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1.ppt
《急性呼吸衰竭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呼吸衰竭1.ppt(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1、呼吸衰竭的定义、分类、原因、机制2、呼吸衰竭的观察3、呼吸衰竭的处理,定义,呼吸功能不全(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是指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时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呼吸衰竭(resoiratory failure)指呼吸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动脉氧分压(PaO2)须低于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O2)高于50mmHg,并进而引起一系列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正常人在静息时的PaO2随年龄增长而略有下降,因此老年人的PaO2常
2、偏低PaO2=(13.3-0.043年龄)0.66 7.5mmHgPaCO2的正常值为(405)mmHg,极少受年龄的影响,呼吸衰竭的定义表明,呼衰的确认必须依靠实验室的血气分析,但是也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有无导致呼吸衰竭的相关病因和病史共同考虑。将PaO2低于60mmHg作为呼吸衰竭的确认标准,是因为病人通常在PaO2低于此水平后开始出现症状,且血红蛋白S形氧离曲线的平坦段和陡直段的分界点也恰位于60mmHg,即低于60mmHg后,氧饱和度随PaO2 降低将迅速下降。,呼吸衰竭的分类,1、按照血气分析:低氧血症型(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型)2、按照发病机制:通气障碍型和换气障碍型3、根
3、据发病速度和病程长短: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4、按照发病部位:中枢型呼吸衰竭和外周性呼吸衰竭上述四种分类方法各有其理论和实践意义,临床上常综合考虑,以求达到对临床更确切的指导价值。,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一)肺泡通气不足 1、限制性通气障碍:呼吸肌损伤、呼吸中枢和周围神经受损、肺顺应性降低、胸廓顺应性降低 2、阻塞性通气障碍:大气道阻塞、小气道阻塞(二)肺换气障碍1、弥散障碍:肺泡膜面积、弥散距离增加、弥散时间缩短2、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3、肺内解剖分流增加:,大气道阻塞(胸外)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负压吸入,吸气压力低于大气压,狭窄处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导致气道受压,狭窄加重,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呼吸衰竭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