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全套).docx
《XX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全套).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为贯彻落实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农业农村部“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城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增加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病虫危害损失、化学农药使用量,制定了2022年城区水稻、玉米、甘蔗、果树、蔬菜等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害及草地贪夜蛾、橘小实蝇防控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科学防病治虫促丰收。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措施到位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将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各地要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坚持“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
2、类管理、科技支撑、绿色防控”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落实防控责任、资金、人员、物资、技术等。要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农人发(2022)1号)有关要求,围绕“县有机构乡有人”的目标,加强基层植保体系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确保病虫害监测防控活有人干、事有人管。要依法规范执行信息汇报、发布制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突出主要作物、关键时期、重点区域、重大病虫防控,组织打好关键防治战役,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推动面上持续、有效、安全地控制病虫灾害。二、强化监测预警,科学指导防治各镇农业农村
3、站、XX社管局要依法组织和保障植保技术干部做好农作物病虫的系统监测和大田普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提出防治对策,做到病虫早发现、早预警,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导农民适时、科学防治。各地在监测防控重大病虫过程中,要注意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发展和防控工作动态,做好纵向横向信息沟通交流,牢牢把握防控主动权,并为基层技术人员下田监测调查、进行指导防控提供保障。三、完善预案制度,抓好应急防治各地要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和XX省农业生物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修订)(X农厅发(2019)186号)等法规和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当地的农作物病
4、虫害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及早做好应急贮备、准备和演练工作,密切监测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病虫灾害发生动态。一旦暴发农作物病虫害,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快速有效安全控害。四、抓好示范培训I,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整合资源,建立重大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减量、绿色防控示范样板,加快推广应用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强化以理化诱控、生态调控、生物防治技术为核心的绿色植保集成技术的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手机微信等媒介,结合现场指导培训、农家小课堂、咨询台、开办IPM农民田间学校、张贴宣传挂图、发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形式,广泛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带
5、动、推动面上防治工作开展。五、强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各地要大力支持、扶持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发展,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在项目和资金上鼓励和支持专业化防治组织优先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强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扩大融合应用规模,探索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新模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尤其要确保种桑养蚕区、放蜂区的用药安全,不影响桑蚕生产和蜂蜜养殖。六、强化农药监管,确保防控成效做好农药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开展防治用药市场监管抽查行动,严肃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药”,维护农民利益,确保防治效果。切实抓
6、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防范发生农药生产性中毒事件。附件:1.2022年XX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2. 2022年XX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3. 2022年XX区甘蔗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4. 2022年XX区果树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5. 2022年XX区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控方案6. 2022年XX区草地贪夜蛾监控方案7. 2022年XX区橘小实蝇防控方案附件12022年XX区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2022年,XX区水稻主要病虫害预计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其中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预计发生面积13.1万亩次;二类病虫害三化螟、水稻纹枯病、稻曲病、水稻细菌性条
7、斑病预计发生面积3万亩次;此外,大螟、稻瘦蚊、稻蜻、稻杆潜蝇、稻蝗等病虫在局部稻区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二、防控策略预防为主,综合控害,统防增效,绿色安全。抓住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期,因地制宜采取“抓重点,兼一般”“治小(田)保大(田)”“治上压下”“治前控后”“治虫防病”的策略,主攻一类、二类病虫,兼顾其他病虫,打好关键防治战役。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采用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增强稻田自然控害能力。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控和生物
8、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合理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预防和应急防治。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高质高效绿色安全。三、主要病虫及重点区域(一)稻飞虱发生面积约3.5万亩次,全城区普遍发生。(二)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约6.1万亩次,全城区普遍发生。(三)稻瘟病发生面积约2.2万亩次。发生主要区域为长塘、刘珏等历史发病区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稻区。(四)水稻纹枯病发生面积约L5万亩次,全城区普遍发生。(五)钻蛀性螟虫发生面积约L5万亩次,其中三化螟0.2万亩次,二化螟1.3万亩次。全城区普遍发生。四、防控措施(一)预防技术1 .选用(抗)
9、耐病品种。以稻瘟病、稻曲病、病毒病等为重点,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的水稻品种,淘汰或避免种植高(易)感病、抗性差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2 .农艺措施健身栽培控害。(1)翻耕灌水灭蛹。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加强水肥管理,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迟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性。(3)清洁田园。晚稻收割后立即翻耕,减少再生稻、落谷稻等冬季病毒寄主植物。3 .生态调控。田埃保留禾本科杂草,为天敌提供过渡寄主;田壤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涵养蜘蛛、寄生蜂、瓢虫、黑肩绿盲蜷、草
10、蛉、青蛙等害虫天敌;田边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减少二化螟的种群基数;利用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预防稻瘟病等。4 .物理阻隔育秧。采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阻隔介体昆虫传毒,预防病毒病。5 .昆虫性信息素诱杀和干扰交配。在水稻钻蛀性螟虫越冬代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使用性信息素,群集诱杀成虫或干扰交配,降低田间卵量和虫量。选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诱芯和飞蛾诱捕器,平均每亩放置1个,放置高度以水稻分麋期距地面50厘米、穗期高于植株顶端10厘米为宜。6 .灯光诱杀害虫。稻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兼治稻纵卷叶螟、
11、稻飞虱、稻黑蟒等害虫。7 .稻螟赤眼蜂控害。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次每亩放蜂8000-10000头,均匀放置5-8个点,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蜂卡放置高度以分募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8 .稻鸭共育。水稻移栽后7-10天扎根返青、开始分窠时,将15天左右的雏鸭放入稻田饲养,每亩稻田放鸭10-20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取食活动减轻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的发生危害。9 .关键期药剂预防技术。一是种子处理,预防苗期病虫害。针对苗期稻飞虱、叶蝉、稻瘟病、恶苗病、病毒病等病虫,因地制宜选用种子处理剂
12、浸种或拌种。二是带药移栽,减少大田前期用药。秧田应用赤口引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早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单季稻和晚稻预防螟虫、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三是孕穗末期药剂预防,控害保穗。各稻区根据穗期主要靶标病虫种类确定主攻对象,采取主治兼治相结合策略,于水稻破口前7-10天至破口期,因地制宜选择施用杀菌剂与长效杀虫剂混用,预防穗瘟和稻曲病,防治稻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二化螟、大螟、台湾稻螟等钻蛀性螟虫,兼治穗期其它病害。(二)控制技术1 .一类病虫害。稻飞虱:重点做好第3代、第6代主害代的防治,局部发生早、程度较重的稻区做
13、好第2代和第5代及晚稻后期的第7代防治。注意早稻前期迁入代、晚稻后期回迁代的防治。抓准在低龄若虫盛发期用药防治,防治指标分票期百丛虫量IoOo头、孕穗期百丛虫量500头。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球泡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醒菊酯、烯哽虫胺、叱鲂酮、吠虫胺、氟哽虫酰胺、三氟苯密哽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稻纵卷叶螟:充分发挥水稻生长前期的自身补偿能力和天敌控害作用,以防治保护3张功能叶为主,重点抓好分票期、孕穗期达标防治。蛾始见期开展释放赤眼蜂压低虫源基数,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或球抱白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或选用对天敌安全的化学农药,防治指标分篥期为百丛幼虫量50头、
14、穗期为百丛幼虫量30头。局部发生早、程度较重的稻区注意适时挑治第1代。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抱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或四氯虫酰胺、的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二化螟: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翻耕灌水抠田,降低虫源基数。药剂防治指标为分募期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甲氧虫酰肿、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和低风
15、险化学农药。稻瘟病:重点落实适期预防措施,种植抗病品种,搞好种子消毒,避免偏施氮肥。注意异常天气时稻瘟病发生动态,重发区、历史发生区秧苗带药移栽,分篥期发病初期施药预防为主,当田间出现急性病斑、发病中心时立即施药控制叶瘟,重点抓好抽穗破口期穗瘟药剂预防,破口前3-7天施药预防穗瘟,穗期遇上频繁降雨稻瘟病易发天气,或种植感病品种,或病害常发区,始穗期、齐穗期还要各施1次药。选用枯草芽抱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三环嗖、丙硫嗖、咪铜.氟环嗖、咯菌酯等药剂。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以预防为主,选用抗性品种,做好秧田期、大田分廉前期两个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加强田间稻株健身栽培,铲
16、除病发区田块周围杂草,冬犁晒田,切断传毒桥梁;抓好药剂浸(拌)种,推广防虫网或无纺布阻隔育秧,秧苗移栽前3-5天与防治其他病虫一起喷施“送嫁药”,移栽到大田后根据白背飞虱有效虫量适时施药防治,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拔除病株深埋处理。选用毗螃酮、此虫琳、吠虫胺、烯唳虫胺、三氟苯密哽等药剂防治白背飞虱,联合使用毒氟磷、宁南霉素等防病毒药剂。2 .二类病虫害。三化螟:早春灌水耙抠稻田,消灭在禾克内越冬的螟虫,禾苗期特别是晚秧期,人工摘除禾叶上卵块,当丛枯心率2%3%时,进行药剂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Bt.)、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印楝素、甲氧虫酰力井、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等生物农药和低风险化
17、学农药。水稻纹枯病:移栽前打捞菌核,移栽后加强水肥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巢末期够苗晒田。重点抓好分票期末期至孕穗抽穗期的药剂防治,分篥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枯草芽抱杆菌、多抗霉素、氟环哇、咪铜氟环嗖、嚷吠酰胺等药剂防治。频繁降雨天气时,应特别注意长势好、田间郁蔽田块的病情监测与适时药剂预防和控制。稻曲病:种植抗病品种,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适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抽穗前施药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710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突发性病害,以预防和应急防治为主,城区内历史
18、性病区若台风或寒露风影响较多,病害始见早,需用药12次,其它稻区着重抓好始见期用药1次防治。3 .其它病虫害。水稻胡麻叶斑病:以预防为主,采用无病种子,进行种子消毒。深耕灭茬,及时处理销毁病稻草,多施腐熟农家肥,注意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提高抗病力,翻抠绿肥应施石灰,及时排水灌水,改善土壤通气性,防止干旱,重点是施足钾肥。发病田块注意在抽穗至乳熟阶段施药防治,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附线螭:选用抗虫品种,及时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及早抠田,减少当年初始蜻源。拔节期(分巢末期到孕穗之间)和破口期2次用药防治。(三)注意事项1.性信息素诱杀水稻螟虫,应大面积连片应用,不能将不同害虫的性信
19、息素诱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4 .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5 .稻鸭、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和种桑养蚕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成毒害;水稻扬花期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叱虫琳、唳虫眯、嘎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嗖类杀菌剂,避免药害。6 .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与混配,避免一季多次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暂停使用已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药剂,禁用含菊酯类成分农药。7 .严格执行农药使用操作规程,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附件22022年XX区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据城区病虫监测及会同有关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2年全城
20、区玉米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偏轻局部中等发生。为切实有效地防控玉米重大病虫危害,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大力推进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化学农药使用持续减量化。二、防控策略以保障玉米生产安全为核心,实施以种植抗(耐)病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绿色防控为重点,环境友好型的化学防治为辅的策略。因地制宜加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应用,采取种子处理、苗期病虫害防治和中后期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实现提质增效。三、防控重点(一)播种期。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密植,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采用种子包衣
21、,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二)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螃虫、玉米螟为主,局部地区特别注意防治暴发性的玉米铁甲虫和粘虫等,结合定苗拔除田间杂草,减少虫源。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幼苗早发。加强局部地块发生的玉米螟的药剂防治,灌根或拌成药土点施心叶。(三)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纹枯病、玉米大小斑病为主,兼治玉米螃、粘虫、蓟马。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四)灌浆成熟期。以防止玉米早衰为主。主要通过前期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中后期中耕除草,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通风透光条件等栽培措施来预防。四、主要病虫防治技术
22、(一)一类病虫害草地贪夜蛾。因地制宜采取间作、套作、轮作,调整播期等农业措施,种植驱避、诱集植物,改造害虫适生环境,秸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采取高空诱虫灯、性诱捕器以及食诱剂等理化诱控措施,诱杀成虫、干扰交配,减少田间落卵量。应用金龟子绿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防治幼虫,保护利用夜蛾黑卵蜂、螟黄赤眼蜂、蟠蜷等天敌,发挥自然控害作用。以保苗、保芯、保穗为重点,抓早抓少,治小治了,因地制宜推广药剂拌种控害措施,抓住卵和低龄幼虫高峰期,对连片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防治药剂可选用乙基多杀菌素、虱蜻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
23、酸盐、苗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注重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详见附件7。粘虫。秸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诱杀,也可结合糖醋液诱杀。在粘虫量发生不大的情况下,从产卵初期到盛末期,可在田间插设小稻草把,诱集成虫产卵后带出田外消灭,并更换新稻草把,也可在田间巡查时人工捕杀幼虫;粘虫群聚发生量大时,抓住低龄幼虫期及时防治,幼虫低龄低密度阶段优先选用对口生物农药防治。(二)二类病虫害玉米螟。秸杆粉碎还田,减少虫源基数;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使用性诱剂诱杀,羽化高峰期杀虫灯诱杀;心叶末期撒施苏云金杆菌(Bt.)灌心,喇叭口期撒施辛硫磷颗粒剂灌心;应急防治可选用氯
24、虫苯甲酰胺、氯虫嘎虫嗪、溟氟菊酯等药剂喷雾。推广高杆喷雾器喷洒Bt.制剂防治玉米螟技术。(三)其它病虫害地下害虫及蓟马、奸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播前灭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种沟上的覆盖物;应用含有喂虫嗪、此虫琳、氯虫苯甲酰胺、溟氟虫酰胺等成分的种子处理剂拌种或包衣。玉米奸。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残茬败叶,减少妍虫来源;在玉米田悬挂银灰色塑料膜条,或覆盖银灰色地膜驱避鲂虫;保护和利用七星瓢虫、草蜻蛉等天敌以发挥其对螃虫的自然控制作用。重发区选用嘎虫嗪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或叱虫琳拌种,玉米抽雄期,螃虫盛发初期选用溪氟菊酯等进行喷雾处理,尽量减少药剂防治次数,延缓害虫抗药性。玉米铁甲虫。以药剂防治越冬代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农作物 重大 病虫害 方案 全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5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