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揭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件:揭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燃气管理,规范燃气经营和使用行为,防止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燃气用户和燃气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燃气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燃气规划与建设、经营、使用、设施保护与应急处置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的生产和进口,城市门站以外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燃气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的使用,沼气、秸秆气的生产和使用,不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燃气,是指作为燃料使用并符合一定要求的气体燃料,包括天然
2、气(含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等。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燃气工作的领导,明确相关管理部门职责分工,建立部门协同管理机制,将燃气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燃气工作的投入。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法明确燃气监管工作职责,协助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按照授权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采取网格化、信息化等管理措施,组织开展燃气政策宣传、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第四条市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市的燃气管理工作,组织实施本办法。具体负责本市行政区域燃气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燃气经营、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许可审批和监管工作,燃气工程的建设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对燃气经营以及使用安全实
3、施监督管理,负责编制实施市级燃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指导、监督燃气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实施,依法参与燃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指导、监督燃气行业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全市的燃气管理工作。发展改革、财政、应急管理、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公安、自然资源、消防救援、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商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各自职责,做好燃气管理的相关工作:(一)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供气管网、天然气汽车加气站及其配套设施项目的立项审批;(二)财政部门负责统筹资金,更大范围推进城市燃气管道等更新改造项目建设。(三)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全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督
4、管理,指导、协调、监督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县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依法履行燃气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依法调查处理燃气生产安全事故;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负责查处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生产气质不达标、无警示性臭味、非法掺混二甲醛的违法行为。(四)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生产领域燃气质量、燃气充装单位充装作业的监督管理;负责查处流通领域燃气燃烧器具以及配件产品的质量违法行为;负责燃气压力容器、压力管道(不含市政燃气管网中的公用管道)使用单位、液化石油气气瓶生产、经营、充装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监督检查以及依法应当履行的其他职责。(五)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依据危险货
5、物运输有关法律规定对燃气道路、水路运输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各类违规运输行为;负责燃气公交车、燃气出租车等燃气车辆营运的运输监督管理。(六)公安部门负责依法查处非法存储、销售、运输、盗用燃气、破坏燃气设施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负责燃气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七)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明确用地支持政策,城市存量用地、既有建筑调整转化用途时优先满足涉及安全的城市基础设施需要,保障燃气厂站和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用地需要,确保安全;依法核发燃气建设工程项目用地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八)消防救援部门负责依法对燃气经营和使用场所开展消防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九)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
6、门负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办法查处违反燃气管理的行为。(十)商务部门负责督促使用燃气的餐饮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督促指导从业人员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消防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燃气监督管理工作。第五条燃气行业协会应当在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做好燃气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工作,制定燃气行业行为准则、服务规范和标准,促进燃气经营企业提高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加强燃气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知
7、识的宣传和普及。燃气经营者应当为用户提供燃气安全使用资料,加强燃气使用行为的规范和引导,开展用气安全宣传,增强燃气用户的安全用气意识及事故预防能力。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燃气设施保护、用气安全、节约使用等公益性宣传。中小学校应当结合教育活动进行燃气安全知识教育。第二章规划和建设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编制燃气发展规划。经批准的燃气发展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修改的,按照原编制程序进行。燃气发展规划涉及空间布局和用地需求的,应当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燃气发展规划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燃气气源和种类、燃气供应方式和规模、燃气设施布局和建设时序、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燃气设
8、施保护范围、燃气供应保障措施和安全保障措施等作出安排。进行新区建设、旧区改造,应当按照城乡规划和燃气发展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设施或者预留燃气设施建设用地。第八条燃气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能源管理部门推动气源企业与管道天然气经营者共同做好燃气的供应保障,按照燃气发展规划推动储气设施建设。支持政府、企业通过自建、合建、购买、租赁储气设施或者购买储气服务等方式履行储气责任,满足调峰和应急需求。管道天然气企业应当执行燃气发展规划关于燃气储备的有关要求。进行新区开发、旧区改建和新建、改建、扩建的燃气工程项目,应当符合燃气发展规划,依法办理相关手续。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时,应当就燃
9、气工程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不需要核发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在依法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就燃气工程建设是否符合燃气发展规划征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的意见。燃气设施安全保护范围内,应避免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燃气主管部门可以会同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优化燃气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分类制定城镇燃气场站工程、不同压力级制的管道工程、用户工程等燃气设施项目的审批流程。市政燃气现状管网、在建管网、发展规划管网已覆盖的区域,
10、不得新建作为燃料使用的储气、供应设施。原已建成的气化站、瓶组站等临时供气装置应当逐步拆除,用气设施应当接入市政燃气管网。具备管道燃气供气条件而尚未安装燃气管道的工商业企业、住宅小区,应当按燃气发展规划逐步使用管道燃气。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点(便民服务点),应由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参照相关技术规范提出选址意见,并报送所在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九条燃气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燃气工程建设选用的设备、材料,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燃气经营者应当根据燃气设施的设计年限、运行情况等及时更新改造燃气管道、场站等设施。燃气用户应当及时更换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使用年限已
11、届满的燃气燃烧器具和配件。第十条燃气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地下管线管理规定,文明施工,依法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鼓励燃气工程建设单位聘请具有燃气相关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监控。第十一条燃气工程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依法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规定,收集、整理燃气工程文件资料,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和有关部门移交,并保证燃气工程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管道燃气工程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前,由燃气经营企业对管道燃气工程的安全技术状况进行检查,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告知建设单位进行整
12、改;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建设单位将管道燃气工程以及工程竣工资料移交燃气经营企业。管道燃气工程移交工作完成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燃气管道及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移交工作完成后,由燃气经营企业按照供气、用气合同的约定进行运营维护。鼓励以代建等方式委托拟接收运营维护的燃气经营企业统一建设红线范围内的管道燃气工程;鼓励委托已接收运营维护的燃气经营企业按照有关标准,组织实施用户专有管道燃气设施的更新、改造和拆除。第三章燃气经营和使用第十二条燃气经营实行经营可证制度,燃气经营许可证有效期限为五年。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符合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和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燃气经营许
13、可证,不得超出经营许可范围经营,不得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禁止个人从事管道燃气经营活动。个体工商户需要继续经营瓶装燃气供应的,应当加入已取得许可的燃气经营企业,作为该企业的瓶装燃气供应站,并纳入该企业的燃气经营和安全管理体系。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货运车辆不得从事燃气运输。第十三条燃气经营企业在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按照燃气服务标准提供服务,向用户稳定、安全供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质量标准的燃气,建立健全燃气质量检测制度。燃气经营企业应明确告知用户需具备的安全用气条件和注意事项,定期对用户的用气场所、燃气设施免费进行安全检查,并建立安全检查档案
14、,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二年。燃气经营企业应在客服网点公示业务流程、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和服务热线等信息,建立健全用户服务档案。燃气经营企业不得强迫燃气用户接受不合理的服务条件,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不合理费用。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适应企业规模和用户数量、可持续改进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估,实现燃气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第十四条瓶装燃气应推行实名购买制度。瓶装燃气经营者应当如实记录用户基本信息,明确书面告知用户需具备的安全用气条件。瓶装燃气的运输应当遵守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并取得危险物品运输许可。燃气经营企业建立液化石油气配送信息系统,对从事送气服务的人员及配送工具推行人车对应、固
15、定配送范围,实现定位监管。瓶装燃气经营者应当加强对燃气气瓶运输、配送车辆管理的安全管理和送气服务人员的培训,完善配送服务规范。燃气销售点(便民服务点),要求其加入已取得燃气经营许可的燃气经营企业,纳入该企业的燃气经营和安全管理体系。第十五条燃气经营企业从事气瓶充装活动的,应当依法取得气瓶充装许可证,并遵守下列安全经营义务:(一)向用户提供的气瓶、气质以及气量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禁止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充气量的误差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二)建立气瓶管理台账制度和气瓶溯源制度,推行实名制销售,对自有气瓶喷涂权属企业标记和二维码标签,通过扫码可以查询气瓶信息、配送信息及充装
16、来源。(三)禁止给非自有气瓶或者技术档案不在本企业的气瓶充装燃气。(四)使用的气瓶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对于超过使用年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燃气气瓶应当及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进行报废。第十六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每年为燃气用户免费提供至少一次入户安全检查。瓶装燃气经营者应当每年为燃气用户免费提供至少一次入户安全检查,并在每次送气时免费提供入户安全检查,并建立完善的检查档案。用户应当对入户检查予以配合,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燃气经营者安检员应当向用户通报检查情况并由用户签字,发现用户存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现场向用户签发书面整改通知书,告知整改要求和有关指引。入户安全检查不得
17、弄虚作假。因无法进入用户而未能实施安全检查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以张贴告知书或者以短信、电话等方式告知该用户,用户收到通知后应当预约再次安全检查时间。对拒不配合入户检查或连续二年以上无法入户安全检查的,燃气经营企业可中止供气,并报所在辖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燃气安全隐患消除后二十四小时内应当恢复供气。第十七条燃气用户应当向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燃气经营者购买燃气,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有以下行为:(一)安装、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燃气燃烧器具和配件。(二)自行拆卸、维修、改装气瓶阀门或者清除气瓶内的残液。(三)使用超期限未检验、检验不合格、无技术档案或者报废的气瓶充装的燃气。(四)在同一用气场所安装两
18、套供气系统或者使用两种以上燃气。(五)加热、摔、砸气瓶,使用燃气时倒卧气瓶。(六)用明火试验是否漏气。(七)气瓶与气瓶互相过气;(八)给残液量超过规定的气瓶充装燃气,用储罐、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气;(九)擅自操作公用燃气阀门;(十)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线;(十一)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十二)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所使用、储存燃气;(十三)改变燃气用途或者转供燃气(十四)盗用燃气;(十五)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单位燃气用户应当建立落实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将燃气安全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目标,加强对操作维护人员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操作维
19、护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鼓励用户使用物联网燃气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燃气专用金属管、以及带螺纹接口的燃气器具等来提高燃气使用的安全性。第十八条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遵守下列规定:(一)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其中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应当具备燃气泄漏报警和自动切断等功能。(二)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存瓶总重量超过IOokg时,应当设置专用气瓶间,气瓶间的设置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三)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50kg“气液双相”气瓶、可调节出口压力的调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及燃气紧急切断阀、调压器、连接软管、灶具等燃气具及配件等(四)健全燃气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从
20、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燃气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应急技能培训等,从业人员负责每日停止营业时应关闭燃气总阀,并做好书面记录、签名确认,发现燃气安全事故隐患的及时向燃气经营者报告。(五)在天然气管道覆盖区域,鼓励使用管道天然气。第十九条管道燃气用户需安装、改装、迁移、拆除燃气设施的,应当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实施,并提前报备管道燃气经营者。第二十条在本市销售的燃气燃烧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在燃气燃烧器具明显位置粘贴气源适配性标识和报废年限。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已通气的用户在对燃气器具维修、更换后,应当确保燃气器具各接口连接正确,若由于安装错误而导致燃气管道及附属设施损
21、坏、入水等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情况,用户或燃气器具安装维修企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十一条鼓励燃气经营者根据其经营规模购买足额的燃气公众责任保险、气瓶安全责任保险。鼓励燃气用户投保燃气事故责任保险,承保公司可按照合同约定委托燃气经营者代收保险费。第四章设施保护与应急处置第二十二条燃气经营者应建立健全燃气设施定期巡查、检测、维修和维护制度,并如实记录情况。燃气经营者对不符合安全使用条件的燃气设施进行维修或者更新,及时排查和消除燃气设施安全隐患,对停止运行、封填、报废的燃气设施采取必要措施妥善处理。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侵占、毁损、擅自拆除、封藏、骑压或者移动燃气设施等有可能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巡查
22、人员有权予以制止;经制止无效的,应当立即报告项目所在地的燃气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或者妨碍燃气经营企业对燃气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维护、维修和更新。第二十三条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向燃气管理部门或管道燃气经营者查明施工范围内地下及其他隐蔽燃气设施的相关情况。在燃气管道设施安全保护和控制范围内的工程,开工前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要督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企业签订燃气设施保护协议,明确安全责任。第二十四条燃气经营者应定期对本单位的燃气设施进行安全评估,并在完成后的二十日内报所在辖区燃气管理部门备案。对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燃气设施,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
23、机构进行安全评价。第二十五条燃气经营者、燃气单位用户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培训制度,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对操作维护人员进行燃气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燃气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第二十六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依法、依约做好对业主装饰装修活动的监督、检查,发现业主未经燃气经营企业批准拆改燃气管道和设施的,应当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已造成事实后果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及时报告燃气经营企业依法处理。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对物业服务区域内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行为,应当及时
24、采取合理措施制止并立即通知燃气经营企业,制止无效的,应当报告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置。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为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入户安检、安全用气宣传、抄表点火、管道更新、抢险抢修等服务工作提供便利,不得以单位名义或个人名义违规向管道燃气企业、施工单位或个人收取费用。第二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燃气安全隐患或可能危及燃气设施的行为时,应当立即通知燃气经营企业,或报告燃气、应急管理、消防和公安等有关部门报告。燃气经营企业和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组织核实处理。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对于举报行为有效避免重大风险或挽回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予以表彰。燃气经营者对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25、。因外部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或者难以消除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及时向所在区燃气、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报告。燃气、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处理,消除安全隐患。所报告的安全隐患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协调处理。第二十八条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燃气事故统计分析制度。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本单位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评估,评估完成后报所在区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九条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组建专职抢险维修队伍,配备必要的抢险抢修器材、防护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定期组织演练,并设
26、置和公布抢险抢修电话,设专人24小时值班。发现或者接到燃气故障、事故报警后,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立即启动燃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抢修,并在规定时限内向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和应急管理部门报告。有关部门收到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启动应急措施,协调、指导、组织应急抢险。第三十条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市场监管、公安、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依法打击燃气违法行为,并相互通报燃气安全监督管理的信息。各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检查或者联合执法。市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每半年至少一次;县级燃气行政主管部门每季度至少一次。第五章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管道天然气企业不
27、执行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关于燃气储备要求的,按照燃气的实际储备量占规定储备量的百分比处以罚款:(一)实际储备量在规定储备量以下但超过50%的,处1万元罚款;(二)实际储备量在规定储备量30%以上50%以下的,处5万元罚款;(三)实际储备量不足规定储备量30%的,处10万元罚款。违反本办法,在市政燃气现状管网、在建管网、覆盖的区域新建作为燃料使用的储气、供应设施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对建设单位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违反本办法,在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影响燃气设施安全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
28、其他补救措施,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燃气工程未依法进行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由燃气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并可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三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办法规定,燃气经营企业超越行政许可范围从事燃气经营活动的,由燃
29、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办法规定,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用于经营的燃气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燃气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办法规定,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货运车辆从事燃气运输的,由交通运输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行为,依照有关道路运输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第三十四条燃气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条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燃气经营企业未提供免费入
30、户安全检查、未建立安全检查档案或入户安全检查弄虚作假的,由燃气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五条瓶装燃气经营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瓶装燃气经营企业给报废、超期未检和未安装二维码标签等身份标识的气瓶充装燃气;充装掺杂、掺假,以假充真,充气量的误差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项至第八项规定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九项至第十三项规定的,由燃
31、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可以处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IooO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十四项规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行政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第三十九条燃气主管部门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在燃气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四十条本办法自2023年月日起施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0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