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ppt(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中医辨治思路与探讨,一、概述,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习惯性抽搐”、“抽动障碍”。临床上以多发性、运动性抽动,伴不自主发声为主要特点,可兼有人格、行为、思维的障碍。发病年龄 以2-15岁之间,尤以5-8岁多发男女之比为39:1,二、病因,病因十分复杂,常见有以下6种:感染(继发于细菌、病毒感染之后)生化代谢 为微量元素失调与药物诱发遗传倾向环境、压力过大、过分溺爱、精神刺激围产期异常继发于其他疾病 如癫痫、脑发育不良、脑瘫,三、病机、病名探讨,(1)外感风邪风邪留恋型“风为阳邪,善行与速变”、“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气通于肝”外风引动内风可见眨眼、耸鼻、
2、咧嘴、异声、摇头 如风邪挟痰流注经络,可见颈、肩、躯干、四肢抽动,及局部肌肉不适,舌红苔薄,脉弦数。本型病人有鼻炎、咽喉部炎症,症状以局部肌肉抽动为主,1.病机探讨,患儿素体阴虚,易反复感染,伤及阴分,尤其目前竞争激烈,孩子负担过重,或望子成龙,或溺爱过份,任性好强,以致脏腑阴阳失调,阴虚火旺。症见抽动反复不愈,抽动强劲有力,烦热、躁动、秽语、暴力,夜间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2)阴阳失调,肺肾阴亏,心肝火旺,多为抽动反复发作,病久生虚,五脏失调,情绪抑郁。症见抽动虽频,但幅度不大,日久难愈,言语不多,纳食欠佳,睡眠不安,面色欠华,舌淡红,苔薄,脉弦细。凡阴阳失调者易见人
3、格、行为、思维异常。,(3)阴阳失调,心脾不足,肺脾生痰,肝失调达,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功能不足,过食肥甘,化生痰湿,痰气互结,上蒙心神,发为抽动、异声、胸闷为主。但我认为食积内滞,虽是产生抽动的原因之一,更是抽动症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食积生痰,痰食互滞,以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就造成驱邪不易,调治难以取效的后果。此类病人多为体态肥胖、面色瘀黯,日久不愈。近年来,一当食积消除,面色好转,抽动即愈。,(4)饮 食 所 伤,围产期异常是抽动发作的原因之一。中医应作血瘀对待,不需以舌脉而言。,(5)血 瘀,2.病名探讨,近代文献把本病归纳为“慢惊风”、“瘈疭”、“抽搐”、“肝风证”、“风痰证”、“
4、目连剳”本人认为,目前很难用一个单一的古代“病名”、“病症”来概括。因其症状繁多,病因复杂,包含多个疾病。比如它与感染有关,是否可与“风症”、“鼻渊”、“乳蛾”相关,乃至与“惊风后遗症”有关;若脾气急躁,情绪亢进,或抑郁(人格、行为异常),则与“癫狂”、“郁证”相关;若继发于痫证则与“痫”相关;继发于产伤、外伤与“瘀证”有关;甚至我发现很多患儿与饮食有关(多食、肥胖、瘀黯),是否与“食积痰证”有关。,四、辨证分型与治疗,1、风邪留恋型,辨证要点 以局部肌肉抽动及不适为主,多兼有咽、鼻炎症。临床易感儿、过敏体质者易见。治则 平肝祛风,镇静安神方药 自拟抽动方加减 生白芍15g 生龙齿15g 生石
5、决明15g 茯苓15g 天麻 6g 生甘草5g 地龙 10g 全蝎3g 玉金 5g 菖蒲 5g 板蓝根10g 炒银花10g 葛根 15g 制胆星5g,2、阴阳失调,肺肾阴亏,心肝火旺,辨证要点 局部肌肉抽动此起彼伏,反复发作日久 不愈为特征,兼有人格、行为异常。治则 养阴平肝,熄风安神方药 三甲复脉汤加减 制龟板10g 炙鳖甲10g 生龙齿15g 生牡蛎30g 生白芍15g 阿胶珠10g 桂枝5g 生地15g 茯苓15g 益智仁10g 天麻6g 生甘草5g 玉金5g 菖蒲5g 地龙 10g 全蝎3g,3、阴阳失调,心脾不足,肺脾生痰,肝失调达,辨证要点 抽动日久不愈,但抽动幅度不大,人 格、行
6、为、思维异常,以精神恍惚、情绪抑郁为主。治则 调治阴阳,理气化痰,祛风通络方药 桂枝龙牡汤加减 桂枝5g 生白芍15g 生甘草5g 生龙牡各30g 当归6g 葛根15g 地龙10g 全蝎3g 玉金5g 菖蒲5g 威灵仙5g 川芎6g 炒潞党6g 姜夏5g 炒柴胡5 炒枳壳5g,4、加 减,上呼吸道感染明显,症见鼻炎、扁桃体炎反复不愈者,加辛夷、焦山栀、元参、射干、蚤休;肝火偏盛者,脾气急躁、抽动偏剧者,合龙胆泻肝汤。在临床上可用夏枯草6-10g一味代替;心气不足,精神恍惚,时有不自主动作,如咬手、拉衣领者可合甘麦大枣汤:淮小麦30g,红枣30g,益智仁10g;剖腹产及产伤、外伤者当从血瘀论治,
7、可加制丹参15g,川芎6g。,饮食所伤,是抽动症久治不愈的原因之一。治疗不是简单的消食,要从过食导致气滞血瘀着手。临床上不仅可见舌苔厚腻,形体肥胖,甚至面色瘀黯,可加生山楂10g消食化瘀,柴胡5g、枳壳5g调理气机,川朴5g、槟榔5g化湿消滞,助痰瘀之消,并嘱少食肥甘,不能过食。,4、加 减,4、加 减,多动难静,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绩欠佳者乃肾气不足,髓海失养,或阴阳失调,阴不足,阳有余,需补肾益智,醒脑安神,加制首乌15g,炙龟板10g,益智仁10g,远志5g,菖蒲5g,继发于癫痫者可参照原发病辨证论治,以平肝熄风、涤痰开窍为治。,五、体会,1、外风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有50
8、%以上病人有明显感染史,尤以咽、鼻部炎症多见(风为百病之长,常挟寒热,侵犯人体,挟热者为局部炎症;挟寒者,局部肌肉不舒,在临床上不少病人久治不愈,一旦鼻咽同治,则抽动也愈。挟寒者多为贪凉之人,可见肩背部抽动而兼局部肌肉不适。),2、病机上,本病大多为虚实挟杂证,初期以实证为主,日久虚中挟实。其中之虚,多为各人的体质或病久所致,并非发生疾病的本质所在,所以在治疗上初时以祛邪为主,病久以调治阴阳,兼以祛邪。,3、对食积、痰滞、血瘀的认识,食积、痰滞、血瘀是产生多发性抽动症的病因,比如多食肥甘厚味导致生化代谢失常发为抽动,这是食滞;风邪挟痰滞流注经络出现抽动,这是痰滞;产伤、外伤诱发抽动,这是血瘀。
9、这是对食积、痰滞、血瘀的初步认识。,但从深层次来说,食积、痰滞、血瘀更能影响到抽动症的发展与预后。如过食肥甘症见形体肥胖、面色灰黯,这是过食化生痰湿,以致气机不利,瘀滞内阻,故见肥胖而面灰黯,如以单纯消食很难获效,必以消食导滞理气消瘀,加以节食。本人加用四逆散、生山楂、玉金、菖蒲渐可改观。,风邪挟痰滞流注经络是抽动症日久不愈的又一原因之一。多见肌肉抽动,局部不适之症,大多因贪凉,汗出当风,风邪挟痰滞流注经络所致,单以祛风难以取效,此时需祛风同时加以调气化瘀,涤痰通络,加用柴胡、枳壳、白芍、菖蒲、胆星、天虫、威灵仙、川芎等品方可治愈。,4、调治阴阳,本人对抽动症治疗,素以外风立论。近十年来,我发现久治不愈的病人除前面提到的食积、痰滞、血瘀之外,人体阴阳失调,风邪更易留恋难去,所以只能寻找既能调治阴阳,又能祛邪外出的药方。在伤寒论中有二方值得注意,一方是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祛邪外出,一方是桂枝龙牡汤,其中桂枝汤在外能调和营卫,祛邪外出,入里(小建中汤)则补虚易调理阴阳,加龙牡镇静,正中多发性抽动症反复发作,虚实互杂的病机,在临床上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5、本病症状十分复杂,除了多部分肌肉抽动(如眨眼、耸鼻、咧嘴、怪相、异声、摇头、耸肩、抬手、扭臀等症)外,常可兼有运动、行为、人格、思想障碍,一般来讲运动障碍与风有关;行为障碍与肝火有关;思维、人格障碍与心脾痰滞有关。,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