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知识.docx
《挡土墙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挡土墙知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挡土墙知识挡土墙的介绍定义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各部分的名称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应用范围路基在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1.陡坡地段;2.为避免大量挖方及降低边坡高度的路堑地段;3.可能产生塌方、滑坡的不良地质地段;4.高填方地段;5.水流冲刷严重或长期受水浸泡的沿河路基地段;6.为节约用地、减少拆迁或者少占用农田的地段;7.为保护重要建筑物、生态环境或其他特殊需要的地段。挡土墙
2、的分类按挡土墙的位置来分划分:路堑挡土墙:设置在路堑边坡底部,主要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山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挖方边坡的高度。路肩挡土墙:设置在路肩部位,墙顶是路肩的组成部分,其用途与路堤墙相同。它还可以保护临近路线的既有的重要建筑物。路堤挡土墙:设置在高填土路提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堤边坡或路堤沿基底滑动,同时可以收缩路堤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山坡挡土墙:设置在路堑或路堤上方,用于支撑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破碎岩层或山体滑坡。浸水挡土墙:沿河路堤,在傍水的一侧设置挡土墙,可以防止水流对路基的冲刷和侵蚀,也是减少压缩河床的有效措施。按照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划
3、分(这里只涉及几种常见的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以挡土墙自身重力来维持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它是我国目前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高度一般在56m以下,大多采用结构简单的梯形截面形式,对于超高重力式挡土墙(一般指6m以上的挡墙)即有半重力式、衡重力式等多种形式。重力式挡土墙可根据其墙背的坡度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下图):重力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的示意图(如下图):薄壁式挡土墙:包括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两种;一般墙高6m以内采用悬臂式,6m以上采用扶壁式。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板(墙面板)和底板(墙趾板和墙踵板)两部分组成,一般形式为如下图所示: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高
4、h10m时,为了增加悬臂的抗弯刚度,沿墙长纵向每隔081.0m,设置一道扶壁。锚定式挡土墙:包括铺杆式和锚定板式两种锦杆式挡土墙:是由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构成墙面,与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联合组成。锚杆的一端与立柱连接,另一端被锚固在山坡深处的稳定岩层或土层中。定板式挡土墙:是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走板以及其间的填土共同形成的一种组合挡土结构。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由面板、拉筋组成,依靠填土、拉筋之间的摩擦力使填土与拉筋结合成一个整体。各挡土墙的适用条件:按照墙体的材料划分:石砌挡土
5、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钢板挡土墙:挡土墙的构造组成墙身构造1.墙背仰斜墙背适用于路堑墙及墙趾处地面平坦的路肩墙或者是路堤墙,仰斜墙背的坡度不宜缓于1:03通常在L0.15L0.25。俯斜墙背适用于路堤墙、路肩墙,常用Iol51O25,不超过4m的低墙可以用垂直墙背。凸形折线墙背多用于路堑墙,也可以用于路肩墙,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衡重式墙适用于山区地形陡峻处的路肩墙和路堤墙,也可用于路堑墙,上墙俯斜墙背的坡度1:0.251:0.45,下墙仰斜墙背在1:0.25左右,上下墙的墙高比一般采用2:3。2.墙面墙面一般均为平面,起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协调,墙面坡度直接影响挡土墙的高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挡土墙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