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docx
《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渝黔深化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深化渝黔两省市合作,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渝黔两省市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一条江、一盘棋思维,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合力推进乌江通航设
2、施提级扩能,共同提升水运服务效率和品质,加快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构建开放引领、区域协同、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的现代航运体系,加快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有力推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二)基本原则。战略引领、示范先行。聚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乌江航运重大基础设施示范建设项目,强化乌江对国家高质量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的支撑作用。区域联动、协同高效。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协同推进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提升乌江航运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3、发展理念,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发展为根本遵循,助推综合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品质升级。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发展机遇,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乌江航运服务品质提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发展目标。通过5年努力,实现规划项目投资383亿元,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畅通高效、通江达海的乌江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推进,能力充分、分工协作的港口集群基本建成,信息共享、服务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27年,基本建成乌江航道与沿江铁路、高速公路联动发展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实现乌江“航道通行千吨级、港口吞吐千万吨目标,为长江上
4、游航运中心建设贡献乌江力量。基础设施能力提档升级。港航基础设施能力明显提升,有力支撑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形成。到2027年,1000吨级航道整治全面完工,彭水船闸改扩建工程和思林、沙沱100o吨级通航设施工程全面提速建设,基本建成重庆涪陵、武隆、彭水、酉阳及贵州沿河、德江、思南、石阡、余庆、播州、瓮安、开阳等港口集群,港口货物年通过能力突破2000万吨、年吞吐量突破1000万吨。运输组织质效显著提升。船舶运力规模有序提升,水运市场体量明显扩大,运输组织能力显著增强,对沿江产业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到2027年,力争船舶运力规模达到7万载重吨,干线过闸船型标准化率达到95%,水上旅游客运规模大幅提
5、升,乌江画廊品牌价值和知名度进一步彰显O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航运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跨省通航建筑物联合统一调度机制高效运行。到2027年,船舶单向航行时间较目前减少至5天,港口码头运营管理一体化水平明显提升,水运发展支持政策相对统一,基本形成公平有序、繁荣高效的乌江航运市场。智慧绿色发展示范引领。5G、区块链、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先进技术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中有效推广应用。到2027年,渝黔乌江通航联合调度管理平台全面示范应用,绿色港口、绿色航运、绿色船舶、绿色运输组织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安全应急救援保障有力。水上应急救援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7年,乌江水
6、域应急救助点全覆盖,安全应急保障更加有力,基本达到地方水域突发事件应急救援10公里内20分钟、20公里内40分钟、30公里内60分钟到达现场的要求。展望2030年,乌江干线1000吨级高等级航道全线贯通,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3000万吨,船舶运力规模达到10万载重吨,全面实现乌江航运设施现代化、服务品质化、企业规模化、船舶标准化、发展绿色化,千里乌江、千帆竞发的繁荣景象全面呈现,成为新时代全国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二、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实施5大任务、10项工程,打造便捷的基础设施、稠密的运输网络、优良的市场环境、高效的物流服务,促进国内大循环,融入国际大市场,全面推动乌江航运高质量发展。
7、(一)增强现代航运基础设施网络。1.提升航道基础设施等级。基本完成乌江白马航电枢纽主体工程建设,推动白马枢纽船闸工程2028年开工、2030年建成;启动建设彭水船闸改扩建工程和思林、沙沱1000吨级通航设施工程;开展银盘船闸扩能前期工作研究论证,协调做好国土空间规划预留预控,根据乌江航运需求变化适时启动建设。完成白马至彭水三级航道和彭水、沙沱、思林电站库尾三级航道整治工程,开展白涛至河口段一级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提升乌江干线航道整体通航能力。依托水运通道,结合沿线旅游资源,推进阿蓬江、余庆河等旅游航道提档升级工程。依托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开展川渝黔桂”及“渝西”运河通道研
8、究论证,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水陆联运通道。(责任单位:重庆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林业局,有关区县(自治县,以下简称区县)政府,重庆高速集团;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有关市(州)政府)2.提升港口基础设施能级。加快涪陵石溪作业区二期(涪陵贵州港口中转基地)、武隆土坎作业区、思南港邵家桥港区、瓮安港云中港区、播州港三星港区、开阳港洛旺河港区等码头建设,提升完善港口功能,打造以港口为核心的区域性物流枢纽集群。加强港口分工协作,以渝黔合作共建涪陵港区石溪作业区为契机,组建乌江港口联盟,将涪
9、陵石溪作业区打造成为贵州货物水水中转和集拼枢纽。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旅游客运码头,实施乌江沿线水上服务区建设,建设乌江彭水库区、构皮滩库区、沙沱库区、思林库区等一批公共锚地。(责任单位:重庆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有关区县政府;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有关市(州)政府)3.完善对内对外通道体系。以打造畅通高效、互联互通的干线运输主通道为导向,着力构建乌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提升铁路通道能力,加快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建设,启动建设渝湘高铁黔江至吉首段,释放渝怀铁路货运能力。积极开展恩黔遵昭、广涪柳等普速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兰海国家高速
10、公路重庆至遵义段扩容、武隆至道真等高速公路项目,开工建设垫江至丰都至武隆、平桥至大顺、秀山至印江(重庆段)等高速公路。以港口为枢纽节点,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水水联运,开工建设涪陵石溪作业区进出港道路、武隆土坎作业区进出港道路、开阳港洛旺河港区进港道路、瓮安港云中港区进港道路、播州港三星港区进港道路、思南港邵家桥港区连接园区及船厂二级公路等集疏运通道,十四五期间开展瓮安港云中港区、余庆港沙湾港区连接瓮马铁路北延伸线方案研究。(责任单位:重庆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重庆高速集团;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4.打造现代化船队。推进乌江
11、干支流直达船型研发和推广应用,提升船厂造船能力。大力发展适应乌江航道的标准化船型,推动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结合沿江(河)航道条件和航运发展需求,引导运输船舶散改集,推进集装箱船舶发展,积极推广LNG船舶、双燃料船舶、电动船舶。提升现有船检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扩大人才增量,把好船舶检验质量关,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保障船舶基础安全。(责任单位:重庆市交通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贵州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打造现代航运物流体系。5.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乌江干线重要港口协同运营,培育壮大乌江航运市场主体,鼓励支持渝黔两省市企业开
12、展合资合作,合力打造统一有序的乌江航运市场。引导适水产业临港布局、集聚发展,进一步优化提升涪陵港、武隆港、彭水港、思南港邵家桥港区、余庆港沙湾港区、开阳港洛旺河港区等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规划,推动传统港口向港口+现代物流”升级,带动沿线新型建材、水泥产能释放,石材开发、磷化工、铝化工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黔江、铜仁、遵义等无水港体系布局建设,拓展航运服务腹地,形成“一条江就是一条经济带”。(责任单位: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有关区县政府;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政府口岸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市(州)政府)6.优化运输组织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化 合作 推动 乌江 航运 质量 发展 建设 实施方案 2023 202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