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规程.docx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规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CSA77DBll北京市地方标准DBXX/XXXXX-XXXX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规程Codefortheevaluationofterritorialecologicalrestorationplanimplementation(征求意见稿)202X- XX- XX 发布202X-XX-XX实施目次前言IL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4Ky*2I工作原则2I体检评估尺度3II时间要求25工作程序31工作流程3,制定工作方案41构建指标体系4;4搜集数据资料4;公开展分析坪价4,It编制成果报告了:成果报送应用8附录A(规范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2、体检评估指标体系9A.I年度体检指标体系9A.2五年评估指标体系9A.3指标说明.10附录B(资料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项目实施评估表1附录C(资料性)规划实施评估基础数据库建设1C.1基础数据库掏成IC.2基础数据来源及应用建议1附录D(资料性)规划实施社会满意度评价2D.1社会满意度评价内容2D.2社会满意度评价报告2附录E(资料性)成果大纲3E.1年度体检成果大纲3E.2五年评估成果大纲3参考文献4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组织实施。本
3、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引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将规划全周期评估管理理念贯穿于规划实施全过程,将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结合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是动态监测规划实施状态和质量的有效管理工具,是保障规划不走样、能落地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确保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评估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本文件。:U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工作原则、体检评估尺度、时间要求、工作流程、体检评估内容及要求
4、、成果构成等主要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国上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的体检与评估。区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重点地区的保护修复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及矿山、拆违腾退用地等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实施体检评估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H期的引用文件,仅该H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H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TD/T1069-2022国上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验收规范HJ1272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HJ1171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生态系统格局评估HJ1172全国生态状况
5、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系统质量评估HJ1173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HJ1174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问题评估TD/T1063-2021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TD/T1064-2021城区范围确定规程TD/T1068-2022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DBl1/T1877-202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DBl1/T2059-2022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1国土空间生态修复ecologicalrestorationofterritorialspace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基于
6、自然地理格局、适应气候变化趋势,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功能退化、生态系统受损、空间格局失衡、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的生态、农业、城镇国土空间,统筹和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活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examinationandevaluationofterritorialecologicalrestorationpIanimpIementation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方式,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提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有效性的重要工具,分为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21生态系统结构ecosystemstructure生
7、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组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组织形式、结合方式和秩序。生态系统格局ecosystempattern大小、形状、类型不一的生态系统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包括斑块、廊道等空间配置形式。生态系统质量ecosystemquaIity表征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的优劣程度,反映生态系统内植被与生态系统整体状况。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洪水调蓄)、文化服务(如精神健康和娱乐)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养分循环)4总则A1工作原则4.1.1坚持目标导向、
8、问题导向与效果导向相结合,引导精准靶向修复。强化规划战略引领作用,以修复规划中明确的目标指标、工程部署和任务要求等为依据,科学评估规划实施绩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重点流域(区域)和关键领域,精准识别突出生态问题及症结,提出解决路径,推动规划落地见效。4.1.2坚持科学评估,客观准确反映规划实施效果。综合考虑规划系统性和实施分散性、宏观整体性和微观差异性,根据不同区域功能定位、生态问题和修复目标任务的差异,分尺度针对性确定评估内容和指标,客观反映规划实施的综合效益,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准确。4.1.3坚持实事求是,切实强化动态适应性管理。通过动态过程管理,引导按照宜林则林、宜田则
9、田、宜水则水、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原则,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提高修复的科学性和施策的有效性。将全生命周期适应性管理贯穿到生态修复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规划、实施、监测、评价及反馈,降低不确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和良性循环。45体检评估尺度4.2.1概述结合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与工作重点,选择区域、市域、重点地区及工程项目等一个或多个尺度开展生态修复实施进展与效益评价,并充分考虑不同尺度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4.2.2区域尺度重点关注区域生态廊道和生态网络连通性、区域协同治理机制以及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推进情况。4.2.3市域尺度重点关注生态系统规模、结构、格局、
10、质量及服务的动态变化,跨流域、跨行政区的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情况,以及各生态修复分区内子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与协调性。4.2.4重点地区主要包括重要生物源地、饮用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重要生态廊道断点堵点、游憩服务盲区等生态修复的关键节点,评估方法可参考HJn74全国生态状况调查评估技术规范一一生态问题评估。关注重点地区内生态修复工程部署科学性、工程实施有效性以及生态系统质量、功能的变化情况。4.2.5工程项目对生态修复工程范围、保护修复单元及子项目的实施进展、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与评估,监测评估方法与推荐指标可参考TD/T1068-2022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A1
11、时间要求年度体检工作宜结合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重点任务实施及重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开展,并与年度国土变更调查、相关统计数据发布成果进行衔接,发挥过程预警作用。五年评估工作原则上应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周期保持一致。开展五年评估的当年不单独开展年度体检。5工作程序RI工作流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工作流程应包括制定工作方案、构建指标体系、搜集数据资料、开展分析评价、编制成果报告、成果报送应用等。HUtLfS-a总体家主复任务技木JReLi&SH.ftIe!Reg构tens标体系:ts*HHMmIZJ8:体JK.Y搜MtS费科:以mZL2m为Ntuaua成JRKI咱
12、关考Ira计tnt为充.以*原大Bi:等多*m费料为*g.nstF*mx*%.xwM9n:进.毗gU9能AKfj8HHH相件祈.j开分析总价依分骑件UHMLONLH%三A9IMM哭出牛HLXMS*90tfi1出计对性!快ift.,体椅乃估戌果由体槽评估m及m件电二_:修冷冲eusM入IK而日仅SjHdfUe#估当中.ftWE*XBJ.EMKtttVIfnftR*.图1工作流程图q5制定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应明确评估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技术路线、进度安排、责任分工和组织保障等。41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安全、健康、和谐3个维度建立指标体系,区分年度体检指标和五年评估指标。其中,年度体检指标以基本指标
13、为主,突出年度变量。五年评估指标可基于多年连续数据,反映指标的变化趋势。在基本指标的基础上,可结合实际选择推荐指标(符合附录A规定),也可结合年度突出问题、重点工作与地方实际,自行增补反映生态修复工作实际成效或问题的自选指标。44搜集数据资料综合主管部门提供官方数据、实地调研采集的-手资料,以国土空间法定数据为基础,以各类调查监测成果和相关法定统计数据为补充,以时空大数据等多源数据资料为参考,多渠道搜集相关基础资料。14开展分析评价对规划部署的各项目标和指标的落实情况、工程和任务的实施进展、生态系统综合效益、重点修复领域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等外部不可抗因素影响,生态系
14、统自身演替规律,以及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迟滞效应,梳理规划实施成效,研判突出生态问题、潜在风险及症结,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5.5.1规划实施进展评价对照修复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与阶段性目标,从任务落实情况、监测指标变化、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实施进展等方面对修复规划实施进展进行评价。5.5.1.1目标评价从生态修复工作的目标合理性、工作系统性和方法科学性等方面,综合分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确定的生态修复目标的落实和完成情况,如生态修复工程的空间部署和措施选择与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性,生态修复方式的合理性以及项目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5.5.1.2指标评价按
15、照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完成评估指标表(符合附录A规定),分析评价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的整体进展和各项成效,识别潜在问题。5.5.1.3项目评价对重点项目数量、新增项目立项情况、既有项目推进情况等(参照附录B)进行跟踪评价,并围绕项目采取的修复模式、工程技术合理性及科学性、项目完成质量、解决生态问题等,总结经验成效、发现问题症结、提出意见建议。5.5.2生态效益综合评价从生态系统的规模、结构、格局、质量和服务等方面,分析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的整体生态效益及问题。应按照规划范围确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边界,亦可聚焦生态修复的重点地区、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所在区域或典型区域开展评价.5.5.2.1生态系统规模分析林
16、地、草地、湿地、农出、城镇等各类生态系统规模的变化情况,结合重点工程或项目,明确开展生态修复的面积。5.5.2.2生态系统结构分析林地、草地、湿地、农田、城镇等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各类非建设空间的变化量及变化方式,非建设空间与建设空间之间的转变特征,各类生态系统的扩张区域及缩减区域,以及全市生态系统结构优化情况。5.5.2.3生态系统格局分析评价生态系统景观格局改善情况(参照HJII71-2021中的内容),修复前后结构性绿色空间格局变化情况,重要生态廊道、城市绿道及蓝网等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以及廊道的断点和堵点区域与游憩服务盲区的生态修复效益。5.5.2.4生态系统质量基于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
17、数、总初级生产力(参照HJlI72-2021中的内容)等分析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表征生态系统内植被与生态系统整体状况。5.5.2.5生态系统服务分析评价生态修复前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维持、固碳增汇等生态系统服务的差异(参照HJ1173-2021中的内容),重点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地质灾害、洪涝和城市热岛高风险区等的修复治理情况。5.5.3社会经济效益评价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对重点生态修复工程或项目实施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数据来源为统计局、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以及现场调查与访谈座谈等。5.5.3.1社会效益a)本地居民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参照附录D要求)
18、或现场调查与访谈座谈等社会满意度调查,分析评价本地居民对生态修复工程或项Fl实施的满意程度。b)利益相关者分析通过调研走访与典型案例研究,对生态修复的相关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社会资本、科研院所、本地居民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主要诉求、激励措施、利益协调等进行评价。c)文化效益从公共空间塑造、景观品质提升等角度分析生态修复工程带来的社会文化效益。5.5.3.2经济效益a)成本效益分析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效益等方面核算生态修复工程的投入产出比,对修复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分析。b)社会资本参与采取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评价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情况。c)生态产品价值评价生态修复工作
19、对本地生态产品总值的提升情况、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转化路径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计算方法详见DB11/T2059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技术规范。d)绿色产业发展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生态修复工程或项目实施后是否充分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生态修复产业住建立、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等情况,分析生态修复工程或项目实施对本地居民收入提升的影响。5.5.4重点修复领域评价在年度体检中,可针对当年工作开展情况,选择若干重点修复领域进行评价。对于某一重点修复领域的评价应根据体检评估区域所处区位、生态本底及修复工程类型等,选择相应评估内容,针对性进行评价。5.5.4.1森林生态修复针对深山区、浅山区和平原区等不同区域特点,从
20、天然林保育、宜林荒山造林、大尺度绿化、生态林断带修复、近自然林营建、碳汇功能提升等方面,分区域开展森林质量、结构、功能评价,分析评价森林生态修复的成效和问题。5.5.4.2流域水生态修复从饮用水水源涵养与保护、洪涝灾害防治、水生生境修复、水生态健康状况、滨水空间品质提升及历史水系保护与恢复等方面分析评价流域水生态修复的成效和问题。5.5.4.3农田生态修复从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规模、布局、质量、多元功能等方面分析评价农田生态修复的成效和问题。5.5.4.4城市绿地生态修复对公园绿地和绿道的规模、布局、质量、服务以及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程度等方面分析评价城市绿地生态修复的成效和问题。5.5.4.5矿山
21、生态修复分析废弃矿山修复治理率、生态修复方法合理性和修复成效。从再利用途径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对矿山转型再利用项目进行评价。通过典型案例总结矿山生态修复与转型利用的经验与问题。5.5.4.6拆违腾退用地生态修复动态评估全市及重点地区拆违腾退用地修复治理情况,重点关注腾地规模较大的拆违腾退空间和城区小微腾退空间的修复利用情况。结合典型项目,分析评价拆违腾退用地实施复耕、复绿、复蓝的成效和问题。5.5.4.7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栖息地修复根据评估区域所处区位及生物多样性特点,围绕修复前后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生物栖息地质量及生态网络连通性变化分析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的成效和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土 空间 生态 修复 规划 实施 体检 评估 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