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MRI诊断.ppt
《颈椎病的MRI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的MRI诊断.ppt(1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颈 椎 病,临床与MR诊断,一、颈部脊柱相关解剖,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交感神经节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胞体的所在部位。可分为椎旁节和椎前节。椎旁节纵行排列于脊柱两侧,有22-25个节,节与节之间由神经纤维(节间支)相连,形成交感干。交感干在颈段有三个节,即颈上节、颈中节和颈下节,颈下节常与胸1交感节合并成星状神经节。交感干在胸段有11-12个节;腰段常有4个节;骶段有4-5个节,,颈椎的骨性结构,颈椎共有7块,第1、第2和第7颈椎因形状有所差异,称为特殊颈椎;其余4块颈椎形态基本相似,称为普通颈椎。,颈椎整体观,关节突关节,(1)、颈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水平位。(2)、胸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冠状
2、位。(3)、腰段关节突关节面近似失状位,颈椎,颈椎的横突短而宽,较小,中央部有椭圆形横突孔,横突末端分成横突前、后结节,两结节间的深沟通过脊神经的前支。第7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助。,关节突,关节突呈短柱状,与椎体轴呈45度角。这种结构形式在遭受屈曲外力时易产生脱位和半脱位。其前方直接与脊神经根相贴,因此,当发生增生、肿胀或脱位时,易压迫脊神经根引起压迫症状。,普通颈椎的基本形态,普通颈椎每块椎骨均由椎体、椎弓和突起三部分组成。(一)椎体 椎体自第2颈椎至第6颈椎椎体逐渐增大,椎体的横径约为矢状径的1.5倍,上面略小于下面,后缘略高于前缘。,颈椎上面观,棘突,椎孔,上关节面,横突孔,钩突,
3、椎体,颈椎前面观,上关节突,钩突,下关节突,椎体,颈椎左侧面观,上关节突,下关节突,棘突,钩突,第七颈椎棘突:,寰椎atlas无椎体、棘突、关节突组成:前弓、后弓、侧块,枢椎axis齿突,特珠颈椎的结构特点,(一)第1颈椎(寰推)该颈椎由前后两弓及两个侧块相互连成环状,上与枕骨髁相关节,下与枢椎构成关节。1前弓 约占寰椎的15,为连结两侧侧块的弓形板,向前隆凸,中央有小结节,称为前结节,为颈长肌及前纵韧带的附着部。后方正中有圆形的齿突关节面,与枢推的齿突构成寰齿关节。前弓的上下缘分别有寰枕前膜和前纵韧带附着。,第二颈椎(枢椎)枢椎的齿突,是限制寰椎水平移位的枢轴。枢椎上关节面呈凸形,而下关节面
4、是典型的颈椎关节突关节面,参与颈椎关节柱的组成。椎体的前下缘呈唇状突起,遮盖其下的椎间盘和第3颈椎椎体。,特珠颈椎的结构特点,颈椎的连接,一、颈椎椎间关节 颈椎椎间关节又称为关节突关节,有引导和限制运动节段运动方向的作用。椎间关节构成椎间孔的后壁,其前方与椎动脉相邻近。下部颈椎的椎间关节所承受的压力较上部者大,引起骨质增生的机会也较多。,椎间盘,颈部的C12之间没有椎间盘,因而在颈椎只有6个椎间盘。颈椎椎间盘前缘高度约为后缘的23倍,颈椎间盘高度的总和约为颈段脊柱高度的14。髓核多在椎间盘中部稍前,颈段脊柱运动曲线由此通过。从矢状面来看,纤维环在后部较前部为厚。椎间盘不伸展至钩椎关节的内侧边界
5、。,椎间盘,成年人的椎间盘除纤维环的周缘部外,无血管和神经,其营养主要靠椎体内血管经软骨板弥散而来。椎间盘的弹性及张力取决于软骨板的通透性和髓核的渗透能力,椎间盘这种吸液性能如果发生改变,不仅影响椎体间的稳定性,而且与椎间盘的变性有关。,椎骨间连接 椎间盘,髓核,纤维环,椎间盘结构,棘突,髓核,软骨终板,纤维环,钩椎关节,钩椎关节钩椎关节是由于适应颈椎运动功能的发展,屈伸运动时,上位椎体向前或向后滑动,钩椎关节的关节面之间也有相应的滑动,这时钩椎关节起引导颈椎屈伸运动的作用。钩椎关节常骨质增生,钩突骨赘对神经根和椎动脉会产生直接压迫。,寰枕关节,寰枕关节关节囊松弛,此关节借寰枕前、后膜加强稳定
6、,这两个膜将寰椎和枕骨间的裂隙封闭。椎动脉由寰枕后膜穿过人颅,而第1颈神经由此穿出,有时寰枕后膜远侧部分可以钙化,在椎动脉及第1颈神经的后方形成一个骨弓,在头后仰时可能压迫椎动脉引起头晕。,寰枢关节寰枢外侧关节寰枢正中关节寰椎横韧带寰椎十字韧带,寰齿关节与寰枢关节,寰椎与枢椎之间形成由寰椎前弓和枢椎齿突构成的寰齿关节和是由寰椎侧块的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寰枢关节。1关节囊 侧方的寰枢关节囊,薄而松弛,连接寰椎侧块的边缘与枢椎的下关节面。2前寰枢椎韧带 从寰椎前弓下缘至枢椎椎体前面之间。,韧带,(1)、前纵韧带(2)、后纵韧带(3)、黄韧带(4)、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5)、横突间韧带,颈部
7、韧带,1.前纵韧带 它起自枕骨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弓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1或第2骶椎的前面。前纵韧带坚固附着于椎体,但疏松附着于椎间盘。2.后纵韧带 位于椎管的前壁,其作用为限制颈椎屈曲运动。它起自枢椎,向上移行为覆膜。,前纵韧带,环枕前膜,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覆膜,后纵韧带,韧带,覆膜,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覆膜深部,翼状韧带,翼状韧带,齿状尖韧带,后纵韧带,椎间盘,椎体,脊柱后面观,椎体间连结,黄韧带,椎弓间连结,黄韧带,黄韧带 向上附着于上位椎板下缘的前面,向下附着于下位椎板上缘的后面,薄而较宽。黄韧带向外延展至椎间关节囊,但不与其融合。黄韧带有一定弹性,颈椎屈曲时,可使相邻椎板稍分开
8、,过伸时可稍缩短,而不致发生皱褶突人椎管内,这样其弹性张力可协助须部肌肉维持头颈直立。,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血管,椎动脉是由锁骨下动脉左右各发出一支,从第6颈椎横突孔进入后沿各横突孔上行,至环椎侧块有一个迂曲,然后进入大脑汇合成基底动脉,主要支配大脑后1/3与小脑。,颈部椎管,前支后支交通支脊膜支,脊神经的分支,影像解剖,正常颈椎CT,正常颈椎CT,颈部CTA,正常颈椎MRI,腰脊神经MRI PROSET,颈椎病的概念,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颈椎骨关节及其相关的肌肉、韧带、筋膜等所发生的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改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由此产生的一
9、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结合症候群。,颈椎病的定义,Degeneration of cervical spine,椎间盘变性椎间小关节软骨坏死,椎体骨增生 韧带增生肥厚钙化,原 发:变性 坏死,继 发:增生 骨化,未产生临床症状,颈神经根 交感神经 椎动动脉 脊髓,压迫症状,cervical spondylosis 颈椎病,颈椎间盘退变+椎体后缘增生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混合型,脊 髓 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受累,颈 椎 病 临 床分 型,神经根型,钩突和小关节增生压迫神经根,椎动脉孔周围骨、钩突增生,椎间盘突出、骨增生压迫脊髓,交感神经机能障碍型,临床分型,颈型(骨关节软组织型)颈部僵硬不适、
10、疼痛 神经根型 上肢疼痛麻木 椎动脉型 头昏、眩晕、恶心、呕吐交感神经型 表现形式复杂多样 脊髓型 下肢无力,步态笨拙(踩棉花感)混合型同时有以上两种以上表现者,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解剖病理,交感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因为颈椎病的患者椎间盘发生了变性,局部稳定性减少,加上椎间孔变小,小关节重叠,关节囊应力增加及骨质增生因素,而引起局部出现创伤性反应,激惹了神经根及关节囊和项韧带上交感神经末梢以及椎管内脑膜反支,产生一系列病理性反射症状。其主要有二条反射途径:(1)脊髓反射支配颈部的交感神经一般位于脊髓的胸1、胸2节段,发生变异可能向上达颈7、向下达胸4。传入纤维将信
11、息传递到脊髓的侧前角细胞后,反射信号经由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到达颈下节、颈中节和颈上节,在此进行交替后发出多组节后纤维。第一组通过颈外动脉支配面部的汗腺及血管;第二组通过颈内动脉支配大脑及眼部血管及瞳孔、眼睑平滑肌附皮肢的汗腺;第三组通过椎动脉支配脑干、小脑、大脑颞叶和枕叶底部、内耳的血管;第四组为颈部三个神经节共同发出的节后纤维组成心脏支,控制心律。(2)脑一脊髓反射颈椎病的病理性刺激经过交感神经传入纤维及躯体神经的感觉纤维到达大脑皮层,再由皮层细胞发出信号,通过视丘中下部、中脑被盖、红核以及下方的网状结构而到达颈交感神经节进行交替后,发出节后纤维而到达效应器官。,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椎病 MRI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