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ppt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ppt(20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安全生产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危险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第三节 应急预案的基本知识,2,第一节 危险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一、生产活动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熟悉)基本概念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危害分为两类。危险: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危险、危害因素: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影响人体健康、导致疾病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或慢性损坏的因素。,3,(一)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1、能量、危害物质 危险、危害因素产生的根源,也是最根本的危险、危害因素。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2、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造成危险或危害后果的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是存在能量和危害物质,二是能量和危害物质失控,并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或危害物质泄漏和散发。,4,2、失控 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方面,并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指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含安全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的预定功能(包括安全功能)的现象。(1)设备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发生故障、误操作时的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缺陷;设备在强度、刚度、稳定性、人机关系上有缺陷。,5,(2)人员失误:由于态度不正确、技能或知识不足、健康或
3、生理状态不佳及劳动条件(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和工作时间)可导致不安全行为(共13类):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及警告)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使用不安全设备 手代替工作操作 物体存放不当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攀坐不安全位置 在吊物下作业(停留)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清扫)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不安全装束 忽视使用必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失误,6,(3)管理缺陷 安全生产管理是为保证及时、有效地实现目标,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等工作,是预防事故、人员失误的有效手段。(4)客观因素 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色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
4、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7,(二)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掌握)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在于便于进行危险有害的分析与辨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是“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简介如下。,8,1、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如下六类:第1类: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操纵器缺陷、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等);(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
5、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等);(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等);,9,(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等);(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危害等);(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坠落物、反弹物、土、岩滑动、料堆(垛)滑动、飞流卷动、冲击地区、其他运动物危害等。)(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液
6、体、高温固体、其他高温物质等);,10,(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液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等);(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等);(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等);(15)其他物理
7、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1,第2类: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等);(2)自燃性物质;(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等);(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等);(5)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2,第3类: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等);(2)传染病媒介物;(3)致害动物;(4)致害植物;(5)其他生物危险和有害因素。,13,第4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负荷
8、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2)健康状况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4,第5类: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错误);(3)监护错误;(4)其他错误;(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第6类: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1)搬举重物;(2)作业空间;(3)工具不合适;(4)标识不清。,15,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
9、类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
10、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16,(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8)火灾;(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17,(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
11、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18,(14)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19,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方法,(一)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主要内容(1)厂址;(2)厂区平面布局:总图 运输线路和码头(3)建(构)筑物;(4)生产工艺过程;,20,(5)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装置 机械设备 电气设备 危险性较
12、大设备、高处作业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 粉尘、毒物、噪声、震动、辐射等危险作业部位 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21,(二)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我国于2000年颁布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2004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可以依据该标准和指导意见。,22,(三)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
13、方法 1、直观经验法 直观经验法包括对照、经验法和类比方法。1)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缺点是容易受到分析人员的经验和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对此,可采用安全检查表、事故隐患检查表的方法加以弥补。2)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或作业条件的经验和劳动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23,2.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应用某些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没有事故经历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24
14、,第二节 危害因素控制的基本知识,一、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熟悉)1.事故预防对策的基本要求 采取事故预防对策时,应能够:(1)预防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2)排除工作场所的危险和危害因素。(3)处置危险和危害物并减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4)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和危害因素。(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条件的要求。,25,2.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1)事故预防技术措施:设计过程中,当事故预防对策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宜优先考虑事故预防对策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选择技术措施: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
15、现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人防护用品等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26,(2)选择事故预防对策的原则:按事故预防对策等级顺序的要求,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具体原则: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
16、除危险、危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危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风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危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27,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危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安全罩/防护屏/隔离操作室/安全距离
17、/事故发生时的自救装置(如防毒服、各类防护面具)等;5)连锁: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应通过连锁装置终止危险、危害发生;6)警告: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配置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必要时,设置声、光或声光组合报警装置。消除 预防 减弱 隔离 连锁 警告,28,3.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对策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1)针对性是指针对行业的特点和辨识评价出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提出对策。(2)可操作性提出的对策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实施的。(3)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项目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提
18、出事故预防对策。,29,二、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措施(熟悉)消除、预防和减弱危险、危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是事故预防对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质上是保障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安全生产的对策措施。根据预防伤亡事故的原理,现将几项行之有效的、基本的控制危险、危害因素的对策分列如下。(7条)1.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不仅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是安全技术措施的根本途径。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自动化消除人身伤害的危险。2.设置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30,3.增强机械强度 机械设备、装置及其主要部件必须具有一定必要的机械强度和
19、安全系数。4.保证电气安全可靠 电气安全对策通常包括防触电、防电气火灾爆炸和防静电等,防止电气事故可采用5项对策。(1)安全认证。(2)备用电源。(3)防触电。(4)电气防火防爆。(5)防静电措施。,31,5.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修机器设备 要使机器设备经常保持良好状态以延长使用期限、充分发挥效用、预防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它进行经常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6.保持工作场所合理布局 工作场所就是工人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其他辅助设备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加工的地点。完善地组织与合理地布置,不仅能够促进生产,而且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工作场所的整洁也很重要,工作场所散落的金属废屑、润滑油、
20、乳化液、毛坯、半成品的杂乱堆放,地面不平整等情况都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随时清除废屑、堆放整齐,修复损坏的地面以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7.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采取各类措施后,还不能完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时,必须根据须防护的危险、危害因素和危险、危害作业类别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作为补充对策。,32,举例:锅炉爆炸危险对策措施,1、综合对策措施 锅炉安全管理受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制约;依据该规程,制定锅炉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照章运行。操作运行锅炉压力容器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锅炉的水质必须严格监控,使之符合低压锅炉水质检验标准,(GB1756
21、-1996);水质化验、水质处理及锅炉排污三个环节应密切配合,不可忽视其中任一环节。,33,必须依据规定,定期检验锅炉压力容器,且需由具有特种设备检测认证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测。检验发现的缺陷、故障必须慎重对待,及时认真处理。锅炉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表等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妥善维护,定期校验。锅炉安全监察规程要求燃油燃气锅炉配置的其他安全装置,包括高低水位报警器、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熄火保护装置、风机断电或气压过低联锁装置等,必须齐全完好、精心维护、坚持使用,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为避免炉膛爆炸,必须认真组织点火和燃烧。锅炉应有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装置并坚持使用,切实防止燃气泄漏和炉
22、膛熄火。对燃烧器应精心操作维护,防止配风不当,气嘴损坏。,34,2、锅炉安全管理 使用定点厂家合格产品:购置、选用锅炉压力容器应是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并有足够的产品图纸、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文件。登记建档:锅炉压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须到当地安全监察部门登记,经审查批准入户建档、取得使用证,方可启用。在使用单位,也应建立锅炉压力容器的设备档案,保存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修理、检验、改造等过程的技术资料。专责管理: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应对设备实行专责管理,即设置专门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管理设备。持证上岗: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
23、试合格,持证上岗,操作相应的设备。,35,照章运行:锅炉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其他法规操作运行,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章作业。定期检验: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检验,认真处理缺陷。监控水质:水中杂质可使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量。必须严格监督、控制锅炉给水及锅水水质,使之符合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报告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除紧急妥善处理外,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部门。优化环境:锅炉房及压力容器操作间均为生产重地,必须按规定进行建造、精心管理,使设备及操作人员经常处于良好的环境与氛围之中。建立锅炉房管理制度,
24、并严格执行。,36,第三节 应急预案基本知识,一、应急预案的概念和分类(掌握)1、概念: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 方法和程序等,预先作出的科学有效的计划和安排。2、分类:应急预案可分为企业预案和政府预案、现场预案和场外预案等。,37,二、应急预案的文件结构(完整的企业级)1.总预案 包括了应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预案的目标、应急组织和责任等内容。总预案涉及应急准备、应急行动、应急恢复以及应急演习等各阶段和各部门。总预案是纲领性
25、的,主要明确应急的原则、责任和总体目标,具体的内容由其他文件详细说明。2.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说明某个具体行动的目的和范围。程序文件的内容十分具体,包括该做什么、由谁去做、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等,如应急通讯程序、现场急救程序、现场监测程序、疏散程序等。程序文件的目的是指导较为复杂的应急行动,使某些应急行动程序化和标准化,确保应急人员在执行应急任务时不会产生误解和误操作。程序文件可采用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两者的组合等格式,应根据单位具体情况和具体的程序内容选用最适合本单位的程序格式。,38,3.指导说明书 程序文件应当简洁明了,而一些具体的细节则应在说明书里介绍。应急行动细节的内容往往是供应急行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事故 预防 基本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