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ppt
《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ppt(10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健康管理服务相关政策解 读,背 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09年医改启动以来,在我国城乡得到了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财政承受能力提高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等因素的变化,也在不断调整、充实。,从2009年医改开始到2011年,三年时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内容由2009年的9类增加到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9类11类),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
2、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时间:2013年6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名称: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 卫计生发201326号,主要内容:2013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新增经费主要用于做实、做细、做深现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范围,强化基础性服务项目。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今年具体任务:2013年起全面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2013年,
3、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要达到30%。各地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合理配置中医人员,加强人员培训。国家卫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制订下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一、“治未病”是中医药健康管理的基础二、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 务包的过程三、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四、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五、中医体质学说六、中医药服务项目培训指导方案,一、中医“治未病”,是中医药健康服务的基础,何为“治未病”?,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了“治未病”的理念:“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以及“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的渊源与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
4、现“治未病”思想。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概念及基本涵义。东汉张仲景发展内经治未病思想,将上工治未病列于伤寒论首条。唐代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和已病。解放后,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实施,患病率明显下降。21世纪以来,国家提出将疾病防治工作中心前移,预防和治病并举。2007年,吴仪副总理重申“治未病”,2008年,国家中管局出台“治未病预防保健工程实施方案”,由部分地区试点到后期全国广泛开展治未病工作。,什么是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康复三个方面。“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处于尚未发生疾病时段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动态变化中出现的趋向和未来可能表现出
5、的状态,包括疾病微而未显、显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全过程。中医治病强调“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涵义,未病先防:调养在无疾之先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止传变加重。病后康复:加强调摄,防治复发。,养精调神铸就健康支柱:中医始终把心理调治作为防病健身、治病疗疾的第一步合理饮食打造健康基石:中医养生以食为本,中医治“未病”从何入手(1),适量运动增添健康动力:运则立,动则健,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血液循环的状况、新陈代谢的质量、疾病治疗和恢复程度的快慢等,都需要运动,以达到强身健体目的,中医治“未病”从何入手(2),科学用药坚实健康保障:“齐毒药攻其中,砭石针艾治其外”,中
6、医对药物毒副作用和药源性疾病的认识非常超前、科学,这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延伸和发展,中医治“未病”从何入手(3),二、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2011年5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地区推荐工作的通知(国中医药办医政函201175号)要求:为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优势和作用,决定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将中医药服务逐步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试点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项目经费安排(主要根据不同服务项目及内容测算和确定人均经费标准)提供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人员和机构
7、以及服务流程中医药服务项目考核方式,关于印发儿童等5个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基层便函2011147号,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服务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组织专家共同起草了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试点工作时遵照执行。附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试行)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基本公共卫
8、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一、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二、06岁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三、孕产妇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四、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五、2型糖尿病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二)036月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三、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2013年版),老 年 人 健 康 管 理 服 务,(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
9、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
10、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考核指标:(一)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二)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抽查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100。,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填表日期:年 月 日 医生签名:填表说明:1采集信息时要能够反映老年人平时的感受
11、,避免采集老年人的即时感受。2采集信息时要避免主观引导老年人的选择。3记录表所列问题不能空项,须全部询问填写。4询问结果应在相应分值内划“”,并将计算得分填写在相应空格内。5体质辨识:医务人员应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表(见附件2)进行辨识结果判定,偏颇体质 为“是”、“倾向是”,平和体质为“是”、“基本是”,并在相应选项上划“”。6中医药保健指导:请在所提供指导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指导请注明。,体质判定标准表,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对象:辖区内居住的036个月儿童。服务内容: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
12、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指导;在儿童6、12月龄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服务流程:,服务要求: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
13、接受服务。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考核指标: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年度辖区内按照月龄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036月儿童数/年度辖区内的036个月儿童数100。附件1 1岁以内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12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儿 童 健 康 管理,36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姓名:编号-,填表说明:1印制新表格时可在原“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所列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基础上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2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请在所提供服务对应的选项上划“”,可多选。其他服务请注明。,四、老年人中医健康
14、管理技 术 规 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2011年),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程序,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要求,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特征,老年人中医体质的判定方法,老年人常见病证的保健方法,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老年人常用的养生保健方法,1,2,3,4,5,6,7,从事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或者由经过中医知识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临床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提供服务。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居民愿意接受服务。预约65岁及以上居民到乡
15、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中医健康管理。对行动不便、卧床居民可提供预约上门服务。开展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第一部分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要求,告知居民中医健康辨识的结果并进行相应干预。,中医体质辨识:每年进行1次中医体质辨识。,望、闻、切诊:包括神色、形体、步态、语声、气息、舌象、脉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包括心理、饮食、起居、运动和所患病证、中医治疗及目前保健方法。,第二部分 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程序,根据实际情况,各试点地区可结合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时间要求,每年至少提供一次中医健
16、康指导,主要内容为:,中医干预,(一)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纳入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糖尿病患者中医健康干预。,(二)对存在中医偏颇体质的居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三)有常见病证的居民进行体穴、耳穴、推拿、饮食等养生保健指导,建议定期进行中医复检。,(五)对所有老年居民告日常的心理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等养生保健方法。,(四)告知居民进行下一次中医复检的时间。,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
17、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第三部分 老年人中医基本体质的特征,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30%,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
18、、湿邪。,一、判定方法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原始分=各个条目分值相加。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二、判定标准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第四部分 老年人中医体质的判定方法,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例1:某人各体质类型转化分如下:平和质75分,气虚质56分,阳虚质27分,阴虚质25分,痰湿质12分,湿热质15分,血瘀质20分,气郁质18分,特禀质10分。根据判定标准,虽然平和质转化分60分,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并未全部40分,其中气虚质转化分40分,故此人不能判定为平和质,应判
19、定为是气虚质。,示例,例2:某人各体质类型转化分如下,平和质75分,气虚质16分,阳虚质27分,阴虚质25分,痰湿质32分,湿热质25分,血瘀质10分,气郁质18分,特禀质10分。根据判定标准,平和质转化分60分,且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40分,可判定为基本是平和质,同时,痰湿质转化分在30-39分之间,可判定为痰湿质倾向,故此人最终体质判定结果基本是平和质,有痰湿质倾向。,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所列9种基本体质的保健方法,兼夹体质的保健方法可参照执行。例:阳虚质(一)饮食保健 对于阳虚体质的老年人应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健康 管理 服务 规范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