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麻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麻疹.ppt(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麻 疹(Measles),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皮肤特殊性斑丘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抗原性稳定.在低温下生存较久,-15C至-70 C可保存数月至数年,0 C时约1月,4 C冰箱常用于短期保存麻疹减毒活疫苗,室温易失效.,病毒不耐热,日光和福尔 马林等消毒剂均敏感。,流行病学,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亚临床型带病毒者。传染期:自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如合 并肺炎则延长至出疹后10天。,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喷嚏、咳嗽、说话)
2、密切接触者亦可经污染病毒的 手传播,麻疹疫苗普种前后麻疹的流行特征,轻型麻疹增多并发症少病死率极低,典型麻疹为主重型麻疹多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前倾、后移小婴儿病例增多,6个月5岁10岁(98%),发病年龄,流行周期消失散发病例为主,23年大流行一次,流行周期,全年散发,冬春季节为主,流行季节,无大流行发生9.5/10万(1990年),流行年5001000/10万非流行年400/10万,发 病 率,普 种 后,普 种 前,发病机制,免疫反应受抑制 抵抗力下降 继发感染:鼻窦、中耳炎、肺炎 PPD试验阳转阴 结核病复燃 机体反应明显降低,可使肾病综合症、湿疹、哮喘暂时缓解,亚急性硬
3、化性全脑炎(subacute sclerosing panencephalitis,SSPE)在麻疹之后若干年发生,(711年)最近研究发现SSPE病人系脑细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过程中翻译受阻所造成。由于此蛋白是病毒装配所必需,M 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体或免疫细胞清除,从而导致本病。,1.全身淋巴系统不同程度增生,病 理,2.淋巴结、扁桃体、呼吸道、肠道等处可见多核巨细胞“华-佛细胞”,3.颊粘膜下层的微小分泌腺发炎,其病变内有浆液性渗出及 内皮细胞增殖形成Koplik斑4.麻疹引起的间质性肺炎为Hecht巨细胞性肺炎,多核巨细胞(multinucleated
4、 giant cell),5.真皮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通透性增加,血 浆渗出,红细胞相对增多,麻疹淡红色斑丘疹。6.表皮细胞坏死、角化(脱屑)。7.红细胞裂解,皮疹退后棕色色素。,SSPE患者有皮质和白质变性细胞核及细胞浆内均可见包涵体,(一)典型麻疹 潜伏期:平均10 14天,6-18天,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1)前驱期:3 4天 从发热到开始出皮疹 1)发热:首发症状;热型不定,多逐渐升高 2)呼吸道卡它症状 上呼吸道炎:流涕、喷嚏、咳嗽 眼结合膜炎:畏光、流泪、分泌 物多、眼睑红肿、结合膜充血,临床表现,3)麻疹黏膜斑(kopliks spots)形态:多个针尖大小的白色斑点,
5、斑点周围有红晕 部位:第一磨牙所对应的颊黏膜 可延及唇的内侧、牙龈或/和上腭黏膜 持续时间:发热后的23天持续到出疹后的12天 意义:有助于麻疹的早期诊断4)其他:神萎、纳差,呕吐、腹泻等,(2).出疹期:发热后34天出,持续35天。体温骤升(40 oc-40.5o c),全身毒血症状加重,嗜睡、烦躁、谵 妄、抽搐。咳嗽加重,皮疹特点:玫瑰色斑丘疹,大小不等,高出皮 面,压之褪色,继而暗红色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不伴痒感。,出疹顺序:自上而下。耳后发际处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掌心足底。,此期肺部可有湿性啰音,X线 示肺纹理增多或轻重不等的弥漫性肺部浸润,麻疹面容,麻疹皮疹在手掌、脚掌的分布,(3)恢
6、复期 35天1)发热及全身症状逐渐减轻、消失2)皮疹 按出疹顺序消退 脱屑 棕色色素沉着斑:持续23周,具有回顾性诊断价值,临床表现,麻疹恢复期棕色色素沉着斑,(二)其他类型,1.轻型麻疹:多见于潜伏期内接受过丙种球蛋白或 成人血注射者。8个月的体内尚有 母亲抗体的婴儿。2.重型麻疹:发热高达400C以上,中毒症状重,伴 惊厥、昏迷。见于身体虚弱或原患其他 疾病者3.无皮疹型麻疹:无皮疹,有时可见麻疹粘膜斑。见 于:患白血病等疾病,抑制了正常反应 注射过减毒活疫苗者 潜伏期内接受过被动免疫而形成极轻的感染4.异型麻疹:为接种灭活疫苗后引起。,并发症,(一)肺炎 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5岁以下小
7、 儿。麻疹病毒引起(原发性)巨细胞性肺炎:多随 其他症状消退而消散。细菌性肺炎(继发性):多见于免疫功能缺陷的小儿 临床特点:皮疹轻,肺炎症状较重,体征明显,预后差 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易并发脓胸和脓气胸,(二)喉炎:(三)心肌炎:,(四)神经系统 1.麻疹脑炎:多发生在出疹后2-6天。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改变似病脑。脑炎轻重与麻疹轻重无关。,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发病率百万分之一,男多于女。,特 点:主要见于患过麻疹的年长儿,偶见接种过麻疹减毒活疫苗者。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并完全恢复 发病后先有数月的进行性痴呆,脑炎进行性恶化,出现肌阵挛等表现 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最终昏
8、迷、去大脑强直、死亡。,(五)结核病恶化(六)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实验室检查,1.一般检查:血常规,2.血清学检查 抗体检测:ELISA IgM、IgG 敏感性、特异性好 IgM:出疹后3天至4周阳性率高 抗原检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部脱 落细胞内的麻疹病毒抗原是 一种早期快速的诊断方法。3.病毒分离:感染早期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流行病学资料:年龄、季节、接触史、预防接种史(2)临床表现 前驱期 麻疹黏膜斑 出疹期 出疹时间、皮疹形态、顺序及与发热的关系 恢复期 脱屑及色素沉着(3)实验室检查,特异检查:前驱期鼻咽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及尿中检测包涵体细胞对早期诊断有帮
9、助。在出疹12天时用ELISA法测出麻疹抗体可确诊。,鉴别诊断,(1)风疹:风疹的皮疹出现较早,在鉴别 较重风疹和轻型麻疹时,应重视流行 病史及其他鉴别点。(2)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皮疹出现于退 热之后。(3)肠道病毒感染:(4)猩红热(5)血清病、药疹或败血症,病 毒 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 皮疹特点 发热与皮疹关系麻疹 麻疹病毒 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红色斑丘疹,自头 发热3-4天,出疹期热 发热第2-3天口腔粘膜斑 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更高 退疹后有色素沉着 及细小脱屑风疹 风疹病毒 全身症状轻,耳后、颈后、面部、躯干、四肢,发热后半天至1天出疹 枕后淋巴结肿大并触痛 斑丘疹,退疹后
10、无 色素及脱屑幼儿 人疱疹病 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有 红色斑丘疹,颈及 高热3-5天,热退疹出急疹 毒 6型 惊厥,耳后、枕后淋巴结 躯干部多见,1天 肿大 出齐,次日消退猩红热 乙型溶血 高热,中毒症状重,咽峡 皮肤弥漫充血,上有 发热1-2天出疹,出疹 性链球菌 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时高热 扁桃体炎 持续3-5天退疹,1周 后全身大片脱皮肠道病 埃可、柯 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斑疹或斑丘疹,散在,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毒感染 萨基病毒 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 很少 融合,1-3天消 肿大 退,不脱屑,有时可 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药物疹 原发病症状 皮疹痒感,摩擦及
11、受压 发热、服药史 部位多,与服药有关,斑丘疹、疱疹、猩红热 样皮疹、荨麻疹,小儿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治疗,(一)一般治疗(二)对症治疗 1、降温 2、镇静 3、止咳袪痰 4、抗感染 5、补充维生素A:麻疹患儿对VitA的 需要量大,WHO推荐在VitA缺乏地区的 麻疹患儿应补充VitA(三)治疗并发症,预 防,1.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 治疗。隔离期: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至 出疹后10天。检疫期:接触麻疹的易感者临床检疫3周 并给予被动免疫,2.切断传播途径:消毒 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 公共场所,3.保护易感人群(一)被动免疫(1)在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
12、 蛋白0.25ml/kg,可预防麻疹;(2)如用量不足或接触麻疹后5-9天使用,仅 能减轻症状。(3)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4)使用过被动免疫的患者,对接触者,仍 有潜在传染性,(二)主动免疫: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麻 疹疫苗。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年龄为 8个 月,7岁复种。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2天内接种疫苗,仍 有可能预防发病或减轻病情。,预防效果达90%。生后6个月婴儿体内母传抗体滴度已达不到保护作用,但如果疫苗应用过早则存留在婴儿体内的母亲抗体将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母传抗体至生后9个月,多数已测不出,但部分小儿可长达15个月),国外研究用麻疹病毒糖蛋白抗原决定簇上的肽
13、类分子设计合成“前疫苗”(Pre-vaccine),该“前疫苗”不受婴儿体内母传抗体的影响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婴儿至常规接种月龄再进行免疫接种。,免疫后血清阳转率不是100%,且随着时间延长,免疫效应可变弱,故7岁儿童应第二次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疫苗后反应:5 15%小儿可有轻微的反应如发热、不适、无力等,少数在发热后还会出疹,但不会继发细菌感染,亦无神经系统合并症。,小 结1、麻疹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要症状,以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全身斑丘疹及疹退后糠麸样脱屑并有棕色色素沉着为特征。2、早期诊断依据:前驱期鼻咽部分泌物找到多核巨细胞及尿 中检测包涵体细胞;出疹12天用ELISA法可检测出麻疹抗体;前驱期可见麻疹粘膜斑.,思 考 题1、麻疹的早期诊断依据。2、麻疹的皮疹特点有哪些?3、典型麻疹前驱期临床诊断依据是:A.麻疹接触史B.发热C.上呼吸道卡他症状D.结膜炎E.口腔麻疹粘膜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4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