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ppt(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病房中,24床陈爹爹,83岁,因气喘、呼吸困难急来院就诊,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查动脉血气,氧分压51mmHg,二氧化碳分压(PaO2)35mmHg,医生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急性呼吸衰竭。,导学案例,请思考:你是患者的责任护士,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概 述,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简称呼衰,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诊断依据,动脉血气分析可作为诊断的依据,即在
2、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O2)高于50mmHg,无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性心排血量降低因素,即为呼吸衰竭,分类,(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可分为:型呼吸衰竭(缺氧型):仅有缺O2(PaO250mmHg)。见于肺泡通气不足。,分类,(2)按发病机制分类可分为:泵衰竭肺衰竭(3)按发病急缓分类: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1)气道阻塞性病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症哮喘等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发生呼吸衰竭。2)肺组织病变:肺炎、肺气肿、肺水肿等因
3、肺泡减少、有效弥散面积减少,肺顺应性减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缺氧或合并二氧化碳潴留。,病因,3)肺血管疾病:肺栓塞、肺血管炎肺等可引起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或部分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呼吸衰竭4)其他:胸廓与胸膜病变、神经肌肉疾病均为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病因,发病机制,1)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病机制: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是低氧血症最常见原因。,发病机制,1)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病机制: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肺水肿、肺泡萎陷等引起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O2降低。氧耗量增加:发热、寒战、抽搐和呼吸困难均可增加氧耗
4、量,使肺泡氧分压下降。正常人借助增加气量以防止缺氧。故通气功能障碍的病人,在氧耗量增加时则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发病机制,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3)对呼吸的影响4)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5)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时因某些突发的致病因素,如严重肺疾患、创伤、休克、急性气道阻塞等,引起肺通气或换气功能迅速出现严重障碍,在短时间内导致的呼吸衰竭。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病人生命。,病因,肺通气或(和)换气功能障碍:急性呼吸道阻塞性病变、重度或危重哮喘、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肺水肿、肺血管疾病、胸廓外伤或手术损伤、自发性气胸等。呼吸中枢受抑制:急性颅内感染、颅脑损伤
5、、脑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梗死)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受损引起通气不足: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及颈椎外伤等。,【护理评估】,健康史:1.询问病人有无严重肺部疾患,有无外伤史2.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3.有无精神神经症状4.有无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循环系统表现5.是否进行过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等。,护理评估身体状况,主要是低氧血症所致的呼吸困难和多器官功能障碍(1)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最突出的表现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均可发生变化。最初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病情加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收缩加强,上呼吸道梗阻呈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呼吸中枢受抑制所致的呼
6、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如陈-施呼吸、比奥呼吸等。,(2)发绀:是低氧血症的典型表现。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氧分压50 mmHg时,可在血流量较大的部位如口唇、指甲、舌等处出现发绀;严重休克,末梢循环差的病人,即使PaO2正常,也可出现发绀,称作外周性发绀,而由于SaO2降低引起的发绀,称作中央性发绀,发绀还受皮肤色素及心功能的影响。,(3)精神神经症状:急性呼衰可迅速出现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抽搐等症状。当有CO2潴留时,开始病人常表现出兴奋症状,如多汗、烦躁不安、夜间失眠而白天嗜睡(昼夜颠倒)、甚至谵妄现象。随着CO2潴留的加重,引起呼吸中枢抑制,发生肺性脑病,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
7、、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4)循环系统表现:早期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严重低氧血症、酸中毒可出现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5)其他:可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浆尿素氮升高;尿中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和管型。上消化道出血多与胃肠道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有关。若及时治疗,随缺O2和CO2潴留的改善。上述症状可消失,心理-社会状况,急性呼吸衰竭是因为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严重症状。需评估病人有无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有无濒死感等。评估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病人关心程度、经济情况等。,(1)动脉血气分析 为最重要的指标。根据PaO2和Pa
8、CO2判断有无呼衰及呼衰类型。pH可反映机体的代偿情况,有助于对急性呼吸衰竭的判断。当PaCO2升高、pH正常时,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若PaCO2升高、pH7.35则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辅助检查,(2)肺功能检查 有助于判断原发疾病的种类和严重程度(3)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肺CT和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有助于对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的判断。,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主要措施,基本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常的前提下,迅速纠正缺O2和CO2潴留和酸碱失衡所致的代谢紊乱,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积极处理原发病或诱因,配合适当的支持疗法,维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预防和治疗并发症。,(1)保持呼吸道通
9、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主要包括:昏迷病人有气道阻塞症状时,应取仰卧位,头后仰,托起下颌打开口腔。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异物。,若以上方法无效,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简便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为建立人工气道的常用三种方法,后两者属气管内导管。简便人工气道主要有口咽通气道、鼻咽通气道和喉罩,是管内导管的临时替代方式。气管内导管是重建呼吸通道最可靠的方法。,若病人有呼吸道痉挛,需静脉给予支气管扩张药物。,托颌法,喉罩,(2)氧疗(3)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1)呼吸兴奋剂: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前提是保持气道通畅,否则会促发呼吸肌疲劳而加重CO2潴留。常用的呼吸兴奋剂有尼可刹米、洛贝林。尼可刹米能增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衰竭 病人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