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x
《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征求意见稿)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3年10月主编单位:重庆市城镇排水事务中心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审查专家:目录总则1第一篇室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一)设计说明书21概述22总体设计43方案论证74工艺设计95建筑设计146结构设计147供电设计148自动控制、仪表及通讯设计159采暖通风与空调1510建筑给排水1611消防1612环境保护1613节能1614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615主要工程数量、材料及设备表1616投资估算简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7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设计图纸161总体布置图162排水管渠和再生回用
2、水管道工艺图173雨水调蓄设施工艺图174泵站及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工艺图185水环境综合治理工艺图196建筑设计图207其他设计图20第二篇室外排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2(一)设计说明书221概述222区域概况和建设条件233总体设计254方案论证275工艺设计296建筑设计447结构设计458暖通设计499电气设计4910仪表及自控设计5011机械设计(必要时)5112总工程数量表、设备及主要材料表5113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5114劳动保护和安全卫生5115消防5216节能5217古树、文物的保护(如有)5218存在问题和建议5219新技术应用及拟开展的专题
3、技术研究(必要时)5220设计概算简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321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设计图纸531总体布置图532排水管渠和再生回用水管道工艺图533雨水调蓄设施工艺图544泵站及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工艺图555水环境综合治理工艺图566建筑设计577结构设计588基坑与边坡工程设计589电气设计5910仪表及自控系统设计5911暖通设计5912机械设计60(三)信息模型601基本规定602交付要求60第三篇室外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64(一)设计施工总说明641工程概况642设计依据643对初步设计的优化和变更644强制性规范、标准符合情况645工艺
4、设计656建筑设计737结构设计778电气设计809自控设计8110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8211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说明8612施工安装注意事项和验收要求8713运行管理要求和注意事项87(二)设计图纸871工艺设计871.1 排水管渠、再生回用水管道工艺设计871.2 雨水调蓄池工艺设计881.3 泵站及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工艺设计891.4 水环境综合治理工艺设计902建筑设计922. 1建筑总平面图922.2单体建构筑物设计图923结构设计963. 1基础平面图963.1 基础详图963.2 结构平面图973.3 钢筋混凝土构件详图983.4 混凝土结构节点
5、构造详图993.5 其他图纸993.6 钢结构设计施工图993.7 基坑设计993.8 计算书1004暖通设计1014. 1平面图1014.1 通风、空调、制冷机房平面图和剖面图1014.2 系统图1024.3 通风、空调剖面图和详图1024.4 室外管网设计(参照热能动力相关内容)1025电气设计1036自控设计1037机械设计104(三)信息模型1041基本规定1042交付要求1051 .为规范重庆市室外排水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促进设计成果质量提高,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2 .本规定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室外
6、排水专项工程和附属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处理厂站工程(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排水管渠系统工程(雨污水管渠、再生回用水管道、泵站、调蓄设施)和水环境治理工程(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活水补水、水质监测)等。3 .本规定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其他研究阶段技术文件的编制可参照执行。4 .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编制深度应满足本规定的要求。设计文件的章节顺序、编排方式由设计人确定,可参照本规定;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本规定条文进行合理取舍,按需增加必要的内容;附属排水工程和简单的小型排水工程可适当简化。【本规定是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和编制深度提出要求,专业技术方面的要
7、求按相关技术标准执行,不在本规定之列。项目涉及到的内容,设计文件中应完整表达、深度满足,项目不涉及的内容设计文件中不必提及。设计文件编排的逻辑、顺序由设计人确定,本规定不做要求。】5 .除排水工艺专业以外的其他建筑、结构、电气、仪表及自控、给排水、暖通、景观、经济等专业和海绵城市、节能绿建、装配式、信息模型、边坡基坑等专项,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满足国家和重庆市对设计文件编制的相关要求。第一篇室外排水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一)设计说明书1概述1.1项目概况(1)简述工程地点、排水流域或治理水体的汇水流域概况、项目背景、项目服务范围、服务年限及人口、治理水体的水域功能、项目前期研究情况。
8、【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建设目的、工程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管渠和厂站工程各设计年限对应的人口数量和服务范围、水环境治理水体的流域范围和水域功能,以及项目己完成的前期工作情况等。】(2)简述建设规模、主要工程内容、工程用地和项目投资。【排水管渠或再生回用水管道的管材、规格、数量、主要敷设方式等;泵站的数量、近远期规模、泵站结构型式;雨水调蓄设施的数量、有效容积、调蓄类型、水池结构型式;处理厂(包括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水厂和水质净化D近远期设计规模、排放标准、主要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方式和污泥处理处置方式;水环境治理项目的河道长度、湖库水体面积、分期建设情况和治理目标、点源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内源污染治
9、理措施、水体水质保障措施、基流保障措施、水动力改善措施、水生态修复措施、滨水空间打造、配套设施完善、智慧管理措施等。列出项目的主要工程数量、主要建筑物/构筑物、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指标,以及项目总投资。】(3)展示效果图(如有)。【厂站或复杂的管渠工程宜展示效果图。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涉及滨水空间打造时宜展示效果图。】1. 2设计依据(1)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方针政策性依据文件(2)业主的设计任务书、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3)国土空间规划、与排水相关的各类专项规划、现状排水管网资料、水质监测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其他相关资料如:上阶段批复文件、主管部门批复、沟通意
10、见及各种会议纪要等。】(4)改扩建工程原有设计资料、竣工资料和现有排水设施检测评估资料(若有)【根据需要提出对现有排水设施进行检测评估。】(5)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排水专业主要包括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等,列出的技术标准须与本工程有关。】1.3 区域概况(1)示意项目区位简图,
11、简述区域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系、气象、雷电、水文、工程地质、地震、水文地质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需说明河湖水系基本情况、主要干流支流水系特征、多年径流和洪水等水文气象条件。】(2)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现状和规划发展情况。【简述设计区域现状、总体(区域)规划或专项规划等,简述本项目与规划的关系。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涉及滨水空间打造时,简述区域文华特色。】1.4 排水系统(流域水环境)现状(1)说明现状排水体制,简述现有排水设施和再生水回用设施的位置、规模、处理工艺、服务范围、人口数量和运行情况,简述水环境污染情况、内涝积水情况和排水系统存在的其他问题。【排水系统现状包
12、括:排水泵站及调蓄设施运行情况,雨污水管道分流情况,雨污混接情况,排水管渠病害情况,外水入渗情况,污水收集率,溢流污染情况,易涝点情况,污水厂旱季雨季水量,旱季雨季进厂水质,尾水达标情况,厂内能耗、药耗、补充碳源情况,污泥脱水后的含水率,污泥处置出路是否稳定保障,除厂内自用以外的尾水再生利用情况。可提供现场调研的影像资料。】(2)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根据水质监测资料分析说明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情况;简要说明污染源调查、排水管网普查、处理厂站调查、沿岸排水口调查、陆域和水生生态系统调查、水资源调查、防洪排涝调查情况;简要分析说明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景观、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13、简要分析说明水体黑臭、富营养化或水质不达标的原因。【水环境质量宜根据近年长期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评判;污染源调查包括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城市面源、农业面源、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泥质检测资料分析是否存在底泥淤积情况、是否对水体构成内源污染;排水系统调查包括流域重要排水户排放情况、排水管渠缺陷、雨污混接情况、截流制系统溢流情况、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污水厂尾水排放标准等;调查沿岸污水直排口、溢流口和雨水排口;生态系统调查包括生境调查,水生动植物、滨水带和岸上动植物的调查,并分析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特征;水资源调查包括流域汇水范围、补给水源、多年径流情况、基流保障情况、湖库换水周
14、期等;防洪排涝调查包括护岸稳定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岸线侵占情况、河道冲淤情况、各频率洪水位、防洪达标情况等;分析说明存在的问题和水质不达标原因。】(3)改扩建工程简述原设计概况,简要评价运行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1. 5相关规划简述给水规划、排水规划、再生回用水规划、污泥处置规划、排水防涝规划、海绵城市规划、防洪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主要内容。2. 6对规划或上阶段研究成果的优化和变更说明方案设计对规划、可行性研究成果和其他相关研究论证结论的执行情况,简述方案设计优化或变更的内容。【重点叙述对前期成果进行优化调整和变更的内容。若对前期批复成果进行了实质性调整,方案设计中须提出,并按本规定充分论证
15、其合理性。】2总体设计【本章节的方案论证是指涉及选址、总体规模和系统总体布置等重要内容的方案比选论证。】2.1建设目标和设计思路简述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简述考核指标,分析项目的特点、技术重点和难点,针对性提出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水环境治理项目的建设目标通常包括水质目标、自然岸线恢复目标、基流保障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和滨水空间打造目标等,考核指标通常包括主要的水质指标、生态指标、海绵城市指标等,技术路线通常是通过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基流保障、水动力条件改善、水体自净能力提升等方式实现治理目标。】3. 2工程规模(1)说明污水系统服务范围,根据人口数量、用地性质和
16、面积、用水量标准,结合供水量、污水量现状调查资料和规划发展趋势,预测设计服务年限的污水量,确定污水干管、泵站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规模。【可附服务范围示意图;如前期已完成可研审批,应简述是否与可研审批结果一致。】(2)说明再生回用水系统服务范围,根据再生回用水的各种用途和需求量调查,结合区域规划发展预测再生回用水需水量,确定再生回用处理厂、泵站和干管建设规模。(3)根据污染控制、综合利用或峰值削减需求,计算说明雨水调蓄设施规模和水质净化厂规模。【雨水管渠、涵洞、其他污水管道和道路排水管道的工程规模可在工艺设计中计算说明。】(4)水环境治理项目简要计算说明各类污染负荷,(分段)计算水体环境容量,计算各
17、类污染指标的目标削减量;说明底泥、管涵清淤工程量;说明生态基流所需补水量,说明调水、水质净化厂站或再生回用厂站处理规模;说明活水循环泵站规模;说明主要海绵设施规模。【根据水体多年径流量和生态系统需求计算枯水季节所需的生态基流补水量,可采取上游湖库泄水补充基流,也可以设置水质净化厂站或尾水再生回用进行生态补水。活水循环泵站通常用于改善湖库死水区域的水动力条件,避免出现藻华,通常可以和增氧、过滤净化相结合。海绵设施除应满足红线范围内指标要求外,还要满足流域公共海绵设施规划要求。以上设施均需计算说明其规模。】(5)若采用可研阶段或其他专项研究对规模的论证结论,可简要摘录说明论证过程。2. 3排水体制
18、(1)根据规划确定远期排水体制;根据排水系统现状和水环境治理要求,确定近期各分区采用的排水体制。(2)采用(或部分采用)雨污合流制时,论证其合理性,说明溢流污染控制措施。2.4选址对污水处理厂、再生回用水处理厂、水质净化厂、提升泵站、雨水调蓄设施和水体活水循环泵站选址进行比选论证,提出推荐选址。【应简述有无规划厂址,若有规划厂址的应将规划厂址纳入比选,如不采纳规划厂址的应说明规划调整事宜】2. 5进水水质和处理程度(1)预测污水厂、水质净化厂和再生回用水厂进水水质,确定设计进水水质。(2)根据环保部门要求或相关出水水质目标确定设计出水水质,确定处理程度。【依据尾水受纳水体的情况、环评及其批文的
19、情况、再生水利用的要求,确定设计出水水质,计算处理程度。】(3)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根据现有出水水质和目标水质确定处理程度。2.6排水系统(流域水环境治理)总体布置(1)对污水厂分散、集中设置的方案和相应的污水干管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必要时列出排水系统示意简图。采用前阶段批复方案时,简要摘录说明论证过程。【若推荐方案与规划或可研方案有较大差异,宜提出对规划或可研修编调整。】(2)复杂的再生回用水系统对供水干管、泵站、分区等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必要时列出供水系统示意简图。【“复杂”系指地形、地质、用户分布情况复杂,导致管路定线、泵站高程和位置选择、供水压力
20、分区等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总体布局方案的情况。】(3)排水采用泵站提升、管路架空敷设或非开挖敷设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4)水环境治理项目:对排水管网分流改造与末端截流进行比选论证,对底泥原位治理与清淤进行比选论证,对调水补水、设置水质净化厂站与污水厂尾水再生回用补水进行比选论证,提出推荐的综合治理方案。【对建筑小区和市政排水管网进行彻底分流改造和病害整治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负荷进入水体,短期无法彻底根治时也可采取末端截流溢流和(或)水质净化方式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河道和湖库底泥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原位治理和清淤方式控制内源污染;基流不足时可以采取上游湖库调水补水、设置水质净化厂站或尾
21、水再生回用方式进行补水;水质净化厂站通常旱季从市政污水管取水净化后作为枯水季节生态基流的补充,或者旱季用于不适合截流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的低浓度污废水的净化,雨季用于初雨净化。此类重要的总体技术方案需进行比选论证。】3方案论证【此处的方案论证是指除选址、总体规模、总体布置以外的技术措施的方案比选论证。也可纳入工艺设计章节进行论证。】3.1污水处理厂建设形式论证建设地下或半地下污水处理厂(包括再生回用水厂、水质净化厂)时,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的比选论证。【对地下污水厂建设形式进行论证,包括半地下式、全地埋形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可主要从环境友好(对城市价值影响)、建设条件(地形、地质、地下空间利用
22、等)、技术难度、经济可行等方面进行论证。】3.2处理处置工艺论证分析说明主要的处理指标对象;对污水处理、再生回用水处理、溢流和初雨净化处理工艺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对除臭工艺和臭气收集方案进行简要比选论证;对处理厂污泥、管渠疏通污泥和水体清淤底泥处理工艺进行简要比选论证;涉及污泥处置时,对污泥处置工艺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在比选论证基础上提出推荐的处理工艺流程。3. 3主要设备和构筑物选型论证对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加药、消毒、污泥处理、除臭等主要工艺环节的主要设备材料和处理构筑物的选型进行简要比选论证,提出推荐方案。34厂(站)总平面布置论证根据用地条件和处理工艺需求,考虑环境影响
23、、工程造价、近远期衔接等因素,对厂(站)总平面布置进行比选论证,提出推荐方案。3.5 厂(站)高程布置论证根据处理工艺需求、地形地质条件、运行能耗、土石方平衡、基础处理、防洪排涝要求和受纳水体水位情况,对厂(站)设计地面标高和水力高程布置方案进行简要比选论证,提出推荐的水力高程布置方案。3.6 管渠线路、高程布置、管道材质、断面形式论证对干管(渠)、涵洞、再生回用水干管、行泄通道的平面线路和高程布置进行多方案比选论证,提出推荐方案。大型管渠工程和特殊地质区域对材质和断面形式进行比选论证,提出推荐方案。【大型干管(渠)断面形式有圆形、拱形、方形、梯形和卵形等各种形式,应根据设计流量、埋设深度、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室外 排水 工程设计 文件 编制 技术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