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咳嗽.ppt
《小儿慢性咳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慢性咳嗽.ppt(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咳嗽-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也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清除咽部、呼吸道的分泌物或吸入的有害物和异物;因咳嗽就诊者占呼吸专科门诊患者的80以上;平均每个慢性咳嗽的病人看过7.4个医师,平均每个病人做过8.5次检查。,咳嗽诊治研究的大事记,1977 发表了有关咳嗽的详细综述;Arch Intern Med 1977;137:1186-1191引入系统诊断程序的概念;神经解剖学诊断程序,强调肺外病因的重要性。咳嗽的研究走进现代水平。,咳嗽诊治研究的大事记,1998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咳嗽诊治指南首次出台;CHEST 1998;114,Supplement:133
2、S-181S出台主因是临床医学界对咳嗽越来越重视;咳嗽是美国患者就诊的首位原因,美国每年治疗咳嗽的总费用逾10亿美元,该指南制定委员会成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美国;指南肯定了系统诊断程序及肺外病因重要性。,咳嗽诊治研究的大事记,2001年日本指定咳嗽诊治指南;2003年日本修订咳嗽诊治指南;2004年欧洲指定咳嗽诊治指南。,咳嗽诊治研究的大事记,2005年11月中国第一部咳嗽诊治指南正式公布;规范咳嗽诊断和治疗,推动其基础和临床研究;提出咳嗽病因和分类、慢性咳嗽的诊断流程。,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44,2006年咳嗽诊治实用指南修订版将于2006年1月CHE
3、ST 发表1998年以来咳嗽研究已经取得进展,咳嗽-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咳嗽是小儿呼吸科就诊者中最常见的主诉之一;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并持续难愈的慢性咳嗽 往往成为家长和医生关注的焦点;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发病率约为6.4%;小儿慢性咳嗽的及时正确诊断率并不高:由于咳嗽仅仅是一种症状,许多家长凭经验习惯给患儿服用从药房自购OTC药物;儿科医生常疏忽咳嗽症状或停留在对症治疗上。,1.陆权.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08-10.2.Chow PY,Ng DKK.Singapore Med J.2004;45(10):462-9.,咳嗽的有利影响,防止异物、细菌等进入下呼吸道清除
4、已进入气道的异物清除过多的分泌物(排痰功能),咳嗽的有害影响,胸内压升高,造成回心静脉血明显减少,体循环静脉压骤增,有可能造成心律失常;胸内压、腹内压增加,经椎间孔传到脑脊液,产生暂时性大脑缺血,可能引起大脑空气栓塞、咳嗽晕厥、头痛;面颈部小静脉出血;胃食道返流、腹直肌破裂、肋骨骨折、气管破裂、气胸、尿失禁;肺部感染扩散和出血灶活动;,患者常常因为咳嗽的并发症而就医,咳嗽并发症,咳嗽的解剖和生理:,咳嗽是通过复杂的反射过程完成的,参与此过程的器官包括咳嗽受体、传入支、咳嗽中枢、传出支及效应器官。,咳嗽受体(感觉神经纤维),分布:咽喉至终末支气管内的纤毛细胞之间,主要集中于喉、气管隆突、大支气管
5、分叉及支气管等处。上呼吸道的鼻、副鼻窦、耳鼓膜、胸膜、胃、食管下段、心包、膈肌等处均有咳嗽受体。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无咳嗽受体。咳嗽受体对机械性、化学刺激均较敏感,接触、压迫、炎症、灰尘、化学气体等都能引起咳嗽反射。,传入支、传出支和中枢,咳嗽受体受刺激后由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等传至咳嗽中枢,再经传出神经(迷走、膈、脊髓运动神经等)传至效应器官(喉、肋间、腹、膈肌等)引发咳嗽。咳嗽中枢:咳嗽协调控制中枢位于脑干上部和桥脑,来自受体的信息传至咳嗽中枢,经过分析下达咳嗽信号并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官呼吸肌而引发咳嗽动作。,慢性咳嗽的病理生理基础,各类刺激物,咳嗽,相应肌群呼吸肌、膈肌、气
6、管平滑肌,感受器,咳嗽中枢(延髓),任慈芳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19(12):717719,咳嗽的生理意义,呼吸道为开放器官,通过三种方式将气道(包括终末支气管以上)的异物和分泌物驱逐于体外。即纤毛上皮细胞的清除功能、细支气管的蠕动和咳嗽反射。当咳嗽无力时(如昏迷、神经肌肉疾病等)气道分泌物不能借咳嗽而排出,则可引发肺炎、肺不张等。,咳嗽的分类和病因,急性咳嗽(4W),慢性咳嗽的定义,持续38周;唯一或主要症状;不伴咯血、无明显病变。,慢性咳嗽-定义尚不完全统一,Thomson等认为慢性咳嗽的时限为4周以上;Chang等认为12个月内发作两次以上,每次持续2周以上;Marguet将其定
7、义为连续观察的几个月中,每次咳嗽均持续至少1周;Bremont则将其定义为咳嗽持续至少3周;,1.Thomson F,et al.J Paediatr Child Health.2002;38:578-81.2.Chang AB,et al.Eur Respir J.1998;11:462-6.3.Marguet C,et al.Arch Pediatr.2001;8:623-8.4.Bremont F,et al.Arch Pediatr.2001;8:597-9.,2006年美国慢性咳嗽指南:儿童慢性咳嗽持续4周,慢性咳嗽主要病因,哮喘及相关疾病:变应性咳嗽(atopic cough,AC
8、)、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上气道咳嗽综合症(UACS)既往诊断为鼻后滴注综合征(PNDs);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结核病:支气管内膜、支气管淋巴结核;环境污染、被动吸烟;支气管扩张。,慢性咳嗽的其它主要病因,病毒性上感后慢性气管、支气管炎(感染后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特异病原感染(MP、CP、TB);异物吸入。,慢性咳嗽的其它病因,精神性咳嗽(心因性)气管外受压胸膜疾患和心包疾患先天性气管肺发育异常免疫低下或缺陷,原发性或继发性纤毛功能障碍多发性抽动症(发声性抽动障碍)迷走神经耳支受压药物性咳嗽,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胸
9、片,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病的一个临床亚型。咳嗽是惟一或主要表现,而无明显喘息;干咳、夜咳,感冒、吸冷气、灰尘、油烟、活动后可诱发或加重;病人具有咳嗽反射更敏感的特性,而哮喘与正常人的咳嗽反射敏感性无区别。激发试验阳性,存在轻度气道高反应性,但较哮喘病人吸入乙酰甲胆碱引起的反应为低或PEF昼夜变异率20%。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或治疗有效(重要依据)。,CVA诊断标准,夜间刺激性咳嗽;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支扩剂(基本诊断条件)、激素治疗有效;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变应 原检测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排除其他慢性咳嗽的原因。,CVA的治疗,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通常吸入1周咳嗽就可以减
10、轻,但咳嗽完全消失则往往需8周的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Irwin RS,et al.Interpretation of positive results of a methacholine inhalation challenge and 1 week of inhaled bronchodilator use in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cough-variant asthma.Arch Intern Med,1997,157:1981-1987.有部分CVA患者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咳嗽反而加剧,这是由于吸入成分中分散剂刺激所致,此时可作口服糖皮质激素诊断
11、性治疗,即强的松1mg/kg日,每日1次,连服7日,CVA的咳嗽可得以缓解。,CVA的治疗,Dicpinigaitis推荐使用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吸入治疗CVA,疗程14天,其既可缓解咳嗽,也可抑制CVA患者客观的咳嗽反射敏感性。Dicpimigaitis PV,Dobkin JB,Reichel J.Antitussive effect of the len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 zafirlukast in subjects with cough-variant asthma.J Asthma,2002,39:291-297.,过敏性咳嗽(atopic c
12、ough):,以往我们常将CVA和过敏性咳嗽相混淆,认为AC即为CVA;病人以刺激性干咳为主、阵发性、白天或夜间咳,接触某些刺激原(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特别是被动吸烟容易诱发其咳嗽,咽痒;通气功能正常,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阴性(并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这种咳嗽是受体敏感性增强而不是直接与支气管张力有关;因此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无效,抗H1药治疗有效。,AC诊断标准,慢性咳嗽;通气功能正常,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阴性(并不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有下列特征之一:-过敏物质接触史,-血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除外CAV、EB、PNDs等;抗组胺药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过敏性咳嗽治疗,过敏性咳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慢性 咳嗽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