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2.ppt
《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2.ppt(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肿瘤患者放疗的护理,目录,一.放射治疗的概述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流程三.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目录,一 放射治疗的概述,基本概念,放射治疗radiotherapy,使用放射线治疗恶性肿瘤偶有良性病的一种临床治疗手段,是肿瘤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放射治疗的历史事件,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1896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1902年:X线用于治疗皮肤癌。1924年:Failla首次倡导含有氡气的金属离子永久性置入肿瘤组织内,开始了正规的近距离治疗。1951年:制造了钴60远距离治疗机和加速器,开创了高能线治疗深部恶性肿瘤的新时代。1957年:在美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直线加速器,标志着放射
2、治疗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1959年:Takahashi教授提出了三维适形概念。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的出现,制造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多叶光栅,实现了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治疗学进入了从二维到三维治疗的崭新时代。,放射源及放射治疗设备,1 放射源的种类1)放出a,b,r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2)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3)产生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数、负介子束,以及其他重粒子束的各类加速器。,2.放射治疗设备1)X线治疗机:低能X线治疗皮肤、体表肿瘤。2)钴60治疗机:r射线,较体表的肿瘤和深部肿瘤。3)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各种深部肿瘤。高能电子线:表浅和偏心肿瘤。4)
3、回旋或同步加速器:高LET射线,具有Bragg峰物理特性和相对生物特性高。深部肿瘤或者其它治疗方法失败的肿瘤。5)后装治疗机:r射线,易于在组织和自然腔道内放置施源器的肿瘤部位。,快中子、质子、负介子及氦、碳、氮、氧、氖等重粒子,快中子不带电以外,所有其他粒子都带电,在组织中有一定射程,具有电离吸收峰值曲线,照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external irradiation,internal irradiation,将放射源在距离人体一定距离下对病灶进行治疗,它利用大型医疗设备如医用直线加速器、60钴治疗机或者X线治疗机产生的高能X线、射线及电子束等。,外照射,将放射源密封,直接放入被治疗的组
4、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腔内,如鼻、咽、食管、宫颈等部位进行照射,叫组织间放疗,和腔内放疗,又称近距离治疗。,内照射,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4R 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亚致死性损伤三个小时完成修复,潜在致死性损伤六个小时完成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ell damage):S期最耐受,G2,M期 放射最敏感 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oxygen effect and reoxygenation):直径小于1mm的肿瘤是充分氧合的 再群化(repopulation),总之,肿瘤放射治疗学是建
5、立在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放射治疗是给予肿瘤靶区准确的、均匀的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从而在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很小的情况下根治了恶性肿瘤。,二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流程,(一)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禁忌症(二)放射治疗的基本形式(三)治疗计划与设计,(一)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禁忌证,?,基本原则,照射范围应包括肿瘤要达到基本消灭肿瘤的目的保护邻近正常组织和器官保护全身情况及精神状态良好,禁忌证,全身情况,肿瘤情况,放疗情况,曾做过放疗,皮肤或局部组织器官受到严重损害,不允许再行放疗,放疗种类,根治性放疗,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病变在治疗区域内永久消除,达到临
6、床治愈的效果,根治性放疗条件,姑息性放疗,对病期较晚、临床治愈较困难的病人。为了减轻痛苦,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而进行的一种治疗,姑息性放疗两种情况,高姑息放疗,低姑息放疗,肿瘤范围广而一般状况较好的病人,给与较高剂量放疗,达到较好疗效,一般状况较差的病人,给与较低剂量放疗,达到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止痛止血缓解梗阻。,术前放疗,抑制肿瘤细胞活性,1,防止术中肿瘤细胞种植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便于切除,3、4,控制肿瘤周围微小病灶、转移淋巴结,提高切除率,消除肿瘤伴有的炎症和溃疡,减轻症状,改善病人状态,为手术做好准备,术 中放 疗,优点,术中可以充分暴露肿瘤,在直视下确定照射范围,准确性高一次
7、性大剂量照射生物效应高且缩短了整个疗程,术后放疗适应证,手术后因肿瘤与重要器官粘连切除不彻底,病理证实切缘阳性,转移淋巴结清扫不彻底,根治性手术后复发高危病人辅助治疗,保留器官和功能的局部肿瘤切除手术后的根治性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的方式,常规分割:1.8Gy-2.0Gy/次,5次/周非常规分割 1.加速放疗(AF)1.8Gy-2.0Gy/次,2次/日,5日/周 2.大分割(低分割)放疗 2.5Gy/次以上,5次/周 3.超分割放疗(HF)1.1-1.2Gy,2次/日,5日/周,总剂量增加。4.加速超分割放疗(AHF)1.2Gy-1.5Gy/次,2次/日,5日/周,总剂量不变,模拟定位机功能,提供
8、有关肿瘤和重要器官的影响信息,用于治疗方案的验证和模拟,三维适形放疗,通过调整照射野形态、角度及照射野权重,使得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形状相一致。,三 放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一)早反应组织-快更新组织(皮肤、粘膜、骨髓、精原细胞)(二)晚反应组织-慢更新组织(脊髓、肾、肺、骨、纤维脉管系统),(一)早反应组织受照射后的表现,1 皮肤反应2 粘膜反应3 造血系统反应4 小肠、结肠和直肠反应5 睾丸和卵巢的反应,急性皮肤反应,度:干性皮炎,发生红斑、潮红、有烧灼和刺痒的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表皮脱落.度:湿性皮炎,充血、水肿、水泡形成,发生糜烂,有渗出液度:放射性溃疡,表现为灰白色坏
9、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火山口型,形成痂下溃疡,有剧痛,慢性皮肤反应,放疗后数日、数年色素沉着,脱屑,皮肤瘙痒,易受损破溃皮下组织纤维化,呈板样坚硬皮下纤维化合并感染,放射性蜂窝组织炎溃疡累计骨组织,可发生坏死性骨髓炎,放射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内在因素:一般情况、皮肤特点、照射部位、种族、营养状况、年龄等。肥胖,与反应程度呈正相关;吸烟,吸烟的患者放疗中细胞的再氧化能力降低,且尼古丁本身可引起表皮血管的收缩,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肿瘤分期,肿瘤越大,手术对周围组织损伤越大,伤口愈合越困难;年龄,年龄与反应程度呈负相关,原因可能与年龄大的患者接受化疗较少有关。外在因素:放射线能量、放疗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肿瘤 放疗 患者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