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课讲稿(精选两篇合辑)(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党课讲稿(精选两篇合辑)(7).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使纪律始终成为“带电”高压线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严的基调推进纪律建设。新时代十年将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取得历史性成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引的,这一重要思想有着深刻内涵,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新境界,需要我们深刻领会,不断提高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党的纪律的性质和使命我们党的纪律的性质,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世界上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各类政党都有其纪律,但它们的纪律都是维护小团体利益,从而为少数人
2、服务的。与此形成鲜明的对照,我们党的纪律,体现“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原则,落实“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的要求,是确保全体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纪律。换句话说,资产阶级政党或者其他政党是维护少数人利益的,其纪律也具有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性质,而无产阶级政党是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其纪律也具有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性质,是党的意志和人民意志高度统一的纪律。党的纪律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党的纪律约束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维护的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它是党的事情,更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事情。从这
3、个意义上讲,党的纪律具有纯粹的“正外部性”,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来说是铁一般的约束,对最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钢一般的保护,党的纪律所体现的党性和人民性,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高度统一。这是我们党的纪律的正义之所在,遵守党的纪律的正道之所在,执行党的纪律的正气之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铁的纪律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在于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矢志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已经走过了102年奋斗历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
4、大飞跃。我们党从成立之时50多名党员,用28年时间战胜国内反动势力和外来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铁的纪律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我们党执掌国家政权之时,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困苦,内有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破坏、外有国际反动势力的围堵,能够迅速巩固新中国政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确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巩固国防,实现深刻社会变革,铁的纪律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我们党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面对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人民温饱问题严重、发展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状况,能够果断纠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成功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找到建设中国特
5、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大踏步赶上时代,铁的纪律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一系列影响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保障作用更加充分有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什么时候党的纪律加强T,党和人民事业就发展顺利;什么时候党的纪律松弛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遭遇挫折,保障党的使命达成,始终是党的纪律的使命。党的二十大
6、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任何意义上都不低于党已经完成的使命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难就难在“全面”,这意味着我们党和人民事业已经到了系统集成阶段,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局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对全局的影响都要大于以往。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强调“四个意识”,与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是党和人民事业系统集成的必然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既要
7、靠自觉,也要靠纪律,要通过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保驾护航。二、新时代十年党的纪律建设的历史成就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从抓作风建设入手,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让纪律全面严起来,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提出纪律建设的概念,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我们党历来重视纪律建设,但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党的纪律建设”概念,这是
8、第一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都对党的纪律建设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党的纪律建设逐步取得丰硕的成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重要经验,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出了纪律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形成以六项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纪律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就是严明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
9、部纪律的重要基础。”新时代十年党的建设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的纪律建设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首要。同时,把党的纪律概括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位,不断丰富党的纪律和规矩的内容,形成了以六项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纪律体系,这一体系逻辑清晰,重点明确,突出政党特色和纪律特点,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记得住、守得牢,也利于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强调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严格监督执纪,突出党的先锋队性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
10、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这是管党治党思想认识的一次飞跃,是纪律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纪严于法,彰显了党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高要求,表明有些事情普通公民可以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就不能做的鲜明态度,强调党员必须承担比普通公民更重的政治责任,唤醒全党特别是党员干部的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体现了从严治党、从严执纪的决心。为了落实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实现纪法分开,党章规定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处分、组织调整成为管党治党的重要手段,严重违纪、严重触犯刑律的党员必须开除党籍,从而使把党的纪律挺在国家法律前面有了具体路径,形成了依据党纪国法管党治党的
11、综合效应。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先锋队、先锋战士就要有先锋的样子,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已经成为打造这支先锋队和9800多万先锋战士的利器。统筹国家立法和党内法规制定,从全面依法治国高度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强调制度治党、依规治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
12、会主义法治体系,把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确立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些党内法规在各领域、各层面规定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任务、行为准则、工作要求,既规定必须做到的,又规定不得做的,构成了党的纪律的实体要求。党纪处分条例全面整合了党内法规的各项规定,按照六项纪律的分类,全面界定了各种违反纪律行为,并规定了相应的纪律处分,从纪律的角度为党章和党内准则、党内法规的执行提供保障。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党内法规建设本质上是国家根本领导制度的建设,党的纪律为维护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国家根本领导制度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13、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全面加强监督执纪问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各级党组织要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任务,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一岗双责”责任、职能部门责任等责任格局,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把管党治党责任切实落到实处。为了加强监督执纪问责,实现纪法贯通,党中央部署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中央纪委合署办公,健全完善巡视巡察制度、派驻制度等,纪律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彰显。新时
14、代十年党的纪律建设,在党的革命性锻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党的纪律全面严起来、硬起来,增强了全党的党性,改进了党的作风,纯洁了党的肌体,深得党心民心,有力地保障了党的全面领导,有力地保障了全党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O三、新时代新征程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重大命题,部署了“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重大任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以铁的纪律作为保证。严明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党的各项纪律中,把政治纪律作为打头、管总的纪律,确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立
15、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目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确保全党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对党忠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组织纪律,提升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我们党的力量来自组织,来自党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9800多万名党员组织纪律强,就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组织纪律松懈,就会既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严明组织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确保全党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组织观念,坚决做到“四个服从”,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同以习近平同
16、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党的团结统一带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严明廉洁纪律,保持党的清廉本色。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这是党的先进性所在,这种先进性必须以纯洁性作为保障。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严明党的廉洁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确保全体党员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人民的幸福安康。严明群众纪律,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17、。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之一,关系到党的本质底色和生命力。严明党的群众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坚决惩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党的正常工作秩序。我们党的历史伟业是干出来的,担当作为、勤政为民,守正创新、艰苦奋斗,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严明党的工作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确保党的工作正常开展,讲规矩、守纪律,按党性原则办事,按政策制度办事,严格追究失职渎职行为,加大力度治“庸”、治“懒、治散”
18、、治拖”、治“浮”,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出良好的社会政治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严明生活纪律,维护党的良好形象。我们党的形象是通过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体现出来的,一个人入党之后,其个人道德品格就不再是个人的事情,也不再是一般社会道德问题,而是关乎党的形象问题。严明党的生活纪律,最根本的是以铁的纪律确保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优秀个人品德,树立良好家风家教,真正成为一名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党课:深入理解和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马克思主义政
19、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责任担当敏锐洞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趋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长期坚
20、持、不断丰富发展。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首要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其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只有深入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才能更深刻地领会、把握和运用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把握,深化对当今世界发展形势和人类
21、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科学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自觉地依靠人民的磅礴力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立场,是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对同一个事物的看法不同,其确立、运用的理论以及战略策略也不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资料生产是一切历史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就不可能有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人民的历史作用,阐释了人民
22、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人民的立场出发,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的矛盾和运动规律及其剥削的本质,指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是破除资本主义桎梏、发展生产力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围绕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阐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社会两极分化的事实,主张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
23、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团结带领广大人民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
24、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25、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习近平经济思想蕴含着鲜明的人民立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作出的系统理论概括,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成果,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6、才能把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凝聚人民力量,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把人民利益作为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的根本执政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方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进程之中。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
27、民的立场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展历史。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历史传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研究、运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把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切身利益要求落实到夺取革命战争胜利和革命根据地建设全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与群众同甘共苦,从而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继承和发扬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团结带领人民集中
28、力量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强调社会主义经济是为人民服务的经济,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二者必须兼顾。通过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和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结合起来,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9、,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等论断,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党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标准,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保障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基点。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
3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总揽全局、勇挑重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
31、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战胜各种困难挑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动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书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崭新篇章。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
32、为中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从党的百年奋斗中可以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可以弄明白未来我们如何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和自觉地践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三,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当前,我们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落实到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中,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始终把
33、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在经济工作中,一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认识、分析和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及时回应人民期待和关心的经济问题。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进程中陷入经济危机,归根到底在于其放任资本剥削劳动者,维护少数人利益,造成两极分化,引发社会矛盾和动荡。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创造更为富足的物质生活和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
34、民。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理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将经济发展目标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统筹考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重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重点关注人民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切实办好惠民实事,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
35、平,逐步实现人民物质上的富裕富足、精神上的自信自强。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发展实践的根本动力。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依靠人民而发展,发展才有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依靠人民。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激发全体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想人民之所想,行
36、人民之所嘱,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把人民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汇聚亿万人民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要依靠广大人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互促共进,使全体人民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去。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社
37、会公平正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意味着片面关注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而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包容性发展新机制,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志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惠民政策,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真正受益,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6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