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唾液腺)疾病(全).ppt
《涎腺(唾液腺)疾病(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涎腺(唾液腺)疾病(全).ppt(1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九章 唾液腺疾病,主要内容,唾液腺炎症唾液腺损伤和涎瘘舍格伦综合症唾液腺瘤样病变唾液腺肿瘤,目的与要求,掌握唾液腺炎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掌握唾液腺常见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发病及生物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了解唾液腺损伤及唾液腺瘘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解 剖,唾液腺又名涎腺:有三对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许多小的唾液腺,唇腺、腭腺、舌腺、颊腺等腺实质和结缔组织组成:腺实质即腺泡是腺的分泌部。腺泡壁有分泌上皮构成,分泌液由导管排入口腔,形成唾液。结缔组织在腺实质外形成一层厚薄不一的被膜,并深入腺内,形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腺小叶是腺的基本结构,含有腺泡和导管,解 剖,小唾液腺分
2、布于唇、舌、颊和腭的口腔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唾液腺根据腺泡结构及分泌物的性质分为:浆液性腺:腮腺、轮廓乳头附近有味腺粘液性腺:下唇、舌腹,其它小涎腺也多为粘液性,混和性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舌下腺以粘液性为主,解 剖,粘液性腺分泌粘液,较为粘稠,主要成分为粘蛋白浆液性腺分泌浆液,较为稀薄,主要成分为淀粉酶,第一节 唾液腺炎症,唾液腺炎症(Sialadenitis),按其性质分为:化脓性、病毒性和特异性感染三类感染途径:逆行性感染血源性感染淋巴源性感染损伤及其他,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病因病理1.病源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少数2.发病因素:严重的全身疾病 严重代谢紊乱(大手术后严重脱水)
3、口腔卫生不良 腮腺区损伤和邻近组织炎症扩散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严重的全身疾病,正常时 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 脓毒血症、急性传染病,机体抵抗力及口腔生物学免疫力降低高热、脱水、进食减少、咀嚼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机械性冲洗作用降低,口腔病菌逆行侵入导管。,严重的代谢紊乱,腹部大手术,禁食,反射性唾液腺功能降低或停止,唾液分泌减少,导管中唾液流量减少,逆行性感染。口腔大手术,不发生腮腺炎胃肠道手术,即使大剂量抗生素,仍出现腮腺炎唾液流量减少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颌下腺炎少见,粘蛋白含量高,具有较强的聚集杀菌能力,损伤邻近组织炎症扩散,淋巴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破
4、溃后波及腮腺实质,临床表现,单侧腮腺受累炎症早期表现:症状轻微易被忽视,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微红肿、疼痛炎症后期局部表现:以耳垂为中心的红、肿、热、痛,耳垂被上抬,腮腺导管口红肿、溢脓,张口轻度受限全身表现:全身中毒症状明显,体温40并发症:主要是炎症向周围扩散引起邻近组织间隙感染,严重者导致败血症。,临床表现,纤维结缔组织腮腺分隔为小叶,脓肿为散在的多发性的脓肿腮腺嚼肌筋膜非常致密,不易扪及波动感,呈硬性浸润块脓液聚积,压力增大,疼痛剧烈脓液进入外耳道、翼腭窝、咽旁、咽后间隙、纵隔、颅底脓肿穿破皮肤,涎瘘面神经抵抗力强,不易发生面瘫,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根据病史、临床检查,
5、诊断并不困难鉴别诊断:1.流行性腮腺炎 2.咬肌间隙感染 3.腮腺区淋巴结炎,预 防,术后或重病病人,加强护理及加强营养保持体液平衡加强口腔卫生抗感染,治 疗,针对病因治疗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加强口腔护理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切开引流,治 疗,其他的保守治疗:热敷、理疗酸性饮料、维生素C含片,增加唾液分泌,NaHCO3漱口水,注意:防止损伤面神经一般在耳屏前作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腮腺。用小血管钳沿面神经走行方向行钝性分离,对分散的小脓灶作多处引流。,急性腮腺炎切开排脓,二、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分类: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成人复发性腮腺炎病因病理先天性发育异常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儿童免疫力低下细菌逆行感
6、染: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病灶成人复发性腮腺炎为儿童复发性腮腺炎迁延未愈而来,病 理,早期:导管系统病变,润管、纹管、小叶间导管扩张,中期:导管周围组织炎症,结缔组织纤维化,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巨细胞浸润晚期:腺小叶结构破坏,结缔组织替代,临床表现,发病特点:5岁儿童好发,男性多于女性腺体:腮腺反复胀痛,不适感症状反复发作导管:导管口流脓或胶冻状液体溢出症状反复发作,数周至数月发作一次,诊 断,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临床表现:腮腺反复肿胀导管有脓液或胶冻样分泌物随年龄增长,发作次数减少腮腺造影: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鉴别诊断,流行性腮腺炎(儿童):双
7、侧同时发生,伴发热,肿胀更明显导管口分泌正常患病后终身免疫,无反复肿胀 Sjogren综合征(成人)多见于中年女性,无自幼发病史常有口干、眼干及自身免疫病腮腺造影主导管扩张不整,边缘毛糙,呈葱皮样、花边样改变,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排空迟缓主导管及腺内导管无明显异常,儿童复发性腮腺炎,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治 疗,复发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因此,以增强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每天按摩腺体促进唾液排空,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急性炎症期,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腮
8、腺造影对腮腺炎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又称腮腺导管炎,病 因,导管外:局部瘢痕挛缩:主要为导管口周围颊粘膜损伤所致局部肿瘤压迫导管致导管狭窄。导管内:异物结石腮腺导管系统较长、较窄,易于唾液滞留 导管阻塞使远端导管扩张,唾液滞留,主要病理特征,导管扩张导管上皮化生,导管周围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腺胞萎缩纤维组织导管腔内分泌物潴留絮状分泌物、微小结石,临床表现,男性多于女性,中年多见,多为单侧发病,也可为双侧。腮腺反复胀痛,不适感;口干、口咸。阻塞症状:约半数患者肿胀与进食有关。导管口流脓或胶冻(雪花)状液体溢出。症状反复发作,大多平均每月发作一次。,临床检查,腺体:腮腺稍肿大,能
9、扪及肿大的腮腺轮廓,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导管口稍红肿,挤压腺体可见雪花样或粘稠的蛋清样唾液,诊 断,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腮腺造影临床表现:进食肿胀史,挤压腺体导管有混浊液体溢出腮腺造影:主导管、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导管炎、腺管炎部分伴有“点状扩张”:先有主导管扩张、叶间导管、小叶间导管,最后才出现“点状扩张”,鉴别诊断,成人复发性腮腺炎有幼儿发病史主导管、叶间导管、小叶导管无变化,末梢导管呈散在点状、球状扩张Sjogren综合征继发感染多为中年女性有口干、眼干及结缔组织疾病造影末梢导管点状、球状扩张组织病理表现明显不同,正常腮腺造影图像,阻塞性腮腺炎,主导管
10、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腊肠样改变,导管炎,导管炎,管腺炎,左腮腺肥大,双腮腺肥大,治 疗,去除病因:涎石或异物:先去除导管口狭窄:导管扩张术,探针插入导管,有细至粗导管内药物灌注:抗生素,碘化油,甲紫等具有抑菌作用,治 疗,由后向前按摩腮腺,促使分泌物排出咀嚼口香糖、维生素C片,促使唾液分泌保持口腔卫生,防止逆行性感染手术治疗,手术治 疗,导管结扎术:通过结扎导管使腮腺萎缩,控制炎症术前抗生素反复冲洗,粘液、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或停止术后口服阿托品、腮腺区加压包扎使腺体萎缩腮腺浅叶切除术:保留面神经,尽可能摘除腺体、导管全长完全切除,导管结扎术,四、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涎石病是在腺体
11、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85%左右发生于下颌下腺,其次是腮腺,偶见于小唾液腺,舌下腺很少见。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并继发感染,造成腺体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炎症。,病 因,钙盐沉积中心的存在;涎液滞留;机体新陈代谢;酶的功能紊乱与pH值的改变。,下颌下腺好发的原因,混合性腺体,富含粘蛋白,较腮腺粘稠,钙含量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导管自下向上行走,分泌物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部有一弯曲部,临床表现,主要是涎石堵塞导管系统后产生的排唾障碍和继发感染的症状:排唾障碍:进食时腺体肿大、肿胀感、疼痛针刺样的涎绞痛停止进食,腺体复原,疼痛消失导管口:周围粘膜红肿,脓性分泌物溢出涎石:
12、可以触及硬块继发感染:腺体继发感染,颌下间隙感染,诊 断,病史:进食时颌下区肿胀疼痛临床检查:扪诊,双颌诊。下颌下腺肿大质硬;导管口红肿溢脓;扪及结石X线检查:阳性结石,阴性结石。造影检查:导管系统增粗扩张、不整齐。,慢性下颌下腺炎,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下颌下腺导管结石,鉴别诊断,舌下腺肿瘤;下颌下腺肿瘤;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Kuttner瘤);下颌下淋巴结炎;下颌下间隙感染,治 疗,保守治疗:适用于很小的涎石维生素C,酸性食物等,促使唾液分泌,排出涎石切开取石术:适用于能扪到、相当于下颌第二磨牙以前部位的涎石;下颌下腺功能可,腺体尚未纤维化;,治 疗,下颌下腺摘除术:涎石位
13、于导管后部、涎门部颌下腺反复感染、腺体萎缩其他治疗方法:碎石机,利用体外震波粉碎结石2mm激光碎石,导管取石术,缝线在涎石后方、导管深面穿过,弯镊子于涎石深面固位,3.下颌下腺摘除术,适应证:下颌下腺腺体内或导管后部涎石;感染反复发作,腺体功能低下者;腺体萎缩纤维化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曾行涎石摘除术,下颌下腺功能测定,功能明显低下者。解剖及比邻关系:手术方法: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下颌下腺摘除术,慢性下颌下腺炎,五、流行性腮腺炎,1.病因:病毒感染2.临床表现:传染途径及潜伏期;发病年龄及季节;传染期;临床症状及体征。3.并发症:睾丸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耳聋;其他。,3.诊断:根据病
14、史,临床检查及 实验室检查。4.治疗:休息,对症治疗为主。,六、唾液腺特异性感染,结核:主要是腮腺区淋巴结发生结核性感染,肿大破溃后累及腺实质放线菌病:是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较少见;主要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所致。结节病:是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病,可能是一种免疫功能异常性疾病。Heerfordt综合征是结节病的一个特殊类型。表现为:发热,眼色素层炎,腮腺肿大及面神经麻痹。,下颌下腺TB,第二节 唾液腺损伤和涎瘘,涎瘘:唾液不经导管系统排入口腔而流向面颊皮肤表面病因:损伤:颌面部裂伤手术创伤炎症:化脓性感染破坏腺体、导管其他常见部位:腮腺,临床表现,腺体瘘:腺体区皮肤有小的点状瘘孔,其周围
15、有瘢痕,瘘管的腺端通向一个或多个腺小叶的分泌管。从瘘孔经常有少量清亮唾液流出,常与进食有关。导管瘘:发生于腮腺导管段的涎瘘,根据导管断裂的情况,分为:完全瘘:唾液全部经瘘口流向面部,2000ml/d瘘口周围皮肤潮红、糜烂、湿疹不完全瘘:导管破裂,仍有部分唾液流入口腔,诊 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临床检查等。临床检查:了解损伤的部位及性质;了解腺体及导管的损伤情况:完全裂开:自导管口插入细塑料管不完全裂开:自导管口注入亚甲兰腺体:腮腺导管造影;了解面神经的损伤情况。,治 疗,腺体:阿托品、避免酸性食物新鲜损伤创口的处理:直接加压包扎陈旧创口:电凝固器烧灼瘘口,破坏上皮瘘道封闭术,治 疗,导管:新
16、鲜导管断裂:导管端端吻合术新鲜断裂口接近口腔:导管改道术陈旧性导管损伤接近口腔:导管改道术陈旧性导管损伤接近腺门:瘘道封闭术完全导管瘘:导管再造术(口腔粘膜)完全瘘伴疤痕组织:导管结扎术,使腺体萎缩伴有腺体慢性炎症:腮腺切除术,腮腺腺体瘘瘘道封闭术,腮腺导管瘘端端吻合术,腮腺导管改道术,将导管引入口腔,第三节 舍格伦综合征,舍格伦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外分泌腺的进行性破坏,导致粘膜及结膜干燥,并伴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病征。原发性舍格伦综合征:病变限于外分泌腺本身继发性舍格伦综合征:同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病理,病因: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三个特点:腺实质萎缩淋巴细胞浸润肌
17、上皮岛形成,病变分三期,早期:腺胞萎缩导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中期:腺小叶淋巴细胞浸润,小叶轮廓仍保留导管出现上皮化生及肌上皮细胞增殖晚期:肌上皮岛形成 导管上皮增生形成上皮岛,病 理,小涎腺:导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腺泡萎缩、腺小叶破坏、腺体硬化。,临床表现,眼部表现:干燥性结膜炎、角膜炎口腔表现:口干,语言、咀嚼、吞咽困难,假牙固位不良唾液腺肿大:腮腺最常见,多为双侧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表现:上下呼吸道分泌腺、皮肤外分泌腺、鼻腔粘膜干燥、结痂、喉及支气管干燥,声音嘶哑、慢性干咳,临床表现,结缔组织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非外分泌腺器官病变表现:肾浓缩能力降低、肾小管酸中毒,但极少出
18、现肾功能衰竭鼻咽管阻塞引起中耳炎感觉神经末梢神经炎多发性肌炎,概括为:,临床、形态学的改变与外分泌腺病变有关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病变,特别是结缔组织疾病,诊 断,常规的临床检查:施墨(Schirmer)试验:用于检查泪腺分泌功能玫瑰红(rose bengal)试验:检查角膜上皮干燥状态唾液流量测定:咀嚼5g白蜡3min,正常大于3ml唾液腺造影: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末梢导管扩张,排空功能减退。,诊 断,核素功能测定:摄取分泌功能低下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球蛋白增高,自身抗体阳性唇腺活检:腺小叶内淋巴细胞浸润腺实质萎缩导管扩张、导管细胞化生,治 疗,对症治疗:口干治疗,眼干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氯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涎腺 唾液腺 疾病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