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伤寒和副伤寒.ppt
《(传染病)伤寒和副伤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伤寒和副伤寒.ppt(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概 述,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1600万/年,400例/年)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增生及坏死临床特征: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病 原 学,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沙门氏菌属的D群,G-杆菌,有鞭毛,无荚膜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部分菌株含有体表毒力抗原“Vi”测定“O”及“H”抗体-辅助诊断,“Vi”抗体-慢性带菌者调查光、热、干燥及一般消毒剂敏感,但自然环境中抵抗力强,病原学,流行病学,传染源:病人
2、和带菌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水、食物、餐具、苍蝇及日常接触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持久免疫力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尤为多见 儿童、青壮年多见,发病机制,发病机理,病变部位:小肠,回肠末段伤寒菌第一次接触小肠粘膜第一次菌血症,不出现临床症状及体征,发病机理,第二次菌血症(肝、胆、脾)内源性致热源、内毒素伤寒菌第二次接触小肠粘膜伤寒菌残留在胆囊内,伤寒发生,带菌,病理改变,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的淋巴组织病变最显著。为第一周:淋巴结髓样肿胀第二周:肿胀的淋巴结发生坏死第三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第四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疤痕肝、脾内也可见灶性坏死儿童淋巴组织发育不全,少见溃疡
3、,伤寒自然病程分期,初期:病程第1周/体温阶梯上升 极期:病程2-3周/中毒/并发症缓解期:病程3-4周/体温下降恢复期:病程第5周,临床表现,1、发热、持续高热 稽留高热,持续1014天2、全身中毒症状重,伤寒的中毒症状,神经系统:以抑郁为主。伤寒面容、脑病循环系统:相对缓脉、心肌炎巨噬系统:肝脾肿大、中毒性肝炎消化系统:腹胀、便秘、右下腹压痛呼吸系统:支气管肺炎皮肤:病程710天,胸腹部出现玫瑰疹,,伤寒的临床分型,典型伤寒:临床表现如前述不典型伤寒 1、轻型:热程短,中毒症状轻,13W恢复,起病早期接受抗菌素治疗 2、顿挫型:初期病情重,但恢复快,多见儿童及有部分免疫力的成人,3、迁延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伤寒 副伤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