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docx
《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世间有风骨,其名为建安:一个时代的悲凉与慷慨建安,东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196年至220年。建安年间,群雄逐鹿,战争不断:官渡之战,曹操逆袭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火烧曹营;汉中之战,刘备占据汉中江山支离破碎,权力交接伴随着生生死死:吕布被杀,孙策遇刺,袁绍去世,刘禅出生,司马师、司马昭出生,周瑜病死,关羽被处斩都发生在这短短二十五年间。建安,是势力割据、战乱不息的时代,亦是风起云涌、慷慨悲壮的时代。这艰辛的世道,该以什么样的标识,镌入人心?注定不凡的建安,从一片乱离之中跳脱出来,摘取了一个气度卓绝的词:“风骨:建安风骨,自文心雕龙标举之后,以其遒劲刚健、慷慨多气,备受后世推崇。
2、“风骨”,从谈艺论文的用语,渐趋成为具有独特内涵的审美范畴。一千八百年前,“建安”画上了句号。此后的一千八百年间,“风骨”成为了人们仰望的星斗。建安成就了风骨。风骨亦永恒了建安。三曹与七子:邺城文学集团建安十五年,一座巍峨壮观的铜雀台在邺城拔地而起。邺城是曹操的基业所在,他在这里称霸北方,雄视中国,挟天子令诸侯。竣工庆典上,曹操率领文武群臣登上铜雀台,大摆宴席。武将比武,文人赋诗,觥筹交错,鼓乐喧天。铜雀台背后,是曹操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想要天下归心,就得有能让众心归附的威望。曹操担得起这样的威望。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以广纳贤士、唯才是用而闻名。他和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能文能武,史称“三曹”
3、,不仅在政坛占据主导,在文艺界同样是领军人物。魏文帝曹丕(历代帝王图)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团结了一大批文人学士。当时在邺城上空闪烁着文坛的北斗七星:孔融、陈琳、阮璃、徐韩、王粲、应场、刘桢,史称“建安七子”。“三曹”与“七子”,被视作建安文学的代表。铜雀台,后来不仅是曹操政治雄心的象征,也成为建安文人聚会的场所,他们在这里激扬文字,直抒胸臆,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不过,并非每个人从一开始就与曹操同心同德。陈琳,曾在大将军何进手下当主簿。官渡之战时作为袁绍檄豫州文,历数曹操罪状,痛骂曹操三辈祖宗,骂得曹操顿时连头疼病都不治而愈了。阮璃,是阮籍的爸爸,阮咸的爷爷,只愿与书为伍,拒绝为曹操所用。曹操见
4、几次征召不行,索性放火烧山,才逼得阮璃不得不去见曹操。孔融,名气最大,小时候是个懂得让梨的神童,长大是个说话尖酸刻薄的狂士。作为东汉旧臣,出身高贵,恃才傲物,处处与曹操作对这样一群人,曹操都能聚集在麾下,除了爱才,也不需要其他理由了。铜雀台(电视剧三国)铜雀台像一个漂浮着的仙境,俯瞰当时的大地,看到的是连年战乱,严重的饥荒与瘟疫建安文人遇到了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最坏的时代。他们适逢王权削弱、名教衰败,自由人格觉醒,文人可以随意挥洒他们的个性。然而,他们又大都亲身经历过社会动乱之苦,那些凋残破败、灾祸横行的凄惨景象,触目惊心。建安文人,在动荡中寻找着真理,在凋敝中坚守着气节。在觉醒的意识与痛苦的
5、现实的交织中,用一首首慷慨悲凉的作品,表达对政治理想的憧憬、对民生疾苦的忧患、对人生价值的思索。慷当以慷,忧思难忘有“七子之冠冕”之称的王粲,曾度过十余年的流离生活。悲惨的生活见闻,在卓越的文采的调遣下,成就了许多优秀的诗篇。七哀诗刻画了一幅文字版的流民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曹操蒿里行也有这样的现实主义手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沉重的社会现实之下,建安文人不甘以文士自居,同时抱有救世济民的政治理想。曹丕有“救民涂炭”之志,曹植怀抱“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之愿。刘桢“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陈琳“建功不及时,钟鼎何所铭”,壮志之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间 风骨 其名 建安 一个 时代 悲凉 慷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