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疾病.ppt
《胆道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道疾病.ppt(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胆道疾病,外科学 Surgery 第8版 第四十章 P446,胆 道 疾 病,应用解剖,胆道系统的应用解剖:包括肝内、肝外胆管,胆囊及Oddi括约肌,起源于毛细胆管,终末与胰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外有Oddi括约肌围绕。肝内胆管:起自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肝段叶胆管及肝内部分左右肝管。肝外胆道:左右肝管和肝总管、胆总管、胆囊、胆囊管。,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左肝管细长:2.5-4cm,与肝总管夹角90右肝管粗短1-3cm,与肝总管夹角150左右肝管在前,左右肝动脉居中,门脉在后左右肝管汇合点最高,门脉分叉点很低,肝固有动脉分叉点最低副肝管或迷走胆管手术时注意,胆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
2、长 79cm,直径 0.60.8cm 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手术在此进行:探查、取石、分流、内引流 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十二指肠壁内段:与主胰管汇合成Vater壶腹,壶腹周围有Oddi括约肌,使十二指肠粘膜隆起,控制和调节胆总管和胰管的排取,防止十二指内容物返流。,肝内胆道系统,胆囊:囊性器官,储存胆汁。大小:长8-12cm,宽3-5cm。分底、体、颈。Hartmann袋:颈上部扩张,结石滞留处。胆囊管:胆囊颈延伸而成。内有螺旋瓣,称为Herister瓣。与肝总管汇合的方向及部位。对胆囊切除的意义。,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脏下缘,胆道手术易付损伤的区域;胆囊淋巴结的位置及意义:胆囊动脉及
3、胆囊管胆总管的血供:胆囊的淋巴引流:胆道系统的神经纤维:迷走神经:胆心反射;胆心综合征 交感神经:,胆管的血供(9.10.11.12),胆总管直径0.6-0.8cm,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胆囊动脉.肝右动脉.副右肝管穿过极易发生误伤的区域,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 胆汁的生成、分泌和代谢:胆汁量:800-1200ml 作用:乳化脂肪,促进维生素吸收,中和胃酸,刺激肠蠕动,抑菌及毒素。胆汁分泌的调节:神经及内分泌调节,药物,食物。胆汁的代谢: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胆囊、胆管的生理功能 胆囊:浓缩储存胆汁;排出胆汁;分泌功能。胆管:分泌黏液参与胆汁的形成;输送胆汁至胆囊和
4、十二指肠。胆血返流:胆道压力高于20mmHg;胆道梗阻 及“T”管造影时,胆汁分泌:800-1200ml/日胆汁功能:乳化脂肪,抑制内毒素,刺激肠蠕动,中和胃酸分泌调节:神经内分泌胆汁代谢:胆汁酸、胆固醇、胆色素、磷脂酰胆碱肠肝循环,生理功能(分泌.贮存.浓缩.输送胆汁),B超首选放射学核素扫描 肝功不好亦可用胆道镜检查十二指肠引流 一般不用,特殊检查,胆道特殊检查,超声检查 诊断胆道结石: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鉴别黄疸原因:根据胆管扩张、部位和程度;定性和定位。诊断其他胆道疾病:胆道蛔虫,先天畸形,肿瘤等。术中B超检查。,腹部平片:鉴别口服胆囊造影:为B超取代静脉法胆道造影:已少用经皮肝穿
5、剌胆管造影(PT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术中及术后胆管造影,放射学检查,放射学检查 腹部平片;口服造影法;静脉法胆道造影;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MRI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术中及术后胆道造影:术中及“T”管造影,核素扫描胆道镜 术中:结石、肿瘤、狭窄 术后:取石、冲洗、止血、扩张十二指肠引流:一般不用,胆道畸形 胆道闭锁;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石病 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感染 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道疾病常见并发症 胆囊穿孔
6、;胆道出血;胆管炎性狭窄;胆源性肝脓肿;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胆管损伤胆道肿瘤 胆囊息肉和良性肿瘤;胆囊癌;胆管癌,胆道疾病,胆道畸形,概念:Congenital biliary atresia 先天发育障碍,新生儿,胆道梗阻,女男病因:先天发育畸形,空化不全;病毒感染,上皮毁损,纤维化。病理:闭锁、狭窄 完全闭锁型;近端胆道闭锁;远端闭锁型,胆道闭锁,临床表现 黄疸:1-2 W出现,大便、尿、皮肤、凝血功能。营养及发育不良:3-4月,贫血、发育迟缓、反应迟钝。肝脾肿大:进行性加重,2-3个月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 出生后1-2月,黄疸,陶土样大便,肝肿大;十二指肠引流无胆汁;BUS检
7、查;99mTc-EHIDA扫描肠内无核素显示;ERCP 或 MRCP。,治疗 手术治疗是唯一途径。手术方式:胆囊或胆管与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肝门空肠吻合术;肝移植。围手术期:改善营养与肝功 控制感染与出血 防止水电紊乱及酸碱平衡 抗生素预防感染 发现及治疗并发症。,分型,三联征:腹痛、腹部包块、黄疸,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曾称之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因:先天性胰胆管合流异常;先天性胆道发育不良;遗传因素。,病理:部位和形状 型:囊性扩张;型:憩室样扩张;型:胆总管开口部囊性脱垂;型:肝内外胆管扩张;型:肝内胆管扩张。临床表现 腹痛:间歇发作,右上腹部 包块:囊性包块
8、黄疸:加深、加重、触痛、畏寒、发热,诊断 胆道三联症 可疑者:BUS、PTC、ERCP、MRCP治疗 手术治疗;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型吻合;囊肿-胃肠道吻合。,胆石病,基本成因:胆汁成份和理化性质改变,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易沉淀析出,结晶促成核因子,分泌大量粘液、糖蛋白胆囊收缩功能,胆汁淤滞,胆囊结石,静止性胆囊结石20%-40%终生无症状胆绞痛消化不良,临床表现,急、慢性胆囊炎Mirizzi综合征胆囊积液继发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囊十二指肠瘘胆囊癌变,并发症,治 疗,手术切除为首选溶石体外震波碎石,胆囊无功能或萎缩结石直径2-3cm合并糖尿病、且已控制者老年人和(或)有心肺功能障
9、碍,无症状胆囊结石手术指征,优点:创伤小,痛苦轻,干扰少,恢复 快,住院短,瘢痕小。禁忌:胆囊癌变合并原发性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腹腔内严重感染、腹膜炎腹腔广泛粘连合并妊娠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肝外胆管结石 原发性、继发性 成因:胆道感染外源性-葡萄糖醛酸酶水解非结合胆红素析出,与钙结合胆红素钙,胆囊管梗阻继发感染引起肝细胞损害胆源性胰腺炎,病理变化,有无梗阻及感染Charcot三联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以手术治疗为主三原则:术中尽可能取尽结石解除胆道狭窄和梗阻保持胆汁引流通畅,治疗原则,病因复杂病理改变严重:狭窄、
10、炎症、癌变症状不典型B超、CT、ERCP手术治疗三原则,肝内胆管结石,急性结石性胆囊炎(95%)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5%),急性胆囊炎,病因: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女性多表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放射右肩背 影像学检查:B超,WBC治疗:最终治疗手术 手术时机:发病48-72h以内非手术治疗无效,且恶化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胆囊切除,胆囊造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因:多种因素,不明,缺血,男性多表现:重危病人,严重创伤后,长期TPN治疗:手术,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70%-95%合并胆囊结石表现不典型,消化不良症状B超示壁增厚,排空功能,结石影有胆石者手术切除无胆石者应慎重,保守治疗,慢性胆囊炎,
11、病因:胆管结石(76-88.5%)胆道蛔虫 胆管狭窄 胆管、壶腹部肿瘤,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亦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理:胆管完全梗阻+化脓性感染 胆压 胆小管破裂 脓性胆汁逆流 大量细菌、毒素进入肝静脉 体循环 全身化脓性感染,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Reynolds五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血压下降-Shock、中枢神经抑制诊断:五联征、B超、血象 或T39C,P120次/分,WBC20109/L,治疗:原则:紧急手术解除胆道梗阻,通畅引流,及早有效地降低胆管内压力术前准备:广谱足量抗生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恢复血容量,保证血管良好灌注和氧供 降温,支持治疗
12、手术:简单有效,目的在于抢救病人生命非手术置管减压引流:PTCD、ENBD,第六节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是一种特发性淤胆性疾病。胆管弥漫性炎症,广泛纤维化增厚和胆管狭窄是本病的病理特征。胆管病变可为均一性、节段性或不规则性。病变可侵犯整个胆道系统,以肝外胆管病变明显,胆囊一般不受侵犯。并逐渐发展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衰而死亡。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肠源性感染、病毒感染、中毒等因素有关。合并肠道炎性疾病者常见,约5070病人合并有溃疡型结肠炎。另外,还可合并有腹膜后纤维化,胰腺纤维化、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道 疾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