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 之古诗、文言文汇编.docx
《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 之古诗、文言文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 之古诗、文言文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之古诗、文言文汇编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古诗、文言文汇编一、诗歌鉴赏(2021上海闵行七年级期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天净沙是这首散曲的o曲中最能表现悲痛情感的词语是2 .对这首小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令前三句描绘有静有动、有声有色的九种景物,景物前的修饰语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B.整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枯藤”一句为诗眼。C.整首小令有景有人,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秋思图。D.整首小令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
2、托人。(2021上海黄浦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 .【乙】中天净沙属于=4 .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A.【甲】中两处加点的“龙标”所指内容相同,都是指王昌龄。8 .【乙】中“小桥流水人家描写的是游子思念中的故乡。C.【甲】【乙】都通过描绘富有特征的景物,烘托秋天哀伤愁恻的气氛。D.【甲】【乙】分别通过愁心”和断肠人”,直接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a(2022上海松江七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
3、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 .天净沙“是该散曲的,曲中最能表现作者哀情的词语是6 .下列对本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OA.前三句描绘的景物前的修饰语,体现了诗人的独特感受。8 .全曲有景有人,描绘的是一幅秋景图,更是一幅秋思图。C.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首句为该曲的诗眼。D.前四句写景,最后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的心情。7 .(2022上海普陀七年级期末)古诗理解。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4、1)竦峙的意思是(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A. “观”字总领全篇,诗人将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B. “水何澹澹”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C. “洪波涌起是借助想象表现了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D. 若出其中”的若”字是诗人表达主观感受的虚景。二、课内阅读8 .(2021上海普陀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贤哉,回也!一军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宋代把论语与大学孟子合称为四书”。(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饭疏食,饮水。(3)贤哉,回也!
5、出现两次,表达孔子对颜回由衷的之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反面强调。选文段画线句都写到“乐,都意在强调:面对消贫的物质生活,君子应该O(2021上海闵行七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9 .本文选自志人小说集,是南朝宋的(人名)组织编写的。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太丘舍去,去后乃至。11 .文中的
6、友人惭的原因是因为他和O(2021上海黄浦.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C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OA.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B.孔子曾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和第章都强调了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7、C.孔子自述其学习、修养和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到七十岁就能随心所欲。D.孔子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他人学习,体现他曾说何常师之有(2021上海市川沙中学南校七年级期中)阅读下列诗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甲】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选自论语为政)14 .【甲】诗作者曹操是(朝代)末年的人:【乙】文的出处论语是家经典著作。15 .解释诗文中加点词。(1)东临碣石临(2)
8、不逾矩矩16 .【乙】文主要是孔子自述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以此告诉弟子要有学而不倦的精神:【甲】诗作者写下这首诗时,己过了知天命之年,诗人笔下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从中感受到诗人渴望的雄心伟志和豪迈气概。(2022上海浦东新七年级期末)阅读下列诗文,根据要求完成小题【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乙】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刃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9、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兆,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节选自狼)17 .【甲】文出自(书名)一书;【乙】文的作者是清代(人名)18 .解释文中加点词。(1)及其家穿井穿(2)一狼洞其中洞19.翻译【乙】文中画线句。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0.从【甲】文中的宋君行为来看,宋君是个的人,从【乙】文中以狼的狡诈衬托出屠户,21.(2022上海普陀七年级期末)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狼(节选)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夏投之,后狼止而前很又至。骨已尽矣
10、,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1)选文的作者是清朝的(人名)(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中复”字表现了屠夫对狼的心理;又字写出了狼的本性。三、课外阅读22 .(2021上海普陀七年级期中)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公孙I费言事辩慧。太守奇其才、以女妻之。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乃诈称侍卒,徒步护车到洛阳。瓒为长史,尝率数十骑出行塞下,卒逢敌数百骑。乃退入空卒,约其从者:今不奔之,则死尽矣。自持两矛,杀伤数十人,左右亦亡其半,遂得兔。每闻有警,瓒
11、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志灭乌桓,擒刘虞,尽有幽州之地,猛志益盛。【注释】坐事:因事获罪。槛jiAn车:古代运送囚犯的车子。征:走远路。长史:职官名,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卒:同猝,突然。乌桓: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1)解释加点字。瓒乃退入空亭,约其从者日从:猛志益盛志:(2)对画线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OA.太守奇怪他的才能,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B.太守认为自己部下是人才,让女儿妻子到他家。(学习)C.太守对他的才能感到怪异,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D.太守认为他才能非同寻常,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3)瓒乃改容服,诈称侍卒”,是因为太守坐事槛车征,官法不许吏下亲近。还因为。公孙瓒为太守做的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年上海七年级上学期期中与期末 之古诗、文言文汇编 2021 2022 上海 年级 学期 期中 期末 古诗 文言文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3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