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docx
《陕西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陕西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为积极引导我省畜禽屠宰行业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畜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确保肉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生产安全,根据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陕西省牲畜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所称畜禽专指:猪、牛、羊、鸡、鸭、鹅。一、发展现状(一)发展成效。2013年机构改革农业农村部门开始负责畜禽屠宰工作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以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和生猪屠宰行业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狠抓屠宰企业清理整顿,深入推进屠宰标准化创建,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省畜禽屠宰
2、能力不断增强,肉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1.政策法规体系日趋健全。修订陕西省实施动物防疫法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制定陕西省畜禽定点屠宰厂(场)设立程序生猪定点屠宰证章标志印制和使用管理办法生猪屠宰厂(场)监督检查规范生猪屠宰厂(场)飞行检查办法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牲畜屠宰标准化建设)建设指南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使屠宰行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落后产能清理成效显著。持续开展屠宰行业清理整顿,取得了减、增、提、降”四大显著成效。“减即企业总数大幅减少。生猪屠宰企业从2013年的
3、632家压减到133家,特别是小型屠宰场点占比从40.9%下降到26.5%;增”即屠宰量不断增加。全省生猪年屠宰量从544.2万头增加到626.3万头,其中规模生猪屠宰厂年屠宰量从102万头增加到567万头,增长455%;“提即肉品质量显著提高。屠宰厂通过自繁自育、代养代收,明确质量安全责任,肉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降”即代宰比重快速下降。全省生猪代宰率由48%下降到27%o3.行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2015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试点,严把入厂、屠宰、下线、出厂4个关口,严控屠宰企业基本资质、环境卫生和操作规范等8个方面54个质量安全关键控制点。制定牛羊屠宰标准化创建方案、
4、验收标准,自主开展牛羊标准化创建.在陕举办全国屠宰企业标准化创建现场观摩会,连续多次在全国会议上交流陕西经验。目前成功创建7个部级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厂、15个省级畜禽屠宰标准化示范厂,位居全国前列。4.行业监管能力不断增强。建立健全屠宰环节安全生产、动物疫病防控和质量安全应急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屠宰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屠宰企业双随机抽查和畜禽屠宰厂(场)飞行检查制度,生猪屠宰企业100%落实屠宰环节“两项制度,牛羊屠宰严格执行瘦肉精”不低于5%抽检比例规定,常态化开展畜禽屠宰监管“扫雷行动”等系列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注药、屠宰病死畜禽等违法行为。2022年全省病害猪检出率0.18%
5、,较2013年减少0.21个百分点,连续多年未发现违规添加、使用“瘦肉精”行为,全省肉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全面落实“最严厉的处罚,全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5.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支持企业由小散屠宰向现代化屠宰转型,推动畜禽屠宰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推进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近年来,新建笨笨、新中盛和九丰源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化屠宰企业,因地制宜优化屠宰产业布局,引导优势屠宰产能向全省养殖集中区域转移,促进养殖加工布局配套、屠宰产能匹配,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二)存在问题。虽然全省畜禽屠宰行业发展取得一些成效,但
6、对照“四个最严”新要求,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1.屠宰产能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全省屠宰产能长期面临三多三少问题,即销区产能多、产区产能少,落后产能多、先进产能少,设计产能多、利用产能少。小型屠宰场点持续亏损停产倒闭、大型屠宰企业产能释放不足长期“吃不饱,全省屠宰与养殖产能匹配度、屠宰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产业竞争力普遍不强,畜禽屠宰行业质量效益亟待提升。2.屠宰规范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总体偏低。我省生猪、家禽屠宰机械化率45%,牛羊屠宰机械化率55%,企业生产效率偏低,小型屠宰场点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卫生状况、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屠宰企业肉类分割精深加工占比不高,冷链物流体系发展滞后,肉
7、品市场外销能力不强,全省畜禽屠宰加工全产业链生产企业偏少。3.屠宰行业风险防范水平有待提高。全省屠宰养殖、深加工衔接不紧密,易受上下游产业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较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相对落后,检验人员配备不足,品质检验等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家禽屠宰管理法律法规欠缺,私屠滥宰、注水注药、屠宰病死畜禽等风险长期存在,安全保障水平仍需加强。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优布局、调结构、保供给、强安全、促发展”工作思路,以推进机械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冰鲜化上市、信息化管理为主攻方向,加快构建以跨
8、区域流通的现代化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为核心、区域性标准化屠宰厂为骨干、供应本地市场的小型屠宰场点为补充的屠宰产业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工艺先进、监管全面、品质安全的畜禽屠宰加工产业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肉品消费安全,推进全省畜禽屠宰行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一一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按照科学布局、集中屠宰、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引导新增屠宰加工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盲目扩张和无序恶性竞争,着力提高屠宰养殖产能匹配度、屠宰行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一提质增效,加快转型升级。以推行畜禽屠宰质量管理规范(屠宰GMP)为抓手,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积
9、极引导畜禽屠宰龙头企业打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提升价值链,完善冷链物流补强供应链,加快构建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销售、品牌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全产业链体系。一一保障安全,强化行业监管。健全屠宰监管体系和管理制度,提升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严厉打击畜禽屠宰违法违规行为,逐步构建严密高效、监管有效、监督到位、处罚公正的屠宰监管执法体系,做到源头严防、过程监管、风险严控,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心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三)目标任务。到2025年,全省畜禽屠宰行业布局持续优化,规模化经营、标准化屠宰、规范化检疫检验、信息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稳定供应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肉品质
10、量、环境卫生、公共卫生和生产四个安全管控能力稳步提高。到2030年,全省畜禽产品供应能力持续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增强,品牌化经营、产加销融合、数字化追溯管理基本实现,逐渐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安全可控的畜禽屠宰行业发展格局。一一屠宰行业布局明显优化。推动屠宰产能向养殖主产区转移,实现主产区出栏畜禽就近屠宰,逐步形成与养殖布局相适应的屠宰产能布局。到2025年,每个畜禽养殖重点县配套发展与其养殖、加工相匹配的屠宰厂,年出栏生猪50万头、肉牛1万头、肉羊30万只、肉禽500万羽以上的县,鼓励在本县建设符合现代屠宰产业发展要求的屠宰企业。到2030年,各市重点培育1-2家以屠宰加工为引领
11、的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全省培育10家左右年产值10亿元以上集养殖、屠宰、加工、冷链配送一体化发展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屠宰加工对畜牧业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屠宰加工能力稳步提高。到2025年,生猪、牛、羊和家禽设计年屠宰产能分别控制在3000万头、50万头、600万只、3000万羽;生猪屠宰企业控制在130家,其中生猪小型屠宰场点控制在20家。到2030年,全省生猪屠宰企业控制在100家,其中生猪小型屠宰场点控制在10家:牛羊和家禽规模化屠宰企业控制在50家和15家,年屠宰生猪50万头、牛2万头、羊50万只、禽2000万羽以上的屠宰企业分别达20家、5家、10家和3家。一一质量安全始终保持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畜禽 屠宰 行业 发展规划 2023 203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1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