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医疗机构X射线防护与管理66.ppt
《【精品】医疗机构X射线防护与管理6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医疗机构X射线防护与管理66.ppt(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医疗机构X射线防护与管理,内容提要,一、基本概念二、X射线防护的目的和意义三、X射线防护的原则四、X射线的防护管理,基本概念,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后,X线被很快地应用于医学及其它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X线装置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由于X线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它既能造福人类,也有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因此,使用X线设备时的防护问题,必须要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基本概念(续),1、X线的基本认识X线是一种波长比紫外线更短的电磁波,具有电磁辐射的各种特性,其中具有防护意义的特性是:X线通过任何物质均可产生电离效应,在人体则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这是放射诊疗的基础,
2、也是进行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防护的原因。,基本概念(续),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某一部位的不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可用于透视、摄影、检查及治疗。X射线量通常用X线管的管电流与X线照射的时间乘积来反映,以毫安秒(mAs)为单位。因此管电流越大,X射线的量就越大;曝光时间越长,照射量也越大。,基本概念(续),2、医用X光机的辐射有多大?对于X射线的危害,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曾有研究显示,英国有0.6%、德国有1.5%、日本有3.2%的新增癌症病例,是由X线和CT检查导致的。它对孕妇和儿童的危害更大,会严重损害儿童智力的发育,还会导致胎儿畸形。不过,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
3、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基本概念(续),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周诚却指出,这只是一种推论,临床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他也承认,X射线检查的潜在风险肯定存在,尤其是当它被滥用的时候。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曾公布过一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2.5亿人次接受X射线检查,但其中20%无临床意义。CT滥用现象更为普遍,个别医院甚至不惜降低价格吸引病人。,基本概念(续),拍摄一张X光胸片,当射线在检查区域曝光时其曝光率约为160毫希沃特(计量辐射度的单位)小时,约为0045毫希沃特秒。以胸部肋骨骨折为例,拍摄一张胸片大约需要 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线检查,患者要承受约为0023mSV的辐射量。按照六次X射
4、线检查,一个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后总共要承受0138mSV的辐射剂量。,基本概念(续),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辐射总危险度为00165SV,也就是说,身体每接受一SV(1SV1000mSV)的辐射剂量,就会增加00165的致癌几率。以此推算,一个肋骨骨折病人将增加约为千万分之三点八的危险。,基本概念(续),而对其他医学检查来说,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检查要接受的辐射量为001mSV,腹部为054mSV,骨盆为066mSV,腰椎为14mSV,上消化道为255mSV。以此推算,因为医学检查导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风险在千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之间。,放射线的危害,不同剂量X、射线对人体全身照射损伤的估
5、计 剂量Gy 损伤程度 0.25 无明显病变 0.25-0.5 可恢复的机能变化 0.5-1 机能、血液变化,无临床症象 1-10 各类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部分死亡)10-50 肠、脑性型急性放射病(全部死亡),我国放射防护的发展简史,1、初创阶段(19491957年)国家把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列为重点项目,1957年2月卫生部首次把接触电离辐射工作者所患疾病列为职业病,各使用放射源的单位自已进行防护管理,这一阶段基本上处于自发管理阶段。,2、发展阶段(19581965年)我国已建成第一座研究性核反应堆,能生产33种放射性同位素,已建立了核工业体系;1958年7月卫生部成立了射线防护处;1960
6、年国务院第93次会议,批准发布了放射性工作卫生防护暂行规定,同年在各省成立卫生防护机构;,3、坚持阶段(19661976年)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核试验监测和生物效应实验,急性放射病的防治研究等,1974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指示,为适应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作好国内外核试验的监测、防护,放射性医疗卫生防护工作必须加强,由卫生部统一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同年由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国防科委、卫生部批准发布了第一个放射防护规定GBJ-74国家防护标准,正式确定职业照射年限制剂量为5雷姆。,1963年卫生部、劳动部、二机部向国务院报告,对二机部所属厂矿院所建立“营养保健制度”;1964年卫生部、国
7、家科委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国务院批准在全国建立45个承担核试验监测任务和放射卫生防护的监测站。,4、提高阶段(1977年1989年)国家根据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不断发展的情况,及时调整了放射防护工作的重点,由全面的为国防建设服务逐步地转入到为国民经济建设、为人民生活和防病治病服务,全面开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生产、销售、使用的监督管理,此期间卫生部先后发布了十几个规范性文件和标准。,5.放射卫生防护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的阶段(1989年现在)1989年10月24日,国务院第44号令批准发布了放射性同位素与射
8、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条例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放射防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此期间卫生部和其他部委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标准,2002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放射工作纳入到法律管理的范畴,为配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卫生部从2000年起相继出台了规范性管理文件,使得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工作走上了规范性法制监督管理的轨道。,我国的放射防护管理部门,1、环保部(主管放射性同位素)2、卫生部(主管放射诊疗、人员的健康等)3、公安部(主管放射性物质的安全等)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目前大
9、中型医院发展迅猛,无论医疗技术还是医疗设备都是较先进的;在X线医疗设备中拥有代表时代的新型设备(如大型X线机、CR、DR、CT等),有条件和技术力量配置合理的机房、合理的辅助设施等完善的防护设施。所以大中型医院的X线工作人员的X线防护较乐观,达到了标准的X射线防护要求。,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续),农村乡镇医院几乎普遍配置了X线机;据了解,X线机可大都较陈旧或部分X光机是大中型医院所淘汰产品,大多数是上世纪7080年代产品,甚至更早时期产品。机器本来的防护就较差,加之机房设施落后、不合理。,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续),一些乡镇医院X线机房就是普通房间改装,其机房墙壁、门窗无特殊处理
10、;操作控制室缺乏必要辅助防护设施,所以很难达到X线防护标准。少数X线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X线防护知识和防护观念。对接受X线检查患者的X线防护无论是在实际的防护上还是在防护观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医用X线防护的薄弱环节(续),近几年来,对患者的防护开始重视,但距患者的防护要求还做得远远不够。X线是肉眼看不到,手摸不到的东西,它损伤人体是不能一下子感觉出来的。况且,很多患者并不了解X射线,缺乏对X线的防护知识。所以缺乏对患者的X线防护,也就等于埋下医疗上的隐患。,X射线防护的目的和意义,目的:X线工作者和受检者及其后代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有害的非随机性效应,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限制到可以接受
11、的水平。意义: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接触的X线量过多,超过容许曝射量,就可能产生放射反应,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损害。但是,如X线曝射量在容许范围内,一般则少有影响。,因此,不应对X线检查产生疑虑或恐惧,而应强调和重视防护,如控制X线检查中的曝射量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安全合理的使用X线检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X线曝射,以保护和工作人员的健康。,近二三十年来,由于X线设备的改进,高千伏技术、影像增强技术、高速增感屏和快速X线感光胶片的使用,使X线曝时量已显著减少,放射损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应重视孕妇、小儿和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X线防护的原则,由于进
12、行诊断检查时从球管发射出的直射线、漏射线,以及产生的散射线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因此,医用X线卫生防护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X线诊断正当化所谓正当化是指实施的X线检查是必要的,其所致的电离辐射危害同社会和个人的利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X线防护的原则(续),只有确认该项目检查对受检者的病情诊断和健康有益时,才能进行X线检查,而对病情诊断价值不大和单纯为增加经济效益的X线检查均视为不正常。,X线防护的原则(续),2、X线诊断最优化开展X线诊断检查必须遵守的最优化原则是:(1)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益,从而使一切必要的照射保持在可以达到的最低水准,以减少辐射危害;,X线防护的原则(续),(2)应以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医疗机构 射线 防护 管理 66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