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ppt.ppt
《慢性腹泻.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腹泻.ppt.ppt(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概念,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1次少数人每日排便23次或23天排便1次粪便形状正常,量约150200克,腹泻:水份增加,量大于200g/d,次数3次/d大便性状:松散、糊状、水样腹泻常伴排便急迫感、肛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的标准,频率 大便性状排便量窘迫,腹泻的标准,频率:固体大便也可增加排便量:临床难以估计大便性状:容易判断窘迫:大便失禁也可出现,腹泻的标准,Bristol stool form scale,慢性腹泻病程-定义混乱,2周(常见症状诊治图解)3周(Handbook of Gastroenterology,七年制内科学)4周(五年制内科学第六版,Guidelines for the
2、 investigation of chronic diarrhoea,2nd edition Gut 2003;52;1-15.AGA,1998)2月(诊断学第五版),腹泻:既是症状也是体征,作为症状:粪便次数的增加粪便容量的增加两者均增加粪便浓度下降作为体征:粪便体积/容量的增加,肠内水平衡,24小时进入小肠的液体和电解质:食物约2L唾液腺、胃、肠、肝、胰分泌约7L,24小时内排出:粪便的水分不到0.2L小肠吸收大部分大肠吸收1.5L,肠内水失平衡腹泻,分泌吸收,吸收,分泌,慢性腹泻流行病学,西方人群患病率7-14%老年人发病,其中包括功能性肠病4-5%患者为不伴有腹痛的大便次数增多(Ga
3、stroenterology,1992;102:895-901)据印尼和Bangla-desh医院资料表明慢性腹泻的发生率0.8%-1%(sutoto,1982),渗透性腹泻 osmotic diarrhea渗出性腹泻 exudative diarrhea分泌性腹泻 secretory diarrhea肠运动紊乱 motility disturbances,腹泻的病理生理分类,渗透性腹泻 肠腔内有大量高渗食物或药物体液中水大量进入高渗的肠腔特点:禁食后腹泻停止 粪便中有大量未消化或分解的食物 粪便酸度增高(pH5),腹泻病理生理,分泌性腹泻 肠吸收受抑制和或分泌大量的水和电解质通过腺苷环化酶c
4、AMP系统中介特征:禁食后仍有腹泻、大量水样便粪便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粪便中无脓血或脂肪,腹泻病理生理,腹泻病理生理,渗出性腹泻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脓血、黏液渗出特点:黏液、脓血便、每日粪量少、pH偏高,腹泻病理生理,运动性腹泻胃肠运动功能过快食糜没有足够的时间被消化和吸收特点:无黏液、脓血便,腹泻常见原因 渗透性 分泌性 渗出性 运动异常 小肠消化酶缺陷 食物过敏 肠道细菌感染 胃切除术后 先天性小肠淋巴管扩张 食物中毒 肠道病毒感染 短肠综合征 慢性胰腺炎 APUD瘤 肠道真菌感染 糖尿病 胆酸吸收障碍 炎症性肠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先天性氯化物腹泻 肠道肿瘤 类癌综合征 刺激性泻剂 缺血性肠
5、病 肠易激综合征 高渗性泻剂 乳糜泻 结缔组织病 促动力药物,胃源性腹泻,慢性萎缩胃炎、晚期胃癌等所致的胃酸缺乏均可伴发腹泻。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胃-肠瘘管形成等引起胃内容物进入空肠过快都可引起腹泻。这类腹泻的主要特点为腐败性消化不良,晨起或餐后大便次数增多,糊状便多于水样便,排气量多,且有臭味。,二、肠源性腹泻,(一)感染性虽然多数肠道感染呈急性病程,但仍有部分肠道感染出现慢性腹泻。1慢性细菌性痢疾 2肠结核 3慢性阿米巴痢疾 4慢性血吸虫病,(二)非感染性炎症1.溃疡性结肠炎2.Crohn病3.胶原性结肠炎4.淋巴细胞性结肠炎5.放射性肠炎6.肠易激综合征,(三)肠道肿瘤,1.小肠
6、淋巴瘤 2.大肠癌 3.结肠息肉 4.类癌和类癌综合征,(四)肠道菌群失调,正常肠道菌群中,常驻菌(大肠杆菌与肠球菌、极少的芽孢菌及酵母菌)占90%,这些细菌可以为机体提供必要的维生素等,帮助某些药物的分解,这些细菌在肠道内互相共存,形成一相对恒定的内环境。过路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类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杆菌等)约占10%。如过剩菌(包括过路菌、芽孢菌及酵母菌)繁殖显著超过40%以上,则出现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五)吸收不良性腹泻,多由小肠病变所致。引起吸收不良的机制有吸收面积减少,如小肠切除术后、胃-结肠瘘等,若回肠切除100cm以上,则可出现胆盐缺乏;小肠黏膜弥漫性病变如乳糜泻
7、,使小肠绒毛变短、减少及萎缩,吸收面积减少而影响小肠吸收;小肠绒毛缺乏某些酶如乳糖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等,使之不能对相应的营养物进行消化吸收;小肠运动过快可影响食物吸收,小肠运动过缓则可引起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分解结合胆盐而影响脂肪吸收;,三、胰源性腹泻,常发生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和胰腺广泛切除后。诊断要点:慢性胰腺炎常反复发作的上腹痛、胰腺外分泌不足的症状,每日大便35次,粪便量多,色淡而发油光,有腥臭、多气,显微镜下有脂肪球,亦有未被消化的肌肉纤维;胰腺消化功能试验可证明有脂肪、蛋白与淀粉的消化障碍;给予大量胰酶替代治疗,能改善蛋白与脂肪的消化与吸收不良;不论何种胰腺疾病引起的
8、吸收不良,粪便中的脂肪排量增加,以中性脂肪为主,每日常在 25g 以上。,四、肝胆源性腹泻,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这与胃肠道有淤血所致的消化吸收功能障碍有关。长期胆汁淤积性黄疸和重症肝病患者,因胆汁形成减少或引流不畅可导致脂肪的消化吸收不良。胆囊切除术后,消化间期也有胆汁的排出,而消化期则相对减少,造成对脂质的消化不良。,五、全身疾病性腹泻,(一)内分泌疾病 1.糖尿病 并发腹泻是糖尿病胃肠道症状之一,约 0.l%7%的糖尿病患者并发腹泻,常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I 型)患者。典型者为水样便,多发生于餐后或夜间,呈间断性或复发性,顽固性,发作时可持续数小时、数周、数
9、月不等,亦可与便秘交替出现。糖尿病腹泻的病因尚不明确。,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有 25%的患者有轻、中度腹泻3.胃泌素瘤 导致渗透性腹泻。多为水样便,每日达1030次,量可达250010000ml。4.血管活性肠肽瘤 又称胰源性霍乱,主要表现有顽固性腹泻、低血钾及胰岛细胞瘤伴有胃酸缺乏。5.其他 垂体功能减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也可出现慢性腹泻。,(二)结缔组织疾病 结缔组织病 常见的疾病有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组疾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三)血液疾病 1.贫血 缺铁性贫血可造成胃肠道的病理改变,腹泻一般为轻、中度,表现为黏液稀便,但无脓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腹泻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3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