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ppt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ppt(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合理应用,内容,1.前言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3.根据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4.按作用机理合理选用抗生素5.儿童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分析6.典型案例7.总结,1.前言,小儿在体格和器官功能等方面都处于不断发育的时期,与成年人具有许多不同的生理解剖特点,其新陈代谢旺盛,循环时间短,对药物排泄较快。但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某些酶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且幼儿病情多变,用药不当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或中毒。因此,小儿用药必须慎重、准确、真对性强,做到安全、合理用药。,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1体液分布的影响 新生儿总
2、体液量占体重的80%,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稀释后浓度降低,排出也较慢。早产儿的卡那霉素分布容积较成熟儿小,因而血药峰浓度较成熟儿高,因此早产儿和新生儿更容易造成卡那霉素中毒,对听神经和肾功能造成更严重的影响。,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2酶的影响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和完备,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加大了药物的血药浓度及毒性作用。如氯霉素在体内可与肝内葡萄糖醛酸酶结合后排出,但新生儿和婴幼儿肝脏葡萄糖醛酸含量少,使体内呈游离态的氯霉素较多而导致氯霉素积蓄中毒,可引起灰婴综合症,甚至导致循环衰竭而死亡。,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
3、.2酶的影响 新霉素也有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磺胺类药物也可使葡萄糖醛酸酶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由于磺胺类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置换出胆红素,可导致游离胆红素增加,并沉积于基底神经节和下丘脑核团,甚至出现脑核性黄胆。所以新生儿和婴幼儿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肝脏酶系统的成熟的情况。,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3膜通透性 新生儿和婴幼儿膜通透性较高,特别是血脑屏障不完善,药物易于通过。四环素服用后能使婴幼儿脑脊液液压力增高,可使婴幼儿囟门饱满隆起。另外,四环素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和牙齿着色变黄,棕色色素永久性沉着,抑制婴幼儿骨骼生长,8岁以下儿童禁用
4、四环素类抗生素。,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4 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较慢,半衰期延长,可导致药物体内蓄积,使药物作用增强,甚致产生毒性反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损害肾脏的近曲小管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小管坏死,但不损害肾小球。可出现蛋白尿,管性尿,继而出现红细胞尿。肾毒性可能与其在肾上腺皮质有关。甲氧苄啶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因干扰叶酸代谢可能出现可逆血象变化,如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必要使可注射四氢叶酸。肝、肾功能不全者,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2.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生理、病理特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2.4 肝、肾功能不全者
5、 儿科禁用、慎用的抗菌药物有氯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尽管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但动物实验中发现该类药物对幼龄动物的关节软骨有影响,在儿童中引起关节痛及肿胀。国外有的经典性评价书籍明确指出喹诺酮类药物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而我国是规定不能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3.根据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儿童期易患感染性疾病,但各年龄阶段、不同季节易感的病原菌不同,另外,发病季节及当时流行疾病状况对临床诊断亦有很大作用。分析致病菌病并根据其对药物的敏感程度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抗生素的使用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够治疗的就不联合用药,轻度或中度
6、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在对病原菌不明确时,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果明确了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严格按照抗生素的分级管理制度合理的使用抗生素。否则容易产生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3.根据病原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大肠杆菌感染:选用小诺米星、氨苄西林或羧苄西林等;胎儿空肠弯曲菌感染:选用红霉素或氨苄西林等;化脓性扁桃体炎感染:选用磺胺类或青霉素等;支气管炎:选用磺胺类、青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等;支气管肺炎及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选用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氯唑西林或双氯西林等;化脓性脑膜炎:选用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4.按作用机理合理选用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破坏细
7、菌细胞分裂繁殖期细胞壁的合成,属繁殖期杀菌剂。氨基苷类抗生素在静止期与细菌核蛋白体形成不可逆结合,从而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故对静止期的细菌有较大的作用。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与细菌的核蛋白体形成可逆的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快效杀菌剂包括青霉素族和头孢菌素族;快效抑菌剂包括四环素族、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慢效杀菌剂包括氨基苷类;慢效抑菌剂包括磺胺类。,4.按作用机理合理选用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上,应首选杀菌性抗生素,次选抑菌性抗生素。首选快效的,次选慢效的。因此,临床上应用抗生素的主流是青霉素族抗生素,头孢菌素族抗生素。除大环内酯类,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外,其他杀菌剂就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儿科 合理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3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