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及防控策略Ⅱ.ppt
《新发传染病及防控策略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传染病及防控策略Ⅱ.ppt(8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发传染病及其防控策略概述,内容,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发现的传染病概述;二、介绍新发传染病的几种类型和分析新发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三、人类应对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传染病再度肆虐人类,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少数年份外,大都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新传染病被发现,新发传染病至今达40余种。新发传染病是指近30年来由新发现的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新发传染病的种类之多,引起世人瞩目。其病原微生物种类复杂,有朊毒体、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寄生虫等。,新发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受感染人数之多,令世人吃惊。流感在上个世纪发生7次世界大流行,其最严重的是
2、1918-1919年的流行,估计全世界发病人数超过5亿,病死2000万人。1976年发现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汉坦病毒)至今已遍及4大洲40多个国家,累计发病人数近150万例;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即以惊人的速度向全球传播,全球每天约有16000人新感染HIV,目前全球已有6000多万人感染了HIV;,1982年首先在英国出现的疯牛病,目前已席卷欧洲。1996年,英国首次报告疯牛病可通过食物传染人。1992年出现的O139霍乱来势凶猛,仅1993年1-4月在孟加拉南部就发病107297人;2003年,非典肆虐,令中国政府措手不及。,新发传染病的危害,新发传染病的危害之重,令世人震惊。艾滋病被列为
3、“世纪瘟疫”;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以其极强的传染性、极高的死亡率而被称为“死亡天使”;莱姆病已遍及5大洲70多个国家,在美国其危害仅次于艾滋病;,在英国出现的疯牛病已导致约20万头牛受到感染,特别是与疯牛病相关的高死亡率的人类新型克-雅氏病的出现,触发了全球性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震撼;其他如军团菌病、禽流感等都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生较大规模的暴发或流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982年,O157:H7出血性肠炎与美国“毒菠菜风波”,导致数千人食物中毒,31人因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不幸死亡。该病以后又陆续在20多个国家发现,并引起多起暴发流行。,传染病在中国的危害,鼠疫仅1910年东北地区
4、流行时,病死42000人以上。霍乱百余年来屡屡从国外传入,解放前的50年发生过12次大流行。仅1932年从上海蔓延到21个省的303个城市,患者10余万,病死34000人。天花1939-1949年的10年间,全国各地的天花患者约38万。仅1947年有患者2万人,死亡3400人。解放前,疟疾、血吸虫病、黑热病、麻疹、伤寒、痢疾、斑疹伤寒以及结核病,疫情也很严重,每年吞噬许多人的生命,即往多年来传染病一直是各种疾病死亡数第一原因,传染病在崇阳的危害,1832年霍乱首次传入崇阳,以县城为中心,上至大沙坪,下至路口、田心,东至东堡、塘口,发病5万余人,死亡不计其数。1926年桂花黄土塝鼠疫流行,死亡5
5、0余人。1932年县城西门街霍乱流行,死亡130余人;当年石城杨林陈俨思,百余户人家,病死100余人,灭烟7户,7户家人无一幸免。1940-1946年间,我县天花流行,大沙坪楼下、大源、白霓内洲等村庄发病500人以上,死亡百余人。,传染病在崇阳的危害,1944年,我县疟疾大流行,疟疾发病23413人,死亡2064人。有的村庄发病高达90%以上。1959年,我县麻疹爆发流行,麻疹发病9456人,死亡399人。1974年10月,白霓金城白喉流行,发病190人,死亡23人。当年我县停止征兵一年。1988年,霍乱再次传入我县,发病8人,死亡3人2006年5月,我县O139霍乱流行,发病4例。解放前,全
6、县人口死亡率达24.4%,婴儿死亡率达30%;天花,霍乱,白喉,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发病率高达20%;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传染病学的现状和任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惊人的速度控制了天花的传播,仅用10年的时间就消灭了天花,控制了鼠疫和霍乱的流行。其他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破伤风等也相继得到基本消灭或控制,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建国初期下降了99%,由原来的第一位死因下降到1998年的第12位;人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初期的35岁延长到73岁。,传染病面临的形势,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逐渐出现,一些老的传染病死灰复燃1980年5月33届WHO总干事宣
7、布“全球消灭了天花”。1981年6月5日美国发现AIDS。1996年WHO面对新的传染病惊呼:“全球正处于一场传染病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病毒18种,1973年以来发现的新病原体,细菌11种,寄生虫6种,国外发现32种,国内发现3种,七十年代以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 病 原 疾病1972 萼状病毒 腹泻(暴发)1972 弯曲菌 腹泻(暴发)1973 轮状病毒 婴儿腹泻的主要原因1975 星状病毒 腹泻(暴发)1975 细小病毒 慢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1976 微小隐孢子虫 急性肠炎1976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1977 嗜肺军团菌 军团病1977 汉坦病毒 肾综合
8、征出血热1980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982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1 毛状T细胞白血病 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莱姆病198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1983 大肠杆菌 O157;H7 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1983 幽门螺杆菌 胃炎,胃出血,胃癌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幼儿急诊(婴儿玫瑰疹)1988 埃利希体 人类埃利希体病,七十年代以来新发现病原体,年份 病 原 疾病1989 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1990 人类疱疹病毒-7(HHV-7)幼儿急诊1990 戊型肝炎病毒 戊型肝炎1992 霍乱弧菌O139:H7 新类
9、型霍乱1992 巴尔通体 猫抓病1993 Sin nombre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1993 庚型病毒 庚型肝炎1994 人类疱疹病毒-8(HHV-8)卡波肉瘤、体腔淋巴瘤 或卡波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1995 Nendravirus 脑膜炎1996 阮粒(阮毒体)克-雅氏病1997 A型流感病毒(H5N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997 输血传播病毒(TTV)?1997 肠道病毒71 流行脑炎 1998 尼帕病毒 脑膜炎、脑炎1999 A型流感病毒(H9N2)流感1999 西尼罗病毒 脑炎2003 SARS病毒 SARS2009 H1N1猪流感 流感 2010 新型布尼亚病毒(白蛉病毒属)发
10、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013 H7N9 人-禽流感2014 H10N8 人-禽流感,新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1.人类乱捕杀野生动物:每年都能从动物中分离出23种新的病毒。有的能引起人类感染。2.新开农田:草体改农田,带病毒的节肢动物把病毒传给人。3.便捷交通:有利于传染病的播散4.世界都市化:1950年全球千万人口的城市仅2个,2000年增至24个。5.气候变暖:可能影响传染病的进化和传播。动物、虫媒迁移。6.再造森林:森林增加致鹿的数量增加,莱姆病增加。,新发传染病的几种类型,1某些传染病原来可能不存在,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即是出现对人类致病的新的病原体,并引致新的疾病,如艾滋病等。
11、2对有些病原微生物原有所认识,而发生变异后出现新的型别,因此出现新的症状或加重症状或病原诊断变化,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O139群霍乱等。,3可能在人间早已存在,但并未被人们所认识,近来才被发现和鉴定的传染病,如军团病、莱姆病、丙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4一些疾病早已在人间存在,并被人们所认识,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近来因发现这些疾病的病原体被确认为传染病,如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毛状T细胞白血病、消化性溃疡病等。,5此外,是一种相对的“新”的概念,即一种传染病早已在一些地方流行并已被人们所认识,当它发生在新的地方(以前没有发现的地方),也会认为它在这个地方是一种新的传染病,如
12、西尼罗病毒病和猴痘在美国发生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新发现的各种病毒性肝炎人-猪链球菌病新发现的各种出血热O157:H7 出血性肠炎莱姆病O139霍乱人禽流感克-雅氏病,几种新发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SARS,2003年新春伊始,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新春的喜悦之中时,一种罕见的传染病已悄无声息地在神州大地肆虐,中国的广东、香港、北京等地相继暴发了历史上从来未发生过的一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广东省发病高峰为2003年2月上中旬,主要集中在广州市。经回顾性调查,从2002年11月中旬开始,广东局部地区发生过少数类似病例。,SARS,2003年,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
13、32个国家和地区。7月13日美国报告最后一例疑似病例后,没有新发病例及疑似病例。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10.87%。中国内地波及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全球90%的病例在中国(大陆与香港)。,SARS,医护人员中的非典感染人数中国累计达1,002例,约占非典患者总数的18.9%。据统计,非典死亡人数中13 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北京的医务人员感染中,护士感染占48.8。,SARS,2003年3月1
14、2日WHO因SARS发出有史以来首次全球性警报。与我国建交的160个国家中,有123个国家对我国入境人员进行入境口岸检查,有39个国家不签证。北京于2003年6月24日被WHO宣布双解除2003年SARS暴发所造成的全球损失估计为110亿美元。中国控制SARS活动的直接费用估计约50亿人民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猪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症状:有发烧,食欲下降,跛行,不由自主的转圈等神经症状,呼吸因难,急性病例常突然死亡。病理变化:主要有脑膜炎,心内膜炎,心肌炎,关节炎和肺炎。,人-猪链球菌感染,猪链球菌有35个血清型,具有复杂的生化特性和抗原特性,正常菌
15、群;条件致病菌;致病菌。毒力最强的依次为2型、1型、9型和7型。除感染猪外还能感染人、马、猫等,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及突发性死亡。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2型。,人-猪链球菌感染概况,自1968年荷兰首次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病例以来,已有200多人因感染猪链球菌死亡1968-1984年荷兰有30人感染;1984-1993年香港有25人感染;1998年江苏省在猪群暴发猪链球菌病期间有25人感染发病,14人死亡;2003年在英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克罗地亚、泰国都有人-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道。,人-猪链球菌暴发疫情,2005年6-8月,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5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2例,
16、临床诊断117例,疑似46例。这些病例中,死亡37例。,人-猪链球菌病,是一种重要的职业性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病人均为接触过病猪肉的人群,以及打猎者。病原菌主要通过伤口或经口感染人。我国江苏、四川发生的猪链球菌病流行导致50余人死亡,教训惨重。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注意与临床表现相似的猪瘟、伪狂犬病、水肿病等区分,并注意自我防护。,人-禽流感感染,禽流感?,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人畜共患疾病。禽流感病毒于1900年发现,至1955年被成功分离,并被确认为甲型流感病毒。现知主要感染鸡、鸭、水禽和候鸟等。其中H5和H7亚型可引起家禽流感流行和死亡。在历史上多次暴发禽流感,
17、包括最严重的1983年美国和1995年墨西哥的两次大暴发中,均未见有关禽流感感染人类的报道。,人-禽流感感染,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在我国或香港又发现H9N2、H7N9、H10N8感染人的病例、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人-禽流感感染,从2003年开始,禽流感相继在欧洲、东南亚等数个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造成数百万只鸡被捕杀,荷兰、越南和
18、泰国还出现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有数名感染者死亡。2003年,中国大陆地区出现第一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至2012年底,大陆共报告H5N1禽流感病例42例,死亡27例,禽流感病毒和人类易感的病毒有哪些类型?,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I-N9)。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1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H3和N1、N3亚型易感直到1997年香港禽流感事件以及1997年内地和香港H9N2禽流感感染人的事件发生后,又增加了新的亚型H7、H9、H10,人-禽流感感染情况,年份,地点,型别,感染人数
19、,死亡人数,香港 H5N1 18 6 中国内陆 H9N2 香港 H9N2 22000 荷兰 H7N7 83 1 越南 H5N1 267 382004 泰国 H5N1 29 142013 中国 H7N9 150 492014 H10N8 2 1,禽流感的病原体,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H7N9)。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H5N1)。,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