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粮油信贷工作报告.docx
《2023年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粮油信贷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粮油信贷工作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关于新形势下做好粮油信贷工作报告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文章。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同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粮食安全这-国之大者”扛在肩头。为我们科学研判外部形势,积极主动做好粮油信贷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一、国内外粮油市场形势和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我国始终坚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确保稳产保供,经
2、受住了外部形势急剧变化的重大挑战。(一)国际粮食紧张局面进一步加剧。2021年7月,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国际农发基金等国际组织联合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指出,2020年全世界有XX亿至XX亿人口面临饥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XX亿人。2020年还有近xx亿人无法获得充足的食物,在短短一年内就增加了XX亿人,已经有超过XX个地区处于极端粮食危机之中,粮食需求进一步加大。部分地区粮食短缺主要是因为疫情发生以来,多个国家为确保国内供应,限制甚至停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供应链受到冲击,让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陷入被动。2022年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受经济全球化遭遇
3、逆流、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粮食贸易和市场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而俄、乌两国均为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双方的持续冲突给全球粮食供应带来了重大冲击,两国粮食贸易受阻、粮食生产成本上涨与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不断推动国际粮食价格上涨,进一步加剧国际粮食市场紧张态势。(二)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态势良好。党的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2年,我国克服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以及华南、东北雨涝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国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XX亿斤,比上年增加XX亿斤,增长xx%,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8年保持在XX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
4、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XX亿斤,增长xx%。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XX亿亩,比上年增加XX万亩,增长XX%,连续两年实现增长;全国粮食作物单产XX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减少XX公斤,下降XX%。XX省作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XX万亩,占全国的XX%,同比增加XX万亩;粮食总产量XX亿斤(历史第二高),占全国的XX%,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XX万亿斤以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政府工作报告把“粮食产量保持在XX万亿斤以上”作为2023年度发展四大预期目标之一。(三)粮食
5、安全保障措施持续强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保障农产品供应始终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尤其是粮油产品,更是每个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近年来,党中央明确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落实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强化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要藏粮于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防死守XX亿亩耕地红线,努力建成XX亿亩高标准农田。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落实奖励政策,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的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
6、台建设。此外,高度重视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现象,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四)国内粮食市场保持平稳。从近期秋粮收购价格看,进入收购旺季以来,稻谷以稳为主;玉米价格虽有波动,但总体符合预期。扩种背景下2023年国产大豆产量同比大幅增加,价格高开后逐渐走低,但国家收储政策对价格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2022年我国进口粮食XX亿吨,其中第四季度超过XX万吨,有相当一部分将增加2023年的市场供应。近日,经美国农业部证实,中国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买入XX万吨美国玉米,均为2022/23市场年度交货。目前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粮食库存达到年消费的xx%,高于国际通行标准(xx%-xx%),保供稳价的物质基础扎
7、实。二、农发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成效明显农发行作为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及时足额保障收购资金供应,确保不出现农民“打白条”和“卖粮难是农发行的核心职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粮棉油贷款规模稳中有进。截至2022年末,全行粮棉油贷款余额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亿元。贷款余额位居前五位的省分行是XX、XX、XX、XX、XX,其中XX占比近xx%o2022年累计发放粮棉油贷款XX亿元,同比多发放XX亿元,增幅x%,粮棉油贷款投放额创六年来新高。剔除政策性去库存因素影响,共发放粮棉油贷款XX亿元,位居前五位的省分行是XX、XX、XX、XX、X
8、Xo(二)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表现突出。2022年全年累计投放粮棉油收购贷款XX亿元,同比多放XX亿元。1-11月,农发行支持企业收购粮食占全社会收购量比例超过xx%。2022年发放粮油市场化收购贷款XX亿元,占粮油贷款发放总量的xx%;支持企业收购市场性粮油占粮油收购总量的xx%o全年累计向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发放贷款XX亿元;支持信用保证基金模式企业XX户,发放贷款XX亿元,成为农发行多元市场主体的重要抓手。从XX省情况看,2022年XX分行累计发放粮油贷款XX亿元,同比多放XX亿元,支持企业收购量占全社会收购量的比例达到XX%,有效发挥了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三)主销区和产
9、销平衡区粮棉油信贷业务大体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从农发行支持情况看,2022年末XX个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省级分行累放粮棉油贷款XX亿元,同比减少XX亿元,降幅XX%,略低于粮棉油条线贷款累放平均增幅XX个百分点。其中,XX、XX、XX、XX等分行粮棉油贷款累放额增幅较大。三、粮油信贷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粮油信贷高质量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和困难。从贷款余额和贷款投放量情况看,粮食主产省是农发行履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职责的重点,以XX为例
10、,2022年末粮棉油贷款余额占到全系统的近1/4、累放额占全系统的近1/6,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随着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粮食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粮油信贷高质量发展面临现实挑战。(一)政策调整对稳定粮油贷款规模影响较大。一是临储政策退出。2008年国家在东北三省一区实施玉米和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推动XX分行贷款规模从2007年的XX亿元,迅速增长到2018年2月接近XX亿元的历史峰值,其中粮油贷款超过XX亿元,贡献了同期贷款增量的xx%。玉米临储在2015年投放最多,达到XX亿元;大豆在2008年投放高达XX亿元。随着临储政策的退出,XX分行贷款年度投放量从最多时的超过XX亿元,迅速降至
11、最低时的不足XX亿元,下降近XX亿元。二是稻谷市场价格下调。粳稻最低价在2014-2016年达到XX元/斤的历史高点,2017年下调XX-XX元/斤,2018年再次下调XX元/斤,XX元/斤的价格持续4年后,2022年仅上调XX元/斤。预计减少收购资金使用量近XX亿元。且托市价格下降有利于市场流通比例提高,进一步压低政策性收购量。三是政策性去库存持续推进。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以来,XX分行玉米临储贷款到2020年末基本出清,四年时间减少超过XX亿元。目前,稻谷去库存正在有序推进,粮油贷款规模仍会继续减少。(二)市场化贷款风险防控不容懈怠。与支持政策性收购为主不
12、同,市场化收购条件下农发行的信贷政策独立性增强,以保收购、不保企业为原则,通过“优选客户”引入竞争机制,扶持多渠道收购,推进粮改进程,但市场风险也逐步显现。一是业务风险易发特点明显。2021粮食年度,XX分行市场化客户数量达到XX户,比2016年增加XX户,其中地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计占到了xx%。由于多数地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制不到位、治理结构不完善,导致资本积累不足、风险承受能力不强,而非国有性质企业道德风险防控难度更大,潜在风险总体偏高。从发展历史看,粮油市场化贷款是不良贷款相对集中领域,目前以市场化业务为主的发展格局需要高度关注市场风险&二是粮食市场阶段性供需错位频现。近年来,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关 新形势下 做好 粮油 信贷 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2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