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ppt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ppt(7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纲 要,概述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早期诊断鉴别诊断预防与治疗注意事项,概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 佝偻病是指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使钙磷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以骨骼钙化不良为病变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典型的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和骨组织钙化不全,骨质软化,骨样组织堆积等,概述,佝偻病虽然很少直接危害生命,但因其发病缓慢而不被重视,一旦发现明显症状后,机体抵抗力已很低,容易并发肺炎、腹泻。佝偻病患儿如并发腹泻、肺炎,则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特别是胸部骨骼的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孩子的心肺功能。严重的佝偻病还会影响运动功能的发育,如坐、立、走等。运动的发育时间都可推迟,或已经会的动
2、作因患此病而使活动能力减退。因此,佝偻病对儿童的心身健康的影响是极大的。佝偻病与贫血、肺炎、腹泻已被列为儿童四大防治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的来源与代谢 维生素D来源:内源性 外源性 人类或动物皮肤中 食物 药物(VitD)7-脱氢胆固醇 植物(植物油等)动物 麦角固醇 肝、蛋黄、乳类 紫外线 胆骨化醇 麦角骨化醇 维生素D3、D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 代谢:VitD 肝 25-(OH)2D3 肾 1,25-(OH)2D3 25-羟化酶 1-羟化酶 生物活性最强 作用与效应器官(肠、骨、肾),维生素D的来源及代谢食物中摄取 皮肤紫外线照射 维生素D2 D3
3、肝(酶)25-(OH)2D3 肾(酶)1,25-(OH)2D3(具有生物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2、维生素D(1,25-(OH)2D3)的生理功能肠 促进小肠黏膜对钙、磷的重吸收;肾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提高血钙、血磷的浓度;骨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破骨细胞分化,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促进钙的沉积,使骨骼不断生长。,病因,日照不足:紫外线不能透过玻璃,婴幼儿被长期过多留在室内活动,使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足;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等可吸收部分紫外线;气候季节的影响如冬季日照短,紫外线较弱,也可影响部分内源性维生素D的生成。维生素D摄入不足:天然食物中含维生素D少。,病因,生长速度快
4、,需要量增加:如早产或双胎生后生长发育快,需要维生素D多而体内贮存量不足;婴儿早期生长速度较快,也易发生佝偻病。疾病因素: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D吸收,肝、肾严重损害可致维生素D羟化障碍,1,25-(OH)2D3生成不足而引起佝偻病。,病因,药物影响:抗惊厥药可使肝细胞微粒体的氧化酶系统活性增加,使维生素D分解增加。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母妊娠期缺乏,早产,双胎等。,发病机理,维生素D缺乏 肠道吸收钙磷减少 血钙降低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 甲状旁腺尿磷排出增多 PTH分泌增加 PTH分泌不足 破骨细胞作用增强 骨钙不能游离低血磷 骨重吸收增加 血钙降低钙、磷 血钙正常或降低 手足搐搦症骨矿化受阻
5、骨样组织堆积 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多见于婴幼儿,特别是小婴儿。主要表现在生长最快部位的骨骼改变,并可影响肌肉发育及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因此年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儿童期发生佝偻病的较少。重症佝偻病患儿还可有消化和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行为发育和免疫功能佝偻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临床表现初期,多见于3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但这些并非佝偻病的特异症状,诊断时要结合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综合考虑。佝偻病的多汗症状与季节和室温无关,尤其是头部,因汗液刺激皮肤发痒,患常摇头磨擦枕部,出现枕秃,但
6、枕秃也不是佝偻病的特异症状。这个时期常常无骨骼病变,血清1,25-(OH)2D3下降,血钙下降,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佝偻病枕秃,环 秃,临床表现激期(活动期),神经兴奋性增高+典型的骨骼改变36个月:颅骨软化7-8个月:方头,鞍状或十字状颅骨1岁左右:胸廓畸形,如佝偻病串珠、鸡胸、漏斗胸、郝氏沟;手、脚镯1岁以后:膝内翻或膝外翻其它:全身肌肉松弛、蛙腹、重症脑发育受累,临床表现激期(活动期),血生化除血清钙稍低外,其余指标改变更加显著。X线显示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临床表现,激期(活动期)1、
7、骨骼改变 2、肌肉改变 3、其他 4、血生化 5、骨骼X线改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1、骨骼改变,头颅胸廓四肢脊柱骨盆,活动 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活动期 1、骨骼改变 头部:颅骨软化(多见36个月)头颅变形:方颅(78个月以上),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前囟过大或闭合延迟 乳牙萌出延迟(10个月至1岁),颅骨软化 6个月婴儿颅骨发育最快,早期出现颅骨软化,因颅骨钙化不足,内板变薄,呈“乒乓头”。但生后3个月内的正常小儿,尤其早产儿,骨缝边缘稍软,不可视为病态。,1、骨骼改变 头部:,活动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头颅变形:方颅 78个月以上婴儿 臀状头 鞍状头 十字头
8、 前囟闭合延迟 乳牙萌出延迟,活动期,1、骨骼改变 头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方颅,佝偻病方颅,颅骨软化,临床表现,活动期 1、骨骼改变 胸部:6个月后渐出现下列改变 肋骨串珠 肋膈沟(郝氏沟)及肋缘外翻 鸡胸、漏斗胸,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肋骨串珠,肋骨串珠,鸡胸,漏斗胸,郝氏沟,活动期,四肢:腕踝畸形:手镯、脚镯,6个月以上婴儿 下肢畸形:膝内翻(O型)或膝外翻(X型)1岁以上婴幼儿 脊柱:后凸畸形、侧弯 骨盆:前后经变短,呈扁平骨盆,1、骨骼改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佝偻病手镯,佝偻病脚镯,O型腿,X型腿(膝外翻),活动期,2、肌肉改变:低血磷所致肌肉糖代谢障碍,肌肉 松弛、乏力,
9、肌张力低下致腹部膨隆如蛙形腹。3、其他:重症神经系统发育迟缓,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落后;免疫力低下。4、血生化:血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升高,25-(OH)D下降。,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蛙状腹,圆背,5、骨骼X线:长骨骨骺端钙化带模糊消失,呈毛 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带增 宽(2mm);骨质稀疏,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X线长骨片 骨骺端钙化带消失,呈杯口状、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带增宽,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临床表现恢复期,患儿经过治疗和日光照射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血钙磷数日内即可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
10、需12个月降至正常骨骼X线片23周后改善,出现不规则的钙化线,以后钙化带致密增厚,骨骺软骨盘逐渐恢复正常。,12d,18d,29d,临床表现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活动期症状消失,重症佝偻病患儿可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和运动功能的障碍,轻中度佝偻病治疗后很少留有骨骼改变。此期血生化正常,X线检查骨骼干骺端病变消失。,诊断 1、病史:日照缺乏或维生素D摄入不足 2、佝偻病症状和体征:症状 夜惊、多汗、烦躁不安 体征 颅骨软化、枕秃、囟门增大、囟门晚闭、出牙 迟缓、方颅、肋串珠、肋外翻、鸡胸、漏斗胸、手足镯、O形腿、X形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3、实验室:血25-(OH)D3降低(正常: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维生素 缺乏 佝偻病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