的各企业标准,经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3)公共标准与个性标准的互动提高循
8、环,二、中国药典2010版解读,中国药典2010版解读,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二、2010版基本情况三、2010版主要特点与实施准备,20002009十年间我国医药工业发展(年增长率20.8%南方所),现状问题:,1、历史欠账问题(1)科研欠账(中药注射液、欣弗输液、阿奇霉素、洛美沙星输液等)(2)管 理欠账(地方与中央注册审批、认证监管)2、理念偏失问题增长方式粗放,上游原、辅料来源混乱、资源与环境等(如:出口80%以上为原辅料,制剂仅3.6%.印度已达15%。我国植物提 取物出口20%递增。银杏-欧洲、甘草-日本抗肝炎)3、产品结构问题不合理、创新产品匮乏、水平不高的仿制药(如格列喹酮片、
9、硝酸甘油片、西咪替丁片等)、高污染与高消耗的初级产品大量存在4、恶性竞争问题特别是同一种药品的生产企业众多,造成低质量、低价格、低水平的 恶性竞争(如左氧氟沙星氯化钠输液0.2g/100ml,出厂价1.2元/瓶),例1:仿制药格列喹酮(普通)片90分钟溶出90%。取样分析结果为“合格”。实时监测显示,内在质量差,药效不一致。,例2:同品种生产企业批文众多不完全统计:,现状问题:,现状问题:,5、标准老化问题(1)制药企业一直没有成为标准制修订工作的主体、标准提高的良性机制 尚未形成(2)标准经费长期投入不足,导致质量项目缺乏、方法老化、限度宽松。全部国家标准中,只有约占四分之一的品种即中国药典
10、收载的品 种(4567种)能在五年内实现全面修订提高。其余标准大都十几年或 几十年没有修订,难于实现对药品质量的有效控制(3)鼓励提高质量的政策措施尚未到位,现状问题:,6、国际竞争问题(1)产品竞争已然上升为标准之争,医药产品亦不例外(2)当前,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药品标准(质量标准涉及到来源、处方及 工艺等生产过程,还涉及到产品的研制、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科技与控制水 平,标准直接关系到各国医药经济的切身利益)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力求促使本国或本地区的标准成为国际通用标准(3)随着国际间标准统一协调的不断深入,其势必对我国医药产品产生巨大 压力(28个附录等已统一),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
11、则,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2008年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质量安全标准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年活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要让人民买的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第九届药典委员会主任委员邵明立,副主任委员马晓伟 卫生部副部长吴浈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于文明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陈新年 总后卫生部副部长,执行委员会,25个专业委员会,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目标之一是要按期高水平完成中国药典2010年版编制工
12、作第一、对于中国药典收载的品种,采取更新与淘汰并举的措施 收载范围应 覆盖国家基本药物 品种,保障人民基本用药的质量,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二 进一步提高对 高风险品种 的标准要求。重点加强中药、生化药品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标准提高工作,促进人民用药安全,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化药前10名(内部参考)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头孢噻肟青霉素甲硝唑,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中药前10名(内部参考)双黄连清开灵参麦香丹血塞通舒血宁丹参红花生脉痰热清,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三、扩大收载常用辅料。针对目前上游化工产品市场的混乱,特别是药用辅料欠缺、质量差异
13、严重等问题,下大力气建立药用辅料标准,解决药用辅料标准少、质量差等突出问题,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四,做好药典增补本的编制工作。主要发达国家的药典修订周期已由过去 的5年缩短至1年。应加快我国药品标准修订速度,及时出版药典增补本(头孢氨苄、头孢拉定中的2-萘酚检查)第五,实现中国药典一、二、三部的统一规范,避免出现对中药、化学 药、生物制品技术要求的不一致第六,同期编译好中国药典英文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七,完成配套丛书的编制工作。要同期出版药品红外光谱集、中国 药品通用名称、临床用药须知、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药典注释、中药材显微鉴别、薄层鉴别图谱等配套书籍,全面地落实好 药品质量管理
14、及标准化工作,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工作原则 制修订药典标准所必须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药典引领作用品种与附录)第一、必须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 良好质量是防病治 病、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最重要前提,药品质量标准的建立应该遵循 第二、必须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加强对中医药精华完整准确的继 承与发展,注重中药的整体作用、多组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避免简单 地以某一组分代替多组份进而在标准制定中片面追求一种成分含量测定 的作法。应注重建立并创新中药质量标准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与标准化 的有效结合。(据粗略统计,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7%),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三、必须坚持科学
15、、实用、规范的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建立应以实现 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为基本原则,在确保能准确控制质量的前提下,应倡导简单实用,应结合中国国情,不盲目追求高成本与高消耗的技 术,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四、必须坚持质量可控性原则有重点地解决质量标准老化、标准对产 品质量不可控的问题,要按照国务院专项整治要求和国家局的统一部 署,对高风险品种要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方法、严格标准限度,努力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第五、必须坚持标准先进性原则我国药品生产同质化现象严重,同品种 生产企业过多,对于多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其标准的制定必须继续 坚持标准先进性原则,淘汰落后的标准与工艺(
16、如化学药氨苄西 林的冻干、结晶及喷雾干燥工艺,后者落后,将在标准中增订有关物 质予以卡掉;生物制品非纯化疫苗全部淘汰;生化药淘汰酸 性胰岛素等等),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第六、必须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注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积 极采用国外药品标准的先进方法,积极开展药品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协 调工作,促进我国药品标准(全球基金合作项目三大领域、辅料标准 协调)特别是中药标准的国际化(残留溶剂、与USP在抗生素、中药材 及生物制品标准协调,出口企业未融入是主要问题),二、2010版基本情况,二、2010版基本情况,(一)2010版品种(monographs)(二)2010版附录(genera
17、l chapters,methods)(三)2010版辅料(excipients)(四)2010版凡例(general notice),(一)2010版品种,(一)2010版品种,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品种4567种(2165+2271+131),基本覆盖基本药物目录(307种基本药物完成情况名单问题如克林补遗是下一步重点)。新增1386种,中药(新增1019种,即药材种、饮片439种、植物油与提取物种、中成药种)特别是饮片标准的大幅增加,主要解决饮片标准较少、各地炮制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对于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推动中药饮片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化药新增330
18、种、生物制品新增37种,均为临床常用、标准完善、成熟稳定的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配备使用部分)完成情况,收载情况 化学药品 生物制品 中成药 合计基本药物目录数 201 4 102 307实际对应品种数 570 32 195 7972010年版药典数 334 32 107 473其他版本药典 12/4 16局颁或部颁标准 181/69 250地标及其他 25/13 38未查到执行标准 18/2 20,(一)2010版品种,修订2228种,中药修订634种、化药修订1500种(重点为注射剂,将为最 广泛使用的化学药品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生物制品修订94种(修订比例约70%)。删除对标准
19、不完善、多年不生产、不良反应多的36种药品(化学药29种+生物制品7种)从药典撤下,纳入评价是否决定淘汰(葛根素葡萄糖氯化钠针异常毒性、溶血、过敏、制剂稳定性问题/杂质超过2%。安乃近针水溶液降解严重等。其他类别?)。,(二)2010版附录,(二)2010版附录(对所有药品标准具有法定约束力同品种同时废止),中药 新增14个附录(如:黄曲霉素测定法、异常毒性、ICP-MS/微量多元素同时分析等),修订47个化药 新增15个附录(如:溶血与凝聚、注射剂安全性检查指导原则、离子色谱、电导率、NMR、拉曼光谱等);修订69个(如:渗透压/明确正常血液渗透压285-310mOsmol/kg,静脉注射液
20、、滴眼液必检;可见异物/深于7号比色液宜选用色差计测定,明显异物/2mm以上/不得检出,细微异物复试;过敏反应/竖毛、发抖、干呕、连喷3声现象之二、或二便失禁、步态不稳或倒地、抽搐、休克、死亡之一则不合规定)生物制品 新增18个附录(如:残留溶剂、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测定),修订39个,(二)2010版附录,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原则性要求)第一点:除另有规定外,混悬型注射液中药物粒度应控制在15m以下,含1520m(间有个别2050m)者,不应超过10%,。混悬型注射液不得用于静脉注射或椎管注射;乳状液型注射液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状液型注射液中乳滴(分散相球粒
21、)的粒度90%应在1m以下,不得有大于5m的乳滴(球粒)。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第二点:注射剂所用的原辅料应从来源及工艺等生产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应符合注射用的质量要求。注射剂所用溶剂必须安全无害,并不得影响疗效和质量。一般分为水性溶剂和非水性溶剂。(2)非水性溶剂:。供注射用的非水性溶剂,应严格限制其用量,并应在品种项下进行相应的检查。,(二)2010版附录,第三点:。所用附加剂应不影响药物疗效,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使用浓度不得引起毒性或明显(过度)的刺激。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等,。第四点:。容器用胶塞特别是多剂量包装注射液用的胶塞要有足够的弹性和
22、稳定性,其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足够透明,以便内容物的检视。第五点:。注射剂必要时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检查,如异常毒性、过敏反应、溶血与凝聚、降压物质、热原或细菌内毒素等,均应符合要求。(与现有法规要求一致)第九点:注射剂所用辅料,在标签或说明书中应标明其名称,抑菌剂还应标明浓度;注射用无菌粉末,应标明注射用(所用)溶剂。修订内容较多,特别关注!,(二)2010版附录,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必检项目)【装量】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检查法,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然后注入经标化的(量具)量入式量筒内(量
23、具)量筒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渗透压摩尔浓度】除另有规定外,静脉输液及椎管注射用注射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附录 G)检查,应符合规定。(新增检查项目,通过总体控制复杂处方组分每批次加入量,从另一角度检测产品质量的重现性、可控性等),(二)2010版附录,滴眼剂 系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供滴入眼内的无菌液体制剂。可分为水性或油性(澄明)溶液、混悬液或乳状液(,供滴入的眼用液体制剂,也可将药物以粉末、颗粒、块状或片状形式包装,另备溶剂,在临用前配成澄明溶液或混悬液)。眼用制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原则性要求)装量:除半固体制剂增加除另有规定外,其他均
24、为文字统一的修改第三点:洗眼剂属用量较大的眼用制剂,应(基本)尽可能与泪液等渗并具有相近的pH值。第五点: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及)、供外科手术用(伤口、)和急救用(用角膜穿通伤用)的眼用制剂,均不(应)得加抑菌剂或抗氧剂或不适当的缓冲剂,第六点:包装容器应无菌、不易破裂(并清洗干净及灭菌),,除另有规定外,眼用制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必检项目)【渗透压摩尔浓度】除另有规定外,水溶液型滴眼剂、洗眼剂和眼内注射溶液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附录 G)检查,应符合规定。【无菌】(眼内注射溶液、眼内插入剂及供手术、伤口、角膜穿通伤用的眼用制剂,)照无菌检查法(附录 H(J)检查
25、,应符合规定。删除【微生物限度】检查,(二)2010版附录(对所有药品标准具有法定约束力同品种同时废止),片剂 定义: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基本分类: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亚剂型)片剂作为最常用口服剂型,其种类较多、发展较快,各国药典收载的制剂中以片剂为最多。但易出现溶出、释放、生物利用度问题;特殊人群不易吞服;挥发性组分不易保存等。,(二)2010版附录(对所有药品标准具有法定约束力同品种同时废止),含片 1.定义:系指含于口腔中,药物,药物缓慢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药典 中国 药典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4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