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docx
《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控制爆破技术设计与组织实施设计方案南京冶金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1月12日设计:丁公宝作业证号:32Y1Z0507审核:吴培基作业证号:32Y1G0502批准:周改明作业证号:32YICO508目录1.2工期413I彳*72爆区周围环境73控制爆破设计依据84控制爆破技术设计84.爆破类型及安全防范重点的确定84.2控制爆破设计基本原则94.4主要爆破参数105爆破安全技术451145.2爆破飞石验算155.3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及超压164344*176爆破安全措施176.I爆破飞石的防治176、2jJJn*+t186.3爆破冲击波的防治197防
2、止物体打击及高空作业。198施工机械与设备208.1钻孔设备208.2装载与运输设备208.3通讯设备218劳动力组织与安排218.1人员配置218.2施工组织网络219确保文明施工的措施229道路粉尘噪音污染等防护措施229.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29.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10.安全组织结构和安全管理制度2310.1安全组织结构2310.2、安全管理制度2311事故应急预案2911.1基本情况2911.2事故发生的行动原则30IL3危险源辨识及分析3011.4危险品、人员应急疏散救援及紧急避险措施30IL5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分工31IL6现场恢复32IL7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和修订331工
3、程概况1.1工程概述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位于灌云县老城区与大伊山旅游风景区的交汇处。距石佛寺的镇寺之宝一一伊山大佛的北侧,最近点不5m,是多年前旧矿山关闭后留下的高陡边坡。边坡走向北西,坡向南西,边坡长度354m,平均高度50m,最大高差68m,整体表理为中间较高,两端稍低。边坡坡度较陡,整体坡度约为65局部陡立。边坡占地面积8522ml边坡基岩裸露,坡顶为薄层残坡积层覆盖,边坡岩石表面已风化,风化程度为中风化。山体上残留了松动的岩体,坡面处于不稳定状态,已发生局部发生小型地质滑波和山体崩塌现象,危及到山脚下大佛寺建筑、游客及附近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周边树木茂盛、郁郁葱葱的自
4、然景观不协调。对区县内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证周边安全,提升灌云县的开发品味,县政府决定实施该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见照片1、2、3.矿区不规则宕口及高危边坡1.2工期工程计划于2012年11月2013年3月完成,后期维护至2013年6月。总工期120天。1-21-3照片1、2、3、矿区不规则宕口及高危边坡1.3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属于剥蚀低山地貌,矿体均为变质岩,矿石以二长浅粒岩为主,岩石致密坚硬,饱和抗压强度平均160MPa,F=IO12,属坚硬岩组工程地质区。但其中夹薄层斜长黑云角闪片岩较软,F=46。岩层产状倾向南东,和坡面斜交,排除大
5、型滑坡的可能性。矿体中有两条断裂通过,局部节理比较发育,在削坡施工过程中节理发育部位易造成岩石崩塌滑落,应注意防范。但岩石强度高,坡面高陡,局部岩体破碎等因素会给施工带来一定难度。2爆区周围环境本爆破工程位于灌云县大伊山风景区石佛寺内,边坡走向北西,坡向南西,边坡长度354m,平均高度50m,最大高差68m,整体表理为中间较高,两端稍低。边坡坡度较陡,整体坡度约为65局部陡立。边坡占地面积8522i112。爆破作业点西南侧80米及以远是山前村民宅,多为砖混结构,少数为水泥大砖浆砌。北侧为自然山体,南侧是临空面,最近点15米为石佛寺大佛像,50到100米处为石佛寺建筑群。大佛寺大佛像基础为混凝土
6、结构,墙基为大块花岗岩砌块及雕刻,上部佛像高度33米,莲台高6米,外面用锻铜工艺制造,内部部用钢架结构支撑,中夹石膏泥层充填。因此,爆破环境较复杂,必须采取控制爆破技术,减小爆破振动,防治飞石产生。爆破指向应为西北侧,即与现行塘口坡面方向平行。见图4周围环境图片图4周围环境图片3控制爆破设计依据1、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9)。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J201-83);4、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爆破工程施工协议(2012.11);5、江苏省灌云县高脚山崩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及设计图纸(编写单位:江苏省山水生
7、态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2.7)04控制爆破技术设计4.1爆破类型及安全防范重点的确定由于爆区周围建筑物密集和人员稠密,且距离较近,爆破环境较复杂。距爆区15-60米的作业区中有大佛像及建筑群需保护,加之又距村民住宅只80m,重型钻机很难运至山顶部,只能使用轻型钻机。因此本工程的爆破类型因此定为C级为城镇控制爆破,采用控制爆技术的爆破方法。对西侧,距村民住宅较远处,上部第一台阶(5米高)及第一台阶(5米高)可采用浅孔爆破,中上部,在第二台阶已形成后可采用中深孔爆破,爆破安全防范的重点是飞石、震动。对中间部高坡刷坡段采用梯段爆破方法。因重型钻机无法运至山顶部,且台阶平只有03m,只能使用轻型
8、钻机,采取打浅孔,分多个台阶自上而下,一层层拔落。安全技术防范的重点主要是防飞石、震动、高空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和保持边坡稳定。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边坡的稳定,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炮震动对岩体的危害,爆破应采用预裂爆破确保边坡的岩体强度。对于东侧,靠近大佛像较近,只能采用浅孔松动爆破,最近段采静力破碎配合机械捣碎的办法刷坡。安全防范的重点是防震动、飞石。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边坡的稳定,必须尽可能地减少炮振隙对岩体的危害,爆破应采用预裂爆破减少边坡的岩体强度降低。4.2控制爆破设计基本原则1)选择最优开挖方案和施工顺序。爆破开挖与装运必须很好协调,爆破开挖必须为装运创造条件才能将工程化难为易。为此从爆破施
9、工初期开始,就要创造条件使挖掘机和能接到达爆破工作面。2)开创好梯段临空面,避免最小抵抗线指向附近的建筑物。浅孔爆破,梯段高度定为4m左右。梯段的最小抵抗线指向西北侧,避免指向大佛及民宅,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3)合理确定爆破规模。本工程的爆破规模主要是由爆破振动所决定的。依据后述的一次允许最大齐爆药量来确定爆破规模。由于是城镇爆破,不但要满足爆破地振动波强度的要求,同时亦要满足爆破冲击波及噪声的环保要求。4)控制爆破,应遵守爆破安全规程中的各项要求。5)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工期。4.3山体开挖顺序及方法1、开挖顺序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即从山顶最高处分层分小台阶,自上而下,开掘到+45米安全平台,
10、以下部份用爆硅压脚。水平方向,每个台阶由西向东,或由两头向中间(因中间滑坡没有平台宽度)的沿坡面走向推进工作面。2、开挖方法山顶上部第一台阶(4米高)及第二台阶(4米高)及东侧距大佛像50米内可采用浅孔松动爆破。中西侧下部台阶距大佛及民宅大于50米以外的爆破区域可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为了减少爆破振动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在最终边坡打预裂孔,采预裂爆破。为了减小爆破地震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采取毫秒延期技术,控制一次最大齐爆药量。为了防治爆破冲击波,要控制一次启爆总药量。为了防治爆破飞石,采取松动爆破,调整爆破指向,预留岩帮当墙,在岩体挂炮被等近体防护措施。4.4主要爆破参数4.4.1浅孔爆破设计主
11、要爆破参数1)爆破指向和坡面走向平行。2)炸药单耗:0.3kgm303)最小抵抗线WW=0.8m。4)孔距a和排距ba=l.2mb=0.8m。5)临空抵抗线BB=l.5m05)炮孔深度ee=4.Omo6)单孔装药量Q普通孔QQ=l.20kg临空孔(靠近坡面侧的炮孔)单孔装药量QlQ1-O.9kg预裂爆破孔Ql03kg7)填塞长度不得小于1.5m,并且要保证填塞质量。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8)装药结构:采用集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预裂爆破的孔间距a=0.4m,孔角度55.单孔装药量为300g,采用空气柱装药结构。9)最大
12、一次齐爆药量:12kg。主要是减少爆破冲击波及地震波。在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但不能随意突破设计值。10)一次爆破规模:10排,IoO个孔(含预裂孔20个),总药量96kgo11)爆破网络及布孔示意图每排810个孔,一排一响,孔内使用13段毫秒雷管,排间采用4段雷管作为延时雷管。平均时差75mS。起爆网路及现场示意如下:炮被直接防护4.4.2中深孔爆破设计为了减少爆破飞石,本工程西侧下部台阶距大佛及民宅大于80米以外的爆破区域可采用中深孔松动爆破技术,但爆中深孔爆破技术实施的关键是控制爆破地震波。1)炸药单耗:03kg
13、/n3t爆破作用指数0.75,即松动爆破,以控制飞石;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3页共33页2)最小抵抗线WW=2.6m;3)孔距a和排距ba=3.2mb=2.6m;4)台阶高度HH=IOm5)炮孔深度LL=ILOm;6)单孔装药量QQ=20kg;7)炮孔直径C0=76mi;8)填塞长度L2L*3并且要保证填塞质量;9)钻孔角度Q=5510)装药结构:采用集中装药结构,正向装药:11)最大一次齐爆药量:21kg。主要是为了控制爆破地震波。倾斜深孔爆破台阶要素图(a)剖面图(b)平面图在正式起爆之前,一定要坚持试炮,以确定单孔装药量计算的合理性,并根据
14、试炮的结果来确定最终单孔装药量,但不能随意突破设计值。12)起爆网路使用非电导爆管毫秒雷管起爆网络技术孔内孔处分段分组延时。中深孔每孔安装2个起爆体,传爆雷管要做好防护措施。即孔内装9段毫秒雷管,孔外使用4段雷管进行孔间延期。起爆网路及现场示意图1如下:雷管段数。炮孔J鹤起感或延期分组雷管(比每组最后一段加-段别),2、3、4、50、当爆孔不多时,也可采用起爆顺序分组示意图25爆破安全技术对于控制爆破,除了要对爆破飞石,爆破地振波进行检算外,还要对爆破冲击波超压和爆破噪声进行验算,以确保爆破安全,做到尽量不扰民,同时还要保证保留岩体的强度和完整性。5.1爆破地振波验算1)距离爆区最近的建筑物是
15、山前村民宅,房屋大都是两层砖混结构,距离爆破最近点80米,对照爆破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编号:抗振速度允许标准为2.3cms,依据下式计算一次最大齐爆药量Q=RyVk)犷“式中k、a与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震动系数和衰减指数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分别取K=IO0,=1.4;R爆点距测保护建筑物的距离60m;V-规范规定质点最大允许速度取2cm/so求得最大一段齐爆药量为49.2kgo就是说设计中选取最大一段齐爆药量21kg时,抗振速度只有1.37cmso可确保山前村民房的爆破振动安全。2)对大佛像及其建筑群,依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分别取K=IO0,a=1.4,考
16、虑到爆破山体临空,参照毛石房屋的抗振速度允许标准为Icm/s;依据Q=R3(v/k)计算单响最大一次齐爆药量不得超过下表对应的值:距离R(m)153040506080最大一次齐爆药量Q(kg)0.1750.8663.36.411.226综上所述,对地震波控制要求较高的保护对象是大佛像及其仿古建筑群。在80米以内不能采取中深孔爆破,80米以内也必须按上表给定的数值进行控制,且要做好试爆工作。5.2爆破飞石验算1、深孔爆破飞石验算本工程的炸药单耗为0.3kgm,o根据较复杂环境岩土爆破技术的要求,为防止飞散物及其他危害,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的松动爆破。根据松动爆破个别飞石安全距离
17、公式:Rf=20r式中:R1一一个别飞石安全距离(111)n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取0.7W最小抵抗线,取2.6InKf安全系数,一般取1L5,山坡下方取152,本设计取2计算:Rf=5Im0由此计算行爆破飞石的飞散距离约为51m。当考虑沿山坡爆破时,下坡方向飞散物安全允许距离应增大50%,则最大飞散距离为77m。因此爆破飞石控制在80m范围内,设计方案是可行的。2、浅孔爆破飞石验算本工程的炸药单耗为0.3kg/m根据较复杂环境爆破,为防止飞散物及其他危害,爆破作用指数通常采用n=0.40.75的松动爆破。1)根据一般爆破个别飞石安全距离公式:Rf=(40/2.54)d式中:
18、Rt一一个别飞石安全距离(m)d炮孔直径,取38Cm计算:Rt-59.8m高处边坡顺坡方向,再扩大50%,即为90m。但周围的环境只有1560m,不能满足飞石的安全要求,浅孔爆破应采取防护措施,加强警戒管理。2,爆破警戒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要求,中深孔爆破分别飞散物对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为200m,因此安全警戒距离不小于200m。对于浅孔爆破的安全警界距离为300m。5.3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及超压R=25Q1/3式中Q为单响最大药量,22kg计算RK为70m.本工程为爆破作用指数nVl的钻孔控制爆破,爆破冲击波超压处于安全范围之内。4.3.4.4爆破噪声爆破噪声主要的影响对象是附近
19、。当一段齐爆药量为22kg时,200m爆破噪声为IIOdB左右,该值低于爆破安全规程中规定的噪声允许值120dB。考虑到爆破噪声是一种间歇式脉冲噪声,作用时间很短,应当不会引起工作人员及周边人员的不良反应。5.5岩壁稳定性采用预裂爆破技术,确保保留岩体边坡的稳定性。6爆破安全措施6.1爆破飞石的防治由爆破安全验算可知,本工程的主要安全隐患之一是爆破飞散物。为了保证大佛像及其建筑群的绝对安全,本工程采取以下措施:1、控制住最小抵抗线的方向。最小抵抗线的方向绝对不许指向大佛像及其建筑群、民房,以保证爆破飞散物不会飞向其建筑物,保证该区域的安全。2、控制边眼距坡面的距离。边眼距坡面(临空面)的距离,
20、应大于1.2位的孔距,达到爆破后,在边面侧能留有合适的档橘,防止飞石指向建筑物。3、控制单位装药量。在任何情况下单位装药量不得超过03kg/m3;爆破作用指数控制在0.50.75;采取松动爆破。4、保证填塞质量。要保证填塞长度,深孔爆破,长度不小于3m,对浅孔爆破不得小于l.5m,对于孔深少2米时,填塞长度小少于孔长的2/3,孔深小于Im不准装药放炮。而且要保证填塞密度,填塞物中要避免夹杂碎石。5.严禁二次爆破解小。6、注意弱面或节理的变化。施工中要注意避免药包位于岩石软弱夹层或节理面中,以免从这些弱面中冲击出飞散物。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组成的发育节理等地质构造。当遇到上述地质构造弱
21、面时,应采用间隔装药,调整药量,避免过量装药调整推进方向等措施。7,采用小型挤压爆破技术。即在爆破工作面有意保留2m左右厚度的爆堆做为压喳,进一步降低爆破飞散物的数量和飞散距离。8、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处于爆区较近的民房,应采取脚手架加竹笆进行隔离防护,对处于爆破点较近的大佛像较近的处,采取近体护措施,侧面采用橡胶纺织物制作的炮被挂在边坡上,上平面即上部平台用爆被直接平放在爆体上进行近体防护9、定时放炮。每天实施定时起爆作业(上午11:30,下午5:30),并加强与周围居民、石佛寺管理人员的沟通,做好游客及居民的疏散工作。1()、加强警戒。起爆前对所有能进入爆区的道路实施警戒和封锁。警戒范围为3
22、00m。待爆破结束经确定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11,成立爆破指挥组与警戒组,从组织上落实爆破安全责任。6.2爆破震动的防治1、采用微差爆破。相邻段差应大于50Ms。2、严格控制单响药量。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一次齐爆药量不超过设计要求,根据计算公式Q=R3(vk)。进行校验,并经试爆后确定一次爆破最大用药量。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一是确保装药和封孔管理,严禁多装药少封孔。二是加强网络联接管理,避免混响或微差过小。4.注意爆破宣传和定时放炮,对于敏感保护对象,应进行地震动监测,必要时应对保护体进行受力状态分析和安全检查和验算。6.3爆破冲击波的防治1、精心设计,合理组织施工。2、控制一次爆破规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 爆破 技术设计 组织 实施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37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