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医学幻灯片.ppt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医学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医学幻灯片.ppt(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日常生活中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概述(一),肝炎是肝病中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致病因素可以是: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两大类。,概述(二),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长期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病毒性肝炎目前发现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型别。,病毒性肝炎按照传播途径分类,乙 肝,乙肝概述,乙肝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靶器官,并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全世界约有20亿人感染了该病毒,3.5亿以上的人患有慢性肝病。目前中国人口中约有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
2、携带者,多数无症状,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在儿童时期获得慢性感染的成人中,约25%会因持续感染死于肝癌或肝硬化(肝脏上的疤痕)。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强50至100倍。在已知的人类致癌因子中,乙肝病毒仅次于烟草占第二位。,乙肝的危害性,有以下几点:乙肝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具有传染性,且难于控制。携带乙肝病毒的人数很多,更多的是隐性感染,更难于控制其传染性。母婴传播是常见的传染途径之一。对从事某些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乙肝很容易慢性化,治疗时间长,需要休息,影响学业及事业,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而死亡。,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及其意义,相关概念
3、(一),患者 HBV侵入人体,经过4-24周的潜伏期,开始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急性、慢性或亚临床感染、HBV的隐性感染(抗-HBc/或抗-HBs阳性)和无症状 HBsAg携带者。患者内有乙肝病毒,同时出现相应症状,包括括急性、慢性,甚至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其肝脏内有游离的HBV DNA,可以不断复制病毒并将完整的HBV释放至血循环中,有传染性。HBV携带者 指HBsAg阳性,但无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佂,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全世界估计有3.1亿携带者。,大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为阳性。大三阳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下其病毒复制都是
4、非常活跃的,出现大三阳症状表示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小三阳:表面抗原(HBsAg)、e抗体(HBeAb)和核心抗体(HBcAb)检测均是阳性。凡出现“小三阳”,均提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体内病毒复制,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状态。,传染源,所有携带乙肝病毒的人都是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长期携带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者各种肝功能正常的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乙肝肝硬化病人;乙肝肝癌病人。,乙型肝炎只影响人类。病毒通过与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途径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相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性比艾滋病毒强50-100倍,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外可存活至少7天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乙型肝炎 预防 控制 医学 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