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ppt
《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ppt(8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膳食营养与慢性疾病预防,一、肥胖,定义:判断肥胖的常用指标:BMI:国际标准:18.524.9 我国标准:18.523.9 腰围:男性94cm,女性80cm 腰臀比:男性0.9,女性0.8 理想体重和肥胖度:,中心性肥胖,肥胖,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2、不良进食习惯:进食能量密度较高食物 不良的进食行为-食物块大、咀嚼少、进食速度快;吃甜食频率多、非饥饿状况下看见食物或看见别人进食也易诱发进食动机、以进食缓解心情压抑或情绪紧张、边看电视边进食、睡前进食等;3、其他因素-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强度低、运动减少、生活工作压力大等,脂肪=能量剩余=摄入的能量 消耗
2、的能量肥胖发生的根本原因:摄入的能量 消耗的能量,中国人的大餐美国人的快餐,肥胖的双亲很容易喂养出肥胖的子女-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包括喜爱的食品、烹调方式,以及好静不爱活动的习惯等。,需要注意的是,肥胖的宣传教育和指导要点,广泛开展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意义的群众性宣教工作;倡导文明生活方式;饮食营养防治要点:控制总能量、脂肪摄 入量、甜食、甜饮料、烟酒;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生活规律、精神情绪稳定、加强体育锻炼等。社区健康管理重点:有肥胖家庭史者、孕期体重超重者、出生体重过大或过低者、超重者、经常在外就餐;已经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为肥胖者制订操作性强的减肥计划。,肥胖病的饮食管理,
3、1、控制总能量 能量摄入=理想体重(kg)(2025)(kcal/kg)2、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产能营养素:蛋白质20%,脂肪20%,碳水化合物60%;优质蛋白占总蛋白质的50%。减少烹调油,一天不超过25克,限甜食、甜饮料;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增加膳食纤维-500750克绿叶蔬菜和100克粗杂粮;戒烟酒;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行为;烹调方式的选择,身高(cm)-105,针对超重、肥胖者,减肥首先是为了健康,不能为了减肥而影响健康和工作能力。另外,减体重不等于减肥,减肥应该是减少体内多余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和肌肉。由于肥胖的发生是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在预防肥胖和减肥过程中,合理控制饮食
4、,科学调整饮食结构以及适量运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心脑血管疾病的膳食营养防治,什么是血压?,高血压-最致命的疾病,什么是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的病因:国际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高盐膳食、饮酒。心脑血管病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是第一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流行一般规律,(1)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呈正比;(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3)有地理分布差异。一般规律是高纬度(寒冷)地区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4)同一人群有季节差异,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5)与饮食习惯有关。人均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
5、均血压水平越高。经常大量饮酒者血压水平高于不饮或少饮者;,(6)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经济文化落后的未“开化”地区很少有高血压,经济文化越发达,人均血压水平越高;(7)患病率与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压力呈正相关,与体力活动水平呈负相关;(8)高血压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直系亲属(尤其是父母及亲生子女之间)血压有明显相关。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血压有一定的群体差异。,高血压与膳食营养因素的关系,钠(盐,即氯化钠)肥胖酒精钾钙和镁脂肪膳食纤维,高血压与盐,从维持健康的角度可以说,无盐不行,盐多有害。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有一部分人,他们对食盐(氯化钠)特别敏感,高盐饮食会使他们的血压
6、明显增高;而严格限制食盐摄入后,血压会随之下降,这种高血压称为盐敏感性高血压。调查发现,在正常人群中,有1542的成人可能属于此类高血压;而在已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盐敏感性高血压占了2874,其发病率因地区、种族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我国北方远比南方多见,老年人更易患。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对盐敏感,都是盐多造成的,但是限制食盐是所有高血压都需要的,都是有益的,都有利于降低血压或者预防并发症。,关于限制饮酒,饮酒和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相关,大量饮酒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发作。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如饮酒,建议每日饮酒量
7、应为少量,男性饮酒精不超过30 克,即葡萄酒小于100-150 毫升(2-3 两),或啤酒小于250-500 毫升(半斤-1 斤),或白酒小于25-50 毫升(0.5-1 两);女性则减半量,孕妇不饮酒。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WHO 对酒的新建议是:酒,越少越好。,高血压饮食防治原则,1.低盐饮食食盐6克或以下(保健盐问题)减少“隐性食盐”(酱油、味精、咸菜、面碱、防腐剂苯甲酸钠、碳酸氢钠)2.控制体重,避免肥胖3.适量的蛋白质,尤其是大豆蛋白。4.低脂肪(25%以下)、低胆固醇(300mg/日以下)5.增加钾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必要时额外补充)6.充足的钙、镁7.充足的维生素,可考虑补充维
8、生素C、E、类黄酮等。8.戒酒戒烟9.适当多运动(通过以上非药物措施,可以是血压下降1341mmHg),低盐软食 能量1900kcal 每日烹调用油25g 盐2g,其他值得注意的问题,1.如果不采取措施,高血压不可能自行缓解,只能越来越严重。2.发现高血压后必须看心血管科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服用药物,服用哪种药物。3.不管服用哪种药物,高血压的治疗都是终生服药的,自己随便停药、换药,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是非常危险的行为。4.劳逸结合,注意休息和主动缓解工作压力。每次非常疲劳或紧张之后,要给身体留下放松和调整的时间。5.生活要规律,娱乐要适度,预防并发症。,更多资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9、年修订版,高血脂-无声的杀手,什么是血脂?血脂为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血液中大部分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少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甘油三酯恰恰相反,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少部分是人体自身合成的。正常成人血浆脂类含量相对稳定,随食物变化,有一定的波动范围。,什么是高血脂?,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高血脂看化验单,TC:代表血浆总胆固醇,也有用TCHO代表血浆总胆固醇的。TG:代表甘油三酯:HDLC: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中低密
10、度脂蛋白胆固醇。注意:其中 HDLC是“好”的胆固醇,越高越好。,高脂血症的诊断,诊断标准P359表7-3,高血脂危害,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否则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血脂过高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发病率高,因为缺乏不舒服的感觉,往往不能及时发现,但长期不治疗会导致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等疾病并出现相应症状,后果严重。,高
11、血脂发病原因,临床上只有一部分高脂血症能找到明确的病因,例如继发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慢性病、甲状腺功能过低、肥胖症、某些药物的影响和免疫性疾病等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和由遗传决定的家庭性高脂血症。大部分高脂血症找不到明确的病因,通常认为与饮食习惯、营养因素、生活习惯等有关。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伴随经济发展、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方式改变而出现的,所以高脂血症也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病”。因此高血脂的防治也要从生活方式入手,严重的时候需要药物治疗,脂肪:糖类: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高脂血症与营养相关因素,高血脂膳食营养防治(P360),一级控制方案:二级控制方案:,饮食管理,控制能量摄入,防治肥胖减少钠
12、盐减少膳食脂肪控制单双糖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不少于30克戒除烟酒,食物选择,可用食物:富含 维生素C的食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豆类、粗粮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蛋清、瘦肉、脱脂奶等)富含n-3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海鱼)可能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洋葱、大蒜、香菇、木耳、海带、紫菜、山楂、魔芋等),禁用或少用食物,动物内脏肥肉各类高胆固醇食物甜食和纯糖类食物,注意,对防治高血脂而言,某种单一的食物即使是有用的,它的重要性也比不上调整食物的整体结构,食物的整体结构对血脂的影响更为持久和有效。,限脂肪限胆固醇饮食 能量1800kcal 脂肪占总能量的16%,冠心病,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
13、病的简称。冠状动脉是向心肌供血的专用血管,它开口在主动脉根部的主动脉窦,是动脉硬化首先侵犯的部位,而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壁变厚,管腔狭窄,血流减少,这就是心肌缺血的主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冠心病形成过程,心肌梗塞,心绞痛,心肌供血不足,正常冠状动脉,5,冠心病,临床特点及诊断心肌缺血:一旦心肌缺血,心脏就会出现:胸闷、气短、心慌、静坐改善,而上楼、爬高、负重则症状加剧。心 绞 痛:当心肌缺血达到或超过75%时,就会出现剧烈的心绞痛。心 梗(心肌梗死):因心肌供血的血管完全堵塞,心肌失去血的供应从而发生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危险因素,1、高血压2、高脂血症3、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14、胆固醇降低4、超重和肥胖5、糖尿病6、吸烟,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低聚糖蛋白质抗氧化营养成分,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冠心病,尽量做到:合理膳食;防治超重和肥胖;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二级预防:确诊冠心病后,尽量做到: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戒烟酒;适当的体力活动;合理饮食,防治超重和肥胖;合理用药;做好监测。,营养饮食原则,1.低脂肪饮食,25%,胆固醇300mg/日2.限制热量,控制体重3.戒烟酒4.适量的蛋白质,大豆蛋白5.适量的碳水化合物,限制糖和甜食6.丰富的维
15、生素,尤其是维生素E、C和叶酸,可以额外补充7.充足的矿物质,如钙、镁、钾等。8.增加膳食纤维摄入9.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10.防止情绪波动,心梗、脑卒中(P363、364),其 他,有益的补充,单纯高血黏度,大多数血黏度高的人并没有什么症状,一般都是是作化验的时候,比如查血脂顺便发现的。人的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血液过于黏稠,血流速度必然减慢,严重时可影响人体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有引发心脏病和中风的危险。不过,单纯血黏度高,没有其他血液异常,即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只是血黏度高,一般来说,没有临床意义,临床上几乎不把它看成一种病态。流动着的血液,90以上由水组成。血液黏稠度增加,一旦饮
16、水充足,体内水分得到补充,黏稠的血液便立刻被稀释。也就是说,单纯血黏度高的人,只需要喝1大杯或者2大杯水就可以把血黏度降下来。,营养与防治心血管疾病1,危险因素:1.盐的摄入量过多 2.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量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以及冠心病的死亡率呈正相关。减少总的脂肪量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常是减低患冠心病危险计划的一个合理部分。饱和脂肪酸,特别是12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是人群中血清胆固醇和LDL-C浓度的主要膳食决定因子,也是人群中冠心病危险的决定因素。3.胆固醇过多 4.酒精5.肥胖6.叶酸、VitB6(和VitB12)缺乏造成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过多 业已证高同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膳食 营养 慢性 疾病 预防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2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