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能耗建筑政策重要内容汇编.docx
《超低能耗建筑政策重要内容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低能耗建筑政策重要内容汇编.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超低能耗建筑政策重要内容汇编中材绿建(山东)建筑节能技术有限公司2022-8-10目录中央、国务院.28:七B国资委31生态环境部31国管局32中国银保监会32北京市33上海市37天津市42重庆市45河北省47石家庄市52唐山市55衡水市55承德市56保定市56高碑店市58沧州市60张家口市61邯郸市63邢台市64秦皇岛市66廊坊市67山东省68济南市71白岛rh.731177JIJ.”.”.”.”.”.”.”.”.”.”.”.”.”.”.*”.*”.*”*”.*”.”.”“”.*,.*,.*,.*“”.*,.”.”.”.”.”.”78泰安市79临沂市80湖北省80武汉市80襄阳市82宜昌市8
2、3荆州市83石首市83湖南省85株洲市88河南省88郑州市92焦作市94南阳市94江苏省94南京市96苏州市96无蜀市97泰州市.,“,“,“.“,“,“,.,.,97连云港98海门市.“.99浙江省10O杭州市“.,.*.,.,.100温州市101绍兴市101安徽省103福建省104厦门市105江西省105南昌市105上饶市106由西省106太原市111晋城市112内蒙古自治区112包头市113黑龙江省115吉林省117辽宁省118沈阳市118大连市118营口市120陕西省120西安市122宁夏回族自治区124新9国维吾尔自治区127乌鲁木齐市127西藏128广东省128深圳市130东莞市1
3、33中山市134佛山市135惠州市135湛江市136清远市137河源市138广西壮族自治区138海南省140海口市142三亚市143四川省144成都市144mkiiiSi附录2:石家庄市关于加快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154附录3:湖北省石首市关于推进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163附录4:荷泽市关于薄泽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的实施意见169附录5:江苏省关于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180各地政府激励政策具体内容中央、国务院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实施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
4、和行动。规范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鼓励建设绿色农房。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开展绿色建筑、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医院创建行动。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政策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
5、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发展绿色农房。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加强适用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持续推动老旧供热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住建部2022年1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
6、右;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行规划明确要求:提升工程建设标准水平,完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及评价标准,编制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标准。2022年3月11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要求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规划要求: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引导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制定更高水平节能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建设,推动零碳建筑、零碳社区建设试点.在其他地区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
7、、零碳建筑建设示范.推动农房和农村公共建筑执行有关标准,推广适宜节能技术,建成一批超低能耗农房试点示范项目,提升农村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室内热舒适环境。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争取落实财政资金、价格、税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对高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绿色农房等给予政策扶持。2022年3月11口,住建部发布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研究零碳建筑、零碳社区技术体系及关健技术,开展高效自然通风、混合通风、自然采光、智能可调节围护结构关键技术与控制方法研究,研究零碳建筑环境与能耗后评估
8、技术,开发零碳社区及城市能源系统优化分析工具。2022年5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四)加强低碳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鼓励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与设备产品研发创新,持续完善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研究既有建筑最大化利用等城市更新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建筑电气化等建筑低碳关键技术,合理利用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余热资源,大力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技术。鼓励绿色建材、低碳技术等在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五)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性能标准指标,提高安
9、全标准指标,合理确定节能、室内外环境质量、无障碍、适老化等建筑品质指标。完善抗震设计标准,研究制定工程抗震鉴定和加固标准、匚程减震隔震等抗震新技术应用标准.研究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标准,完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及评价标准.编制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相关标准。2022年6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要求:(六)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ho2
10、030年前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加强节能改造鉴定评估,编制改造专项规划,对具备改造价值和条件的居住建筑要应改尽改,改造部分节能水平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地级以上重点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统计分析,逐步实施能耗限额管理。加强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运行调适,提升设备能效,到2030年实现公共建筑机电系统的总
11、体能效在现有水平上提升10%o国资委2021年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升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全面推行绿色建造工艺和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材减量化、循环化利用,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生态环境部2022年6月IOH,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十)推进城乡建设协同增效。优化城镇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建筑总规模,加强建筑拆建管理,多措并举提高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稳步发展装
12、配式建筑,推广使用绿色建材。推动北方地区建筑节能绿色改造与清洁取暖同步实施,优先支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利用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建筑供热、制冷及生活热水等用能需求。鼓励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等过程中同步实施建筑绿色化改造。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更新和微改造,推进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合理控制城市照明能耗。大力发展光伏建筑咻化应用,开展光储直柔一体化试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统筹考虑减污降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国管局2021年11月19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
13、委员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严格控制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合理配置办公用房资源,推进节约集约使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对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鼓励大型公共机构建筑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公共机构积极申报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定期开展运行指标与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指标比对。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加快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中国银保监会2
14、022年5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六)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支持城市发展的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商场、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绿色建造示范工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等领域,大力支持气候韧性城市建设和气候投融资试点。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发展能效信贷、零售类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投资绿色债券,妥善开展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鼓励银行保险机构积极稳妥参与碳市场建设,加强前瞻性研究和碳金融业务模式研究,防止
15、一刀切”和运动式”减碳。北京市2016年10月9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北京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提出三年内将建设不少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建筑目标,三年内建设不少于30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建筑。社会投资的项目由市级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资金,被认定为第一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10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第二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8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第三年度的示范项目,资金奖励标准为600元/平方米,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
16、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财政厅等3个部门在2017年6月30日颁布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的奖励资金标准根据示范项目的确认时间进行确定:2017年10月8日之前确认的项目按照IOoo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3000万元;2()17年10月9日至2018年10月8日确认的项目按照80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500万元;2018年10月9日至2019年10月8日确认的项目按照600元/平方米进行奖励,且单个项目不超过2000万元。2019年8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发局出台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19年度绿色发展资金
17、支持政策,对超低/近零能耗建筑等示范项目给出了具体奖励标准:为了通过示范项目的引领作用,推动开发区内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对评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的项目给予100元/平方米的区级配套奖励,单个项目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在项目确认为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且建成并通过北京市组织的专项验收后拨付奖励资金。2020年2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和措施,文件提出:市住建委将会同市财政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研究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并探索研究十四五期间超低能耗建筑发展方向,组织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调度,跟踪本市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18、,为全面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总结经验。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十四五时期建筑高质量发展(含绿色生态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工作H标及实施措施;(2)继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一是会同市财政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研究北京市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向市政府请示后实施。二是跟踪本市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确保示范效应。(3)开展北京市外墙外保温系统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针对超低能耗建筑围护结构组成材料性能指标、构造方式、使用情况等情况开展专题调研。2021年4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3.0版)的通
19、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3.0版),文件中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园区实施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坚持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对2021年实现零碳排放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或园区给予50万元奖励。2021年5月,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在总分为100分的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评审内容和评分标准中。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且超低能耗面积不低于5万平方米的项目得15分。项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50%,且超低能耗面积不低于10万平方米的项目,以及
20、总面积低于5万平方米,全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的项目得20分。2021年6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加强腾退空间和低效楼宇改造利用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试行),老旧厂房改造和产业园区内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的比例安排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资金,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改造范围包括对建筑本体、照明、空调和供热系统实施节能低碳改造,使用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打造超低能耗建筑,2021年12月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北京市抗震节能农宅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方案要求:申
21、请实施抗震节能建设的农宅建成后必须符合以下建设标准。抗震方面应符合8度设防要求,参照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计施工规程(DB11/T536),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JGJI61-2008)执行;节能方面应符合外墙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0.45W(m2k),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不大于2.7W/(m2k)。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不应低于Bl级。鼓励进行超低能耗和装配式农宅建设。2022年3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制修订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标准。落实建筑节能减碳工作方窠,新建政府投资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加强公共建筑电
22、耗限额管理。力争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50万平方米、完成750万平方米非节能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2022年4月12日,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住建委副主任、-级巡视员冯可梁介绍,“十四五期间,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落实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开展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推广绿色建材应用,2022年力争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15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75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2022年6月14H,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2年6月
23、14日至2022年6月20日。以下为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关于超低能耗建筑的部分内容:十四五”时期北京建筑业发展主要指标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研究建筑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储能与高效利用技术;加快编制修订公共建筑和农宅节能设计标准;推广新型低碳节能建筑保温墙材,推广使用高能效建筑设备.制定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减碳工作方案,完善本市超低能耗建筑政策体系。城镇新建居住建筑全面执行第五步节能80%设计标准。新建政府投资办公建筑、养老建筑、幼儿园及学校教学、办公、宿舍楼按照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在商品住宅建设中鼓励实施超低能耗建筑;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地区和功能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能 建筑 政策 重要内容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7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