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16种急救药品使用规范.ppt
《规定16种急救药品使用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定16种急救药品使用规范.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12/26,1,2023/12/26,1,温州市规定16种急救药品使用规范,2023/12/26,2,2023/12/26,2,温州市急诊医学质控中心文件温急控字20141号关于更换温州市抢救推车常备药品通知二O一四年一月十八日,肾上腺素针Adrenaline去甲肾上腺素针Noradrenaline异丙肾上腺素针Isoprenaline多巴胺针Dopamine多巴酚丁胺针dobutamine 西地兰/毛花洋地黄甙针Lanatoside利多卡因针Lidocaine胺碘酮/可达龙针Amiodarone阿托品针Atropine10硝酸甘油针Nitroglycerin11速尿/呋塞米针Fur
2、osemide12氨茶碱针Aminophylline13地塞米松针Dexamethasone14 安定/地西泮针Diazepam15 纳洛酮针Naloxone16 50%葡萄糖针Glucose,2023/12/26,3,2023/12/26,3,1.肾上腺素,作用:激动心肌、传导系统和窦房结的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传导加速和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作用于骨骼肌2受体,使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减低舒张压。作用于冠状血管引起血管扩张,改善心脏供血。激活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的受体,使皮肤、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尤其是肾动脉明显收缩。激动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202
3、3/12/26,4,2023/12/26,4,临床应用:(1)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静脉注射或气管内给药,偶尔也可以心内注射。静脉注射时剂量是1mg,每23分钟一次。亦可1mg、3mg、5mg间隔23分钟给入。大剂量给药方案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但不能降低死亡率,现不主张常规应用。(2)抢救过敏性休克:能收缩血管,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过敏性休克所致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用法:0.5-1mg 皮下注射或小剂量静脉滴注。(3)解除支气管哮喘:能兴奋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哮喘。能收缩肺血管,改善其它支气管扩张剂引起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用法:皮下注射
4、,每次0.25mg0.5mg,极量1mg。,2023/12/26,5,2023/12/26,5,(4)其它:纠正体外循环后的低心排综合征。不作为休克或治疗低心排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仅在应用了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而升血压效果仍不好的顽固性严重低血压时下才考虑使用。使用从小剂量开始,一般先从0.01g/Kgmin开始输注,可逐渐增加至0.20.5g/kgmin。局部给药,收缩血管以减轻结膜充血,以及控制皮肤黏膜的表面出血。加入局麻药液中可延长脊神经阻滞时间。用于治疗低血糖症,如胰岛素作用过度所致者。,2023/12/26,6,2023/12/26,6,不良反应:心悸、烦燥、头痛、血压升高及心律失常。注
5、意事项:(1)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亢及妊娠等慎用。(2)与全麻药如氯仿、环丙烷、氟烷等同用,可使心肌对拟交感胺类药反应更敏感,有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与洋地黄类合用可导致心律失常,因洋地黄类可使心肌对肾上腺素的反应更敏感。(3)酸性环境中作用降低,与碱性药物混合后失效。,2023/12/26,7,2023/12/26,7,2.去甲肾上腺素,作用:强烈的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1受体。通过受体的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血流增加。通过1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排出量增加。(但不是主要作用),2023/12/26,8,2023/12/26,8,临
6、床应用:常用于感染性休克病人,难治性低血压伴SVR降低(低排低阻型)。对有效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休克或低血压,去甲肾上腺素作为急救时补充血容量的辅助治疗,以使血压回升暂时维持脑与冠脉灌注,直到补足血容量治疗发挥作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体外循环、嗜铬细胞瘤切除等引起的低血压。治疗椎管内阻滞时的低血压及心肺复苏后血压维持。上消化道出血的辅助治疗。,2023/12/26,9,注意事项:为防止注射局部组织坏死,可用中心静脉导管方法或选择大静脉给药。注意血容量补充(根据中心静脉压)。小剂量和低浓度给药,不宜长时间持续用药,以免血管剧烈收缩,加剧微循环障碍。常规剂量:0.020.5ug/kg.min(up t
7、o 2),监测血压和尿量,调整用药速度。,2023/12/26,10,2023/12/26,10,3.异丙肾上腺素,为纯-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1和2受体均有较强大的激动作用,对受体几无作用。主要作用如下:1、作用于心脏1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和心肌耗氧量增加。2、作用于血管平滑肌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明显舒张,肾、肠系膜血管及冠脉亦不同程度舒张,血管总外周压力降低。其心血管作用导致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变大。3、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2023/12/26,11,2023/12/26,11,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短暂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8、且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无效的心动过缓、心脏阻滞和其他传导异常以及心脏移植后去神经支配心脏的患者。剂量与用法:起始剂量为0.02ug/kg.min,可逐渐增至1ug/kg.min。不良反应:增加心肌耗氧,易致心肌缺血,慎 用于冠脉供血不足者。可诱发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室速和室颤。,2023/12/26,12,4.多巴胺,15g/kg/min多巴胺样作用使肾、冠脉、脑、肠系膜血管扩张,血压 心率无明显变化肾血管扩张利 尿,小剂量,中等剂量,大剂量,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去甲肾上腺素的化学前体,既有受体激动作用,又有受体激动作用,此外还有特异性受体多巴胺受体1和受体2的作用,生理条件下具有血管扩张作用。临床
9、应用中,其作用是浓度相关性。,1020g/kg/min兴奋受体使全身动、静脉血管收缩。20g/kgmin 时作用类似去甲肾上腺素内脏血管收缩升 压,510g/kg/min兴奋受体心率升高、心肌收缩力升高、心排量升高、体循环阻力增加不明显正性肌力+扩血管强 心,2023/12/26,13,2023/12/26,13,临床应用:(1)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以中、大剂量为主)。(2)治疗心功能不全(以中、小剂量为主)。(3)因肾动脉血流减少相关的水肿(小剂量)。(4)治疗肾功能不全(以小剂量为主,现不主张用于急性肾功不全的少尿期)。不良反应:主要是剂量过大或注射速度过快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
10、肾动脉收缩所致肾功能不全。,2023/12/26,14,2023/12/26,14,注意事项,2023/12/26,15,2023/12/26,15,5.多巴酚丁胺,作用:是人工合成的儿茶酚胺类药物,通过激动受体,具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在增加心肌收缩力的同时,伴有左室充盈压的下降。对血管具有收缩和扩张的双重作用(与剂量有关),能选择性地增强心肌收缩,又无显著的心率增加,用药后心排血量增加而心肌氧耗量增加极少,在心源性休克合并心衰时似乎优于多巴胺。其增加内脏血流的作用是通过心排量增加而非作用于多巴胺受体的扩血管作用。为纠正左心衰的良药,特别是肺循环和体循环阻力升高的患者。不应做为升压药,用于容
11、量不足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的患者。,2023/12/26,16,2023/12/26,16,临床应用:1充血性心力衰竭,尤适用于慢性失代偿性心衰和严重心衰,用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表现为心排量增加,肺动脉压和肺小动脉契嵌压下降,尿量增加。2心脏手术后低排高阻型心功能不全。3急性心梗并低心排量。4感染性休克,细菌毒素、炎性介质等致心肌受损,心功能下降,在血容量补充后血压仍不能维持时。剂量与用法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常用剂量是2.5-20ug/kg.min,最大剂量不宜超过30ug/kg.min。,2023/12/26,17,2023/12/26,17,不良反应:过量时引起血压升高或心动过速。注意事项
12、:(1)特发性肥厚性心肌病、高血压、妊娠慎用。(2)房颤病人,应先用洋地黄制剂。(3)忌与受体阻滞剂合用。(4)忌与碱性药物混用。,2023/12/26,18,2023/12/26,18,微泵,微泵能将药物精确、定量、均匀、持续地泵入体内,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中,因其直观、简便、易推广及易教学等优点而发挥了重要作用。,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其应用要求做到精确、安全、有效。,2023/12/26,19,2023/12/26,19,基本公式,注射器内加入药物剂量(mg)=3(mg)患者体重(kg)计算出的血管活性药物一般均稀释至50 mL微泵速度1 m
13、L/h 即为 1g/(kgmin)3为系数,可根据不同的配药浓度,对系数进行简单衍化,以满足临床用药的需要。,20,Company Logo,20,举例,患者体重50 kg,应用多巴胺4 g/(kgmin)微泵维持。,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异丙肾等药物通常使用的剂量较小,因而常将系数3 缩小10 倍或100 倍 即药物剂量(mg)=患者体重(kg)0.3(mg)或 0.03(mg)微泵速度1 mL/h 即为 0.1g/(kgmin)或 0.01g/(kgmin)。,2023/12/26,21,2023/12/26,21,血管活性药物输注中的注意事项,2023/12/26,22,2023/12/
14、26,22,血管活性药物输注中的注意事项,2023/12/26,23,2023/12/26,23,6.西地兰,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慢传导、提高自律性。临床应用:急性心功能不全或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室上性心动过速。控制伴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成人常用量: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首剂0.40.6,以后每24小时可再给0.20.4,总量11.6。本品静脉注射获满意疗效后,可改用地高辛常用维持量以保持疗效。,2023/12/26,24,2023/12/26,24,以下情况禁用:洋地黄中毒或过敏房颤及房扑伴显性预激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
15、窦房结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若伴收缩功能不全或心房颤动仍可考虑)心肌梗死后最初6小时,以下情况慎用:低钾血症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活动期肾功能损害,2023/12/26,25,2023/12/26,25,7.利多卡因,作用:属于Ib类窄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部位是心室,对希-普纤维和心室的电活动产生影响。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迅速有效,静脉注射后1530 s即出现疗效,因而在20世纪被认为是治疗室速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最常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及洋地黄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导致的室性期前收缩和室性心动过速。仅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对
16、室上性心律失常无效。,2023/12/26,26,2023/12/26,26,用法用量:静脉注射:11.5mg/kg体重(一般用50100mg)作首次负荷量静注23分钟,必要时每5分钟后重复静脉注射12次,但1小时之内的总量不得超过300mg。静脉滴注:一般以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4mg/ml药液滴注或用输液泵给药。在用负荷量后可继续以14mg/min速度静滴维持,或以1530ug/kg.min速度微泵维持。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以0.51mg/min静滴。,2023/12/26,27,2023/12/26,27,不良反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17、引起语言不清、眩晕、嗜睡、意识改变、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昏迷及呼吸抑制等。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超量可引起惊厥和心脏骤停。,2023/12/26,28,2023/12/26,28,8.胺碘酮,胺碘酮是以类药物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胺碘酮延长动作电位时程,但基本不诱发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这是因为胺碘酮虽可延长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但不诱发后除极电位,不增加复极离散。,电生理特性-多通道阻滞;不诱发尖扭的机制,2023/12/26,29,2023/12
18、/26,29,临床应用常用作电复律的准备用药。如不能转复,可增加电复律效果;复律后维持稳定窦律。转复48h内房颤。控制房颤(超过48h)心室率。有心功能降低的重症患者,洋地黄制剂及胺碘酮可以作为首选(急性期)。急性心肌梗死伴房颤:控制室率是基本治疗,静脉应用胺碘酮减慢心率为类推荐。若华发令抗凝,INR 2.03.0,食道超声:心房无血栓,可转复。不能转复者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性室速、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和未能明确诊断的宽QRS心动过速中应作为首选。在合并严重心功能受损或缺血的患者,胺碘酮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疗效较好,促心律失常作用低。,2023/12/26,30,202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规定 16 急救 药品 使用 规范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