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docx
《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docx(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Q/CR9140-xxxx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RailwayPassengerServiceInformationSystem(征求意见稿)2020-XX-XX 发布2021-XX-XX 实施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RailwayPassengerServiceInformationSystemQ/CR9140-xxxx主编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施行日期:XX年XX月XX日中国铁道出版社20xx北京刖B本规范根据国铁集团关于印发2020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
2、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20)68号),在全面总结和吸纳近年来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使用管理和设备维护经验基础上,结合京张、京雄铁路智能建造经验,从电子客票、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等方面,修订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设备设置及配置要求以及接口标准等,经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而成。本规范编制内容充分考虑了新时代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节支降耗、改革创新工作主题,把握畅通融合、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客站建设的新特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为旅客及客运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本规范共分9章,包括总则、术语和缩略语、旅
3、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客票系统、行包信息系统、车站门禁系统、系统布线、运行环境、接口设计。本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如下:1.增加术语,修改完善缩略语。2.原“旅客服务信息系统”章名修改为“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原“集成管理平台”名称修改为“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规定了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的架构、功能、设备配置等内容。修改了客运广播系统信源设备、扬声器等设备的设置规定。修改了车站视频监控系统高清摄像机的图像分辨率和像素等规定。删除了时钟系统管理终端。修改了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广域网通道带宽要求,增加了客运工作区站车交互网及短距离传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等相关内容。3.客票系统”规定了客票系统架
4、构、网络及安全,以及各级客票系统功能、设备设置和接口等要求。根据电子客票的相关要求,修改了客票终端设备的设置规定。4.“行包信息系统”规定了行包管理信息系统、行包服务信息系统的架构、功能和设备设置等要求。5.“车站门禁系统”规定了车站门禁系统功能和设备设置等要求。6.删除了原,客运管理信息系统”章,相关内容纳入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章。7.“系统布线”规定了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布线要求。8.“运行环境”规定了客运服务信息系统房屋设置、设备布置、电源、防雷及接地、电源及设备房屋环境监控系统设计、备品备件及仪器仪表等要求。9.接口设计”规定了客运服务信息系统与通信、房建等相关专业接口设计要求,增加了
5、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BAS的接口设计规定。本规范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送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东七道109号,邮政编码:300308),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29号,邮政编码:IooO38),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录1总则12术语和缩略语.,.
6、32,1术语322缩略语33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43.1一般规定43.2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53.3车站客运广播系统113.4车站综合显示系统163.5车站视频监控系统193.6车站时钟系统223.7车站旅客携带物品安全检查设备233.8车站信息查询系统233.9车站入侵报警系统243.10车站求助系统253.11网络安全254客票系统294.1一般规定294.2国铁集团级客票系统294.3铁路局级客票系统3244车站级客票系统344.5网络及安全395行包信息系统445.1一般规定445.2行包管理信息系统445.3行包服务信息系统456车站门禁系统477系统布线488运行环境52&1房
7、屋52&2设备布置538.3电源548.4防雷及接地558.5电源及设备房屋环境监控系统55X.6备品备件及仪器仪表569接口设计57附录A车站综合监控室内计算机终端设备配置59引用标准名录60本规范用词说明611总则IoI为统一国铁集团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设计标准,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的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客票系统、行包信息系统和车站门禁系统等.1.0.3铁路客运服务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应与客运服务管理模式及铁路旅客车站规模相适应。条文说明:1.0.3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TB10100-2018第3.2.7条对客货共线、高速
8、铁路和城际铁路铁路客站的规模规定如下:表1(原表3.2.1T)客货共线铁路客站规模建筑规模最高聚集人数e人)特大型H10000大型3000H10000中型600H3000小型H600表2(原表3.2.1-2)高速铁路与城际铁路客站规模建筑规模高峰小时发送量PH(人)特大型PH10000大型5000PH10000中型1000PH5000小型PH16G硬盘:500G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3接口服务器CPU:6核个2内存:16G硬盘:300G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4NTP母钟相对时间准确度:IOms个2守时精度:0.003s/dNTP请求响应:21500次/s输入输出接口
9、冗余具备本地时钟守时功能具备时间信号输出功能,可同步至代管节点和计算机等设备支持冗余热备具备信号输入状态、自身状态监控管理功能支持扩展性要求,扩展卡板在运行时可带电插拔5交换机交换容量:600Gbits台2包莪发率:200Mpps交换机接口配置不少于24个千兆电口,不少于4个光口,可根据实际部署环境对电口和光口的数量、速率、光模块及单、多模等参数进行调整支持静态路由、OSPF路由协议提供2个专用接口或业务接口用于双机堆叠,并配置配套线缆,实现跨物理设备端口捆绑支持IPV6支持SNMPV2/V3,支持Console.Telnet和SSH命令行配置,支持TACACS+认证与授权,具备以太网带外管理
10、口电源:热插拔交流冗余电源6防火墙吞吐量:1OGbitZs台2用于本级安全防护,可利用安全生产网防护设备接口配置应不少于2个HA接口、4个业务接口,可根据实际部署环境对电口和光口的数量、速率、光模块及单、多模等参数进行调整具备七层防护能力,并提供入侵防御、防病毒、流量识别功能及授权支持NAT地址转换,支持IPv6支持SSH、HTTPS、SNMPv2v3等网管方式,具备以太网管理口支持双机热备部署热插拔交流冗余电源采用虚拟化方案7虚拟化软件套时,根据CPU数I量配置注1:标准站定义参照铁J旅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管理平台配置技术条件:站房面积2000Onf(不含)以下车站按1个标准站测算,站房面积2
11、)nr100000m,(不含)车站按2个标准站测算,站房面积Ia)OoOm及以上车站按3个标准站测算。注2:相关配置考虑冗余。注3:客运段和车站资源共用,其中所需访问控制服务资源支持动态调配。3.2.5车站级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设备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在车站信息机房;2应设置应急服务器、接口服务器等;3在车站综合监控室应设置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系统业务操作终端,其配置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4在大型及以上车站、中心站应设置大屏幕显示设备,采用独立管理模式的车站可设置大屏幕显示设备。3.2.6国铁集团级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与其他系统交互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运输信息集成平台互联,获取日计
12、划、阶段计划、客调命令、基本图、列车实际到发信息;2与客票系统互联,获取列车时刻表、停靠站接口表、余票信息表、车站字典表、路局字典表信息;3与动车管理系统互联,获取动车履历信息、动车故障信息、车辆信息、车底运用计划信息;4与客车管理系统互联,获取客车故障信息、车辆信息、车底运用计划信息;5与铁路时间同步网互联,获取标准时间信号;6预留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互联接口,获取人员信息;7预留与公共交通系统互联接口,获取公共交通数据。3.2.7铁路局级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与其他系统交互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I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获取视频设备基础信息、原始视频流信息;2与铁路时间同步网互联,获取标准时间
13、信号。3.2.8车站级旅客服务与生产管控平台与其他系统交互信息应符合下列规定:1与综合视频监控系统互联,获取视频设备基础信息、原始视频流信息;2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互联,获取火灾报警信息:3与机电设备监控系统(BAS)或能源管理系统互联,获取机电设备监控状态及控制权限,生成控制策略并下发。3.3车站客运广播系统3.3.1车站应设置客运广播系统,为车站旅客提供购票、进站、候车、检票、乘车、出站、换乘等提供公共服务广播,为车站客运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广播。3.3.2车站客运广播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多信源、多通道、多广播分区的自动及人工广播;2语音合成;3分区切换、分区插播;4优先级设置;5应
14、急广播;6主/备功率放大器自动切换;7系统远程监控;8小区广播。条文说明3.32:8小区广播是指工作人员通过随身携带的无线话筒和固定设置的广播系统接收设备,对售票区、进站集散厅、候车区、站台、出密案教厅等广播分区商播检票作业等公告信息的功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中小站综控室一般采用无人值守模式,工作人员在现场需进行插播小区广播,将原标准可具有改为应具3.3.3车站客运广播系统广播分区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车站广场、售票区、进站集散厅、候车区、站台、通道、出站集散厅、办公区、商业区等单独设置广播分区;2车站候车区、站台广播分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广播回路;3同一广播分区的相邻扬声器宜接入不同广播回
15、路。条文说明:3.3.3:2随着而电子客票的发展,旅客大部分采用网上售票为主,车站售票区逐步改为开放式综合服务中心,因此,合并原2、3两条,删除了大型及以上车站售票区的广播分区不少于2个广播回路的规定。3.3.4车站客运广播系统应设置广播主机、信源设备、控制及传输设备、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应急广播设备、小区广播设备等,根据需要可设置噪声探测器。条文说明:3.3.4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中小站综控室一般采用无人值守模式,Z作人员在现场需进行插播小区广播,因此将原规定小区广播设备可”修改为应23.3.5广播主机应设置在信息机房,并冗余设置。3.3.6信源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综合监控室;2应设置
16、话筒;3宜设置FM调谐器;4应支持播放数字音频。1大型及以上车站宜采用分布式设置方式,设置在信息机房、信息配线设备间,并应采用TCP/IP方式传输;2中、小型车站宜集中设置在信息机房。3.3.8功率放大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大型及以上车站宜采用分布式设置方式,设置在信息机房、信息配线设备间,并应采用TCP/IP方式传输;2中、小型车站宜集中设置在信息机房:3应采用网络数字功率放大器;4宜按广播分区设置;5容量应根据广播分区扬声器额定功率总和及线路衰耗确定;6宜按不少于4+1热备。条文说明:3.3.83随着近些年广播系统技术进步,参考目前主流厂家设备,模拟功率放大器已逐步淘汰。原规定宜修改为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客运 服务 信息系统 设计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