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包块诊断与鉴别诊断1.ppt
《颈部包块诊断与鉴别诊断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包块诊断与鉴别诊断1.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颈部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Diagnosis搜集资料,1、病 史:年龄、性别,肿块存在的时间、发展速度、有无 疼痛等。2、查 体:肿块部位、数目、大小、形状、表面皮肤颜色、肿块质地、边界、有无压痛、活动度、波动与搏动、有无血管杂音。3、辅助检查:超声、X线、CT、MRI4、穿刺活检:安全、方便、快速、创伤性小,阳性率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5、切除活检:经多方检查与穿刺针吸活检仍未能确定肿块性质者可采用此法。,Diagnosis加工分析,经验-3个“7”-N个80%位置-解剖-间隙分类-病因-性质-来源,Diagnosis加工分析,经验-3个“7”-N个80%位置-解剖-间隙分类-病因-性质-来
2、源,3个“7规律”,根据病程7年以上,可能是先天性疾病7月左右,恶性肿瘤几率较大7天左右,急性炎症、肿瘤伴炎症或出血的可能性大,Diagnosis加工分析,经验-3个“7”-N个80%位置-解剖-间隙分类-病因-性质-来源,颈部包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颈部包块80%的规律(仿Skandalakis)-Skandalakis对颈部非甲状腺肿块进行统计,总结了80%规律,Diagnosis加工分析,经验-3个“7”-N个80
3、%位置-解剖-间隙分类-病因-性质-来源,anatomical partition,颈部常见肿块的位置,颈 部 间 隙,1、脏层间隙2、颈动脉间隙3、颈后间隙4、椎旁间隙5、咽后间隙6、颈前间隙,Diagnosis加工分析,经验-3个“7”-N个80%位置-解剖-间隙分类-病因-性质-来源,病因 性质“淋”或“非淋”,肿瘤甲状腺病变炎性肿块先天性肿块其他,淋巴结包块(54.32%-64.35%)(1)特异性淋巴结炎(2)非特异性淋巴结炎(3)恶性淋巴瘤(4)淋巴结转移癌非淋巴结包块(35.65%45.68%)绝大多数是良性病变,一般为 囊性或质软肿物,囊性淋巴结囊性变肿瘤囊性变腺体囊肿脓肿实性
4、颈动脉体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淋巴性肿瘤,颈部肿块 20%甲状腺肿块 80%非甲状腺肿块 20%炎性及先天性肿块 80%新生物 20%良性肿瘤 80%恶性肿瘤 20%原发性肿瘤 80%转移性肿瘤 20%原发灶在锁骨下区 80%原发 灶在锁骨上区,非恶性包块,A:Congenital massesB:InflammationC:NeoplasmD:Thyroid disease,Congenital masses,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囊性淋巴管瘤皮样囊肿和上皮样囊肿胸腺和气管囊肿喉气囊肿,1、甲状舌管囊肿(1)本病属先天性疾病,故多见于110岁儿童,囊肿多在颈正中线舌骨上下部,尤以舌骨上区为多,一
5、般无自觉症状。(2)肿块质软,界清,和表面皮肤无粘连,但可随吞咽活动,伸舌试验阳性。,(3)穿刺液为黄色,透明微混浊或粘稠。易继发感染,感染后内容物即为脓性液体。,影象学表现:颈部中线囊性肿块,位于舌骨水平上下。CT表现:光滑薄壁肿块,液体CT值1018HU,CT值高反映蛋白含量高和伴有感染。囊肿常不分叶,偶见分隔,增强后常有环状强化。,鉴别诊断:粘膜下肿块或喉气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可突入声门前间隙。第二鳃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可位于甲状软骨水平外侧。癌变:囊内出现异常的肿块应考虑并发癌肿,1%囊内可发生鳞癌,80%是不同类型的乳头状癌。,胚胎发育的早期,在头下部和颈侧方出现6对实质性的鳃弓。在发
6、育过程中各个鳃弓互相融合形成面下部和颈部的各个结构和器官后,鳃裂消失。如果鳃裂没有完全消失,有上皮组织残留就可以形成囊肿和瘘。,2、鳃裂囊肿:,鳃裂囊肿以颈上部第二鳃裂好发,第一鳃裂囊肿少见,第三、四鳃裂囊肿罕见。,分二型:I型位于外耳道附近,也可位于腮腺或下颌角;II型与颌下腺有关或位于颈前三角。年龄:20岁前发病。临床表现:外耳道至下颌角反复发作脓肿和其它感染(窦道)瘘多于脓肿。病史:腮腺脓肿反复发作,对抗炎和外科引流效果不理想。囊肿类似于腮腺肿瘤,可伴有面神经麻痹。,第一鳃裂囊肿(或称腮腺淋巴上皮囊肿),年龄:见于任何年龄,2040岁多见。部位:沿胸锁乳突肌前上1/3。90%位于颈动脉鞘
7、浅面,少数穿过颈动脉分叉至咽侧壁,需要与咽旁肿块鉴别。形态:一般呈圆形,生长缓慢,感染后可突然肿大,肿块多为胸锁乳突肌掩盖,部分在肌前缘突出。,第二鳃裂囊肿:,多位于颈中下部或锁骨附近罕见,但在颈后三角囊性病变中第三鳃裂囊肿仅次于淋巴管囊肿。第四鳃裂囊肿常表现为窦道,而不是囊肿或瘘管。第三鳃裂囊肿位置与第二相同,但瘘管位于颈总和颈内动脉的后方,穿过甲状舌骨膜与梨状窝或喉相通,典型位置位于胸锁乳突肌深部。第四鳃裂起源于梨状窝和舌骨骨膜,沿气管、食管鞘下降至纵隔。,第三、第四鳃裂囊肿,发病率:占儿童良性肿瘤的5%,是最常见的淋巴管瘤。年龄:8090%在2岁前发病,成人少见。病因:起源于胚胎淋巴管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部 诊断 鉴别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