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ppt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卫生防护监测与评价.ppt(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放射卫生防护监测 与评价,介 绍 内 容 一.常见的监测方法;二.放射卫生标准;三.各种场所放射防护监测与评 价;,监 测 方 法 分类:1、按监测对象分为:(1)放射工作场所监测(2)环境监测(3)个人剂量监测(4)流出物监测,2、按监测目的和作用分为:(1)常规监测(2)操作监测(3)特殊监测,(1)工作场所外照射的监测1、在交付使用时2、重大维修以后3、一定周期内目的:查明周围辐射场剂量的分布 情况,断定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 求。,注意事项:(1)对很短时间内的射线测量(如拍片),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2)对辐射场变化较大,无法预测的工作场所,设置一个监测报警系统。,(3)在开始测量前,
2、检查电池的电压是否正常,调好仪器零点,由最大量程逐渐改变量程范围,直到出现读数为止。对表头仪表,指针的满刻度值的1/2左右读数误差最小。(4)选择辐射剂量检测仪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结果评价:剂量当量率最高的一点为标准,(2)工作场所的表面污染监测:监测对象:下列人员(1)操作、使用放射性物质;(2)从事放射性粉尘工作;监测部位:(1)皮肤暴露部分;(2)工作服、手套、鞋、帽;(3)实验室的地板,墙壁、实验台面,门窗把手处;(4)对控制区或监测区进出的物件;,(5)对密封放射源进行泄漏检查;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注意事项:直接测量:(1)不能太快移动探头(15cm/s);
3、(2)尽量不要把探头靠近污染表面;(3)测量射线时,探头距表面 0.5cm;测量射线时,探头距表面 5cm。,间接测量:适用:(1)不便直接计量的表面;(2)监测表面附近有其他放射源干扰;方法:用棉花、滤纸或滤布在50或100cm2面积范围干拭或湿拭,然后在探测仪上测量;湿拭:将拭料在水、酒精或三氯乙烷等低有机脱脂剂中沾湿;,密封源的泄漏检查方法:用浸泡法具体方法:(1)将源浸没在低浓度的洗涤剂中;(2)在5050C条件下保持4小时;(3)移去源,取浸泡液蒸干后测量放射性;评价:活度18Bq,表明源无泄漏。,表面污染测量结果评价:将表面污染测量结果与放射防护标准导出限值联系起来比较(电离辐射防
4、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附录中有相应的限值要求)。如果工作场所的污染经常保持在导出限值以下,说明一般清洁标准通常足够高的。反之,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清除污染。,(3)工作场所的空气污染监测:目的:评价工作人员可能吸入放射性物质的上限;适用:操作大量开放型放射性物质的车间、实验室;方法:(1)用空气取样器采集样品;(2)在合适的放射性测量仪测量;(3)求出单位体积放射性活度。,注意事项:(1)位置:工作人员经常停留;代表工作人员呼吸带的地方。(2)必要时使用个人空气取样器。,结果评价:用放射防护基本标准正确评价(1)年剂量限值;(2)年摄入量限值;(3)导出空气浓度;,2外
5、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指对工作人员佩带的剂量计进行的测量。目的:()确定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工作场所条件;(3)提供事故照射的剂量;,个人剂量计类型:(1)胶片个人剂量计;(2)辐射致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3)核乳胶快中子个人剂量计;(4)固体径迹中子个人剂量计;(5)热释光个人剂量计;(6)袖珍照射量计;,热释光监测方法:(1)剂量计使用前准备剂量计选择:根据现场辐射种类,能量范围选择合适剂量计。如:剂量计、中子和复合剂量计。监测周期确定:一般为2-3个月左右;,剂量计佩带位置:躯干剂量计:人体胸前,表示全身剂量;局部剂量计:头部、手部、足部等部位,表示局部剂量。元件分散性筛
6、选:(1)直接测量磷光体粉末:几乎无分散性;(2)把磷光体粉未装在玻璃管或压成片状及其它形状。分散性较大;(需对元件按不同灵敏度进行分组使用),元件退火:使用前,须经退火炉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由实验确定)。目的:清除元件的前本底和重复使用的剩余剂量,提高测量精度。测量条件选择:把最佳的预热时间、预热温度和测量时间、测量温度及升温周期选定出来。方法:用标准源照射一组剂量计,在剂量测读仪任选一高压情况下,测量一支剂量计发光强度随着加热温度或,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发光曲线)。然后分别测量两支经预热温度、预热时间处理和经预热温度、预热时间、测量温度和测量时处理剂量计的发光曲线,比较三条发光曲线
7、,经几次实验。,校准:测读仪在使用前顺经校准。方法:用标准源照射两组剂量计,一组照射lR,另一组照10mR。然后进行测量,调整高压,使读数平均值等于lR,lR校准完毕后再测10mR。调整“本底”拨码开关使读数平均值等于10mR,大、小剂量的校准可反复进行几次,校准完毕后记下标准光源读数,高压值和“本底”拨码开关的位置。,剂量计的刻度:刻度是指通过实验给出剂量计的响应与待测辐射量的关系。是保证监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2)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先后测量工作人佩带的剂量计和本底剂量值,两个测量剂量值之差为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所受的剂量。,评价方法:(1)当剂量监测结果低于年剂量当量限值时,个人剂量监测结
8、果可直接用作年剂量当量来评价。(2)当剂量监测值等于或大于年剂量当量时,按评价需要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3环境监测目的:(1)检验环境辐射水平是否符合国家的标准;(2)评价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辐射水平是否有变化和变化的趋势;(3)评价控制放射性物质向环境释放设施的效能;(4)估算环境中的辐射性物质对公众的剂量;,(5)评价环境质量。类型:(1)运行前的调查:只需要环境辐射本底的调查。(2)运行时的监测:辐射;、污染水平;空气放射性污染;水、土壤和代表性生物样品中关键核素的分析。,方法:(1)辐射和空气放射性污染监测:就地监测方法。(2)水、土壤和生物样的核素分析:现场采样,在实验放化处理,用低本
9、底测量装置测定或用能谱仪分析。,4流出物的监测指对生产、应用放射性核素的单位,通过预定途径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液体和气体的监测。是估算公众剂量和环境评价的基础。,(1)气体监测:确定排放气体中放射性核素种类、浓度和年排放总活度。(2)放射性废水监测:排放前,确定排出废水中放射性核素种类、浓度和年排放总活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标准的定义:由有关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目的: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批准:由标准化团体批准;,标准的特征:1、目的性: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2、科学性与民主性: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通过各有关方面充分协
10、商。3、必要性 事物具有重复出现的特性,因此有制定标准的必要。,4、重要性 标准的本质是统一,标准的作用就是来源于这种必要的合理的统一规定。5、严肃性 标准有着特定的格式和发布程序;,标准的分级与分类 1、分级(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地方标准;(4)企业标准;,(1)国家标准 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是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2)行业标准(原来称为专业标准或部门标准)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一行业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3)地方标准 在国家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
11、市范围内统一的有关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要部门制定。,(4)企业标准 企业内部统一的技术要求,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常常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的,按法律规定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是指计量法、环境保护法、药品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2、分类(1)强制性标准;(2)推荐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 指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多数为强制性标准,地方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12、,(2)推荐性标准 不涉及人体卫生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非强制性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鼓励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都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另外标准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如按照标准化的对象可以分为:基础标准;工作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等。,国家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分为五个层次1、综合性基础标准;2、行业性基础标准;3、专业性基础标准;4、门类(通用)标准;5、单项(个性)标准。,卫生标准体系(专业标准体系):(1)专业基础标准;(2)门类(通用)标准:作为单项(个性)标准的基础,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如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单项(个性)标准:直接表达一个标准化对象的
13、个性特征的标准,如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等。,放射卫生标准体系(卫生专业中的一个门类或分科):(1)门类(通用)标准;(2)单项(个性)标准;,我国辐射防护基本安全标准简介 门类(通用)标准2002年10月发布: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BSS;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IBSS);特点:充分考虑我国近十年来贯彻实施GB870388和GB479284所取得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它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1、基本原则 BSS对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所依据的基本原则与IBSS是一致的。贯穿于标准之中的这些原则可概括为以下9条:实践的正当性 某种实践给照射个人或社会所带
14、来的利益,大于它所引起的辐射危害;,剂量限值 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剂量不超过规定的剂量限值;防护与安全最优化 保持在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并使所致的剂量不超过规定约束值。(治疗用医学照射除外)干预的运用 通过干预减小引起的辐射照射,干预措施(干预的方式、规模和时期)是最优化的。,源的安全 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加强运行安全、预防辐射事故的发生。明确责任获准从事实践的法人应对有关的防护与安全承担主要责任。安全文化素养 鼓励对防护与安全事宜采取深思、探究和虚心学习的态度并反对固步自封,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纵深防御 将纵深防御措施引入辐射源的设计和运行程序,弥补防护或安全措施中可能发生的失效或失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放射 卫生 防护 监测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1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