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张瑛).ppt
《2.0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张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规范(张瑛).ppt(2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点用能企业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JJF1356-2012,规范出台的背景,1、2007年10月28日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2006年6月2日颁布(修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3、2010年7月22日颁布 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审查制度设计背景,背景之一:借鉴计量定升级管理经验背景之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 和管理通则(GB17167)强 制性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背景之三:地方成功经验背景之四: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源计量数据 双向监管,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132号令);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
2、配备和管理通 则,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10年发布总局令第132号)第十七条“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节能减排能力建设工程。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试点和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和能力建设。突出抓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监督检查。”,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配备计量器具
3、,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开展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贯彻落实“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部门分工(国办函2011125号)“145.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配备计量器具,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开展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质检总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规范与审查制度实施依据,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方案“万家企业要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的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努力实现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质检部门要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加强对万家企业能
4、源计量器具及高耗能特种设备的配备、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节能监管。”,规范条款设计依据,节约能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规范条款设计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应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使用,计量数据管理以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等能源计量工作情况开展定期审查。,规范条款设计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
5、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正确。第六条:用能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以满足能源分类、分级、分项计量的要求。第七条: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帐,加强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规范条款设计依据,第八条:用能单位应按规定规定使用符合要求的能源计量器具,确保在用的能源计量器具的量值正确可靠。第九条:用能单位应当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数据管理制度。第十条:用能单位应当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对各类能源消耗进行分类计量、统计。第十一条:重点用能单位制订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应当以能源计量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地采取计量管理或计量改造措施。,规范条款设计依据,第
6、十二条:重点用能单位应当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工作;能源计量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定期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的培训。第十五条:用能单位应当每年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开展的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整改。,罚则,1、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节约能源法第七十四条等进行处罚。2、重点用能单位未按照规定配备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或者能源计量工作人员未能接受能源计量专业知识培训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一万以上三万以下罚款。3、拒绝、阻碍能源计量监督检查的,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予以警告,并可处一万以
7、上三万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办法和规范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能源计量审查的内容和依据;确定了能源计量审查的主体;解决了能源计量审查报告的合法性;为节约能源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处罚提供证据。,办法和规范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审查报告的有效期;未解决能源计量审查组长、审查员的资质问题。未解决能源计量工作人员的持证问题。,适用范围和对象,本规范适用于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审查,非重点用能单位的审查可参照进行。本规范所称能源,指煤炭、原油、天然气、水、焦炭、煤气、电能、热能、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生物质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电
8、能、固态能源、液态能源、气态能源、可回收利用余热等),适用范围和对象,能源计量范围包括:1)输入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2)输出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的能源及载能工质;3)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使用(消耗)的能源及载能工质;4)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自产的能源及载能工质;5)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和用能设备可回收利用的余能资源。,适用范围和对象,本规范规定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必须满足的要求,以及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的程序和方法。,规范总体内容介绍,规范的主要内容规范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规范引言、范围、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
9、。除引言外,包括13章。第二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要求。包括能源计量管理(第4章)、能源计量人员(第5章)、能源计量器具(第6章)、能源计量数据(第7章)、自查与整改(第8章)等五章内容。,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4章能源计量管理,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十一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明确能源计量工作领导、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能源计量专职岗位,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确定能源计量目标。,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5章能源计量人员,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计量管理人员,设专人负责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检定/校准、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设专人负责能
10、源计量检测数据采集、统计、分析;从事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自查、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检测(能源计量数据采集、抄表)、能源计量数据统计分析等人员应具备能源计量技术和业务能力。,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6章能源计量器具,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规定设置,并引用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相关规定,内容包括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能源计量器具使用等要求。,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7章能源计量数据,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对各种能源分门别类定期进行能源计量检测和记
11、录,规定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原则、要求和方式,将能源计量数据作为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基础和开展能源审计、能源平衡测试、能源效率限额对标、节能降耗改造等活动的依据。,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8章自查与整改,依据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设置,要求重点用能单位每年制定能源计量自查方案并组织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规范总体内容介绍,第三部分,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要求。即第9章。从为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开展能源计量监管提供技术依据的角度,对能源计量审查原则、审查组织、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结果处理等作出了规定。,规范内容总体介绍,第四部分,附录。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要求、重点用
12、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用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记录表(格式)、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报告(格式)四方面工作要求和表格样式。各种与规范相关文件。,什么是能源计量,1、能源计量是计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本质特征是关于能源量及能源使用程度的计量,使它又不同于普通的计量,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方法、特定含义、特定目的和特殊形式的计量。,什么是能源计量,2、从广义上来说,能源计量是为了确定用能对象的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而对能源及相关量的计量。用能对象可以是系统、设备、过程,甚至是微元;也可以是国家、地区、企业等行政区划或法人单位。能源利用的完善程度可以是设备效率、能效比、制冷系数,也可以是单位
13、能耗,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能耗甚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弹性系数。,什么是能源计量,3、从狭义上讲,能源计量是指在能源消费、转化等流程中,对处于各环节(包括能源生产、运输、使用、监管等各个领域)的能源数量、质量、性能等参数进行度量、测量、测试和计算。,什么是能源计量,4、它是法制计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工业计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方面它要受到法制计量的约束;能源计量的单位、能源计量器具检定、能源计量器具管理、能源计量实验室要求等涉及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约束的计量内容都必须符合计量法及其相关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能源计量在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节能措施的顺利实施、节能工艺改造的技术支
14、撑等方面也发挥了管理基础的作用。,能源计量的作用,1、帐物相符(节能基础)(企业购买的能源量与所消耗能源的量是否一致)2、对标作用(科学用能)(比较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在同行业中的先进水平)3、满足政府要求(监管依据)(为政府提供各种能源数据、统计报表;确保数据的准确可靠),如何确保能源计量的作用,软件保障硬件保障,术语和定义,1、能源计量审查 注:能源计量审查的主体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客体是重点用能单位。2、用能单位 注:本规范中,用能单位是指一个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耗能单位。,术语和定义,3、重点用能单位 定义来自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二条规定4、次级用能单位 注:次级用能单位是指
15、用能单位下属的部门、子部门等单位。主要次级用能单位是指用能量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限额的次级用能单位。5、一次能源,术语和定义,6、二次能源7、载能工质 注:载能工质本身不是能源,但取得它必须消耗能源,是生产和取得过程需要直接消耗较多能源的工质。8、能源计量器具 注:能源计量器具是以能源的量为测量对象的计量器具。,术语和定义,9、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注:能源计量器具理论需要量是指为测量全部能源量值所需配备的计量器具数量10、能源计量目标,软件保障,一、总则重点用能单位应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能源计量管理职责,加强能源计量管理,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总则,理解要点:总则是对重点
16、用能单位提出的能源计量管理的总体要求,也是重点用能单位在能源计量管理上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内容包括以下三项:1、重点用能单位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或计量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重点用能单位自身在能源计量管理上的要求,在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满足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行计量的要求。做到按章办事,总则,2、明确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人员,明确各级人员的权力和职责,做到各尽其责3、加强能源计量管理,达到确保能源计量数据真实准确的目的,软件保障,二、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 1、组织机构:应明确能源计量工作的领导,确立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设置能源计量岗位,并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
17、职责、权限和相互隶属关系。,1、组织机构,理解要点:组织机构亦可称为组织结构,通常指一个组织如企业、事业单位等,对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重点用能单位的组织机构包括:行政组织机构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1、组织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反映重点用能单位内部能源计量的管理层次、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及经营单位的构成、纵向能源计量管理的上下之间关系、横向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1、组织机构,能源计量管理组织机构的确定:1、以文件的形式来明确能源计量管理的组织 2、要明确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分管能源计量工作负责人、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和能源计量各岗位的能源计量工作的职责、
18、权限和上下隶属关系 3、要以有效的文件形式进行内部发布,以确定能源计量工作的实际分管负责人,包括能源计量主管部门及其负责人。,1、组织机构,4、要合理设置能源计量的工作岗位。能源计量岗位的设置,包括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检定/校准和维修、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等。能源计量岗位的实际工作人员应有相应的花名册以及技术档案,并在用能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1、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图的编制1、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或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应包含组织机构框图。2、组织机构设置框图应包括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和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1、组织机构,3、行政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单位行政组织结构
19、、组成部门、组织层次和行政隶属关系,用能单位的行政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 4-1)。4、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的编制应能表明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能部门和上下隶属关系,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框图(参见图 4-2)。,2、管理职责,管理职责泛指管理者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是指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中所负责的管理或工作范围和所承担的相应责任,包括完成效果等。重点用能企业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四个岗位:最高管理者、分管负责人、主管部门、能源计量岗位,最高管理者职责,1、对本单位能源计量工作负总责;2、向单位宣贯能源计量的重要性和能源计量法律法规的要求;3、组织制定能源计量目标
20、;4、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有效配置;5、决定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措施。,最高管理者,理解要点:管理职责中对最高管理者的要求是管理原则中“领导作用”的具体体现;要求规定了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和实施和活动;至少通过开展上述五项活动来证明其承诺。,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是指在用能单位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用能单位生产经营等活动的一个人或一组人。一个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开展的好坏,与最高管理者对能源计量的重视程度非常有关,所以,本规范明确了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对本单位的能源计量负总责并要求其要确保实现能源计量目标所需资源的配置,以此来保证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的开展。,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职责,1、确保按本
21、规范要求,建立、实施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组织对能源计量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自查;3、提出改进能源计量工作的建议。,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理解要点:(1)分管负责人是指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工作的分管领导,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履行组织、指挥职能。(2)分管负责人可以是组织的最高层人员兼任,也可以是组织的中层负责人,重点用能单位可根据单位规模自行确定。(3)能源计量分管负责人在能源计量管理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在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中十分重要,是单位开展能源计量工作的关键岗位。,能源计量主管部门职责,1、组织落实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工作;2、对本单位能源计量管理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确保符合
22、相关规定要求;3、落实自查活动和改进措施。,能源计量主管部门,理解要点:(1)主管部门是指重点用能单位负责能源计量管理的职能部门,在分管负责人的领导下,组织、开展、落实和协调本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能源计量主管部门,(2)能源计量管理的主管部门并非需要单独成立,用能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机构设置的实际情况,以职能不交叉为前提自主确定。(3)当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目标确定、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后,对目标及制度的执行就至关重要,能源计量的主管部门就是具体执行者。,能源计量岗位职责,重点用能单位应设置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并明确其职责,能源计量
23、岗位职责,理解要点:1、岗位泛指职位,是一个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一项或多项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责任、权力和义务的总和。2、能源计量岗位有多种形式,设置岗位的要求是原则性的,但至少应有能源计量管理、能源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和维护、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岗位。3、要按照能源计量分类、分级、分项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职责并形成文件。落实岗位责任制,将各项能源计量工作进行细化,责任到人。,软件保障,三、能源计量管理制度重点单位至少要制定以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3、能源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管理制度;4、能源计量人员配备、
24、培训和考核管理制度;5、能源计量数据采集、处理、统计分析和应用制度;6、能源计量工作自查和改进制度。,能源计量管理制度,理解要点:作用: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是重点用能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节能相关的能源计量领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具体化描述,是约束和规范重点用能单位与节能和能源计量相关的部门及成员在日常用能过程中的计量行为。,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定制度的基本要求:1、不强求建立文件化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2、要形成文件、应是授权批准发布的正式文件并是现行有效的版本。3、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可以以管理体系文件的形式表达,也可以以管理规章的形式表达等。4、制订制度可按管理事项而
25、制定,如岗位责任、部门职责分工、人员培训、能耗定额管理、奖罚规定等。5、应以有关能源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文本,作为制定的依据。,能源计量管理制度,制度的基本内容要求:1、能源计量管理职责。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针对能源计量管理事项所规定的有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要对能源计量管理的各个岗位的责任、权限、义务等作出明确规定;管理职责可在描述管理事项时反映出来,也可在描述岗位的工作职责时反映出来,能源计量管理制度,2、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应明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保存、运输、维护、使用、修理、更换、改造、封存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方式或方法,并符合审查规范的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重点 企业 能源 计量 审查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