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妇产科血栓形成问题.ppt
《[临床医学]妇产科血栓形成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妇产科血栓形成问题.ppt(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病历资料,张,女,36岁,于2001年1月3日以:1、孕37W 1/0 LOA待产;2、子宫肌瘤入院。入院后完善研成果各项检查,并行配血、术前谈话等准备后,于2001年1月8日15点45分在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及子宫肌瘤挖出术。手术顺利,取出一活男婴,剥出大小不等的肌瘤5个。术后给予抗感染、缩宫、止血等治疗。查血红蛋白63g/L,1月10日和1月12日各输浓缩红细胞2单位。,摘要:,2001年1月14日9点55分,患者在床边坐10分钟后,卧倒时突发气急、紫绀、烦燥、意识丧失,立即查脉搏3040次/分,微弱,呼吸急促、血压为0,心率3040次/分左右,左肺及右上肺无呼吸音,右下肺呼吸音弱,即行胸外
2、按压、高流量吸氧、静推肾上腺素、多巴胺静滴等抢救治疗,2分钟后心率80次/分、心音弱,血压45-76/2630mmhg,约1分钟后呼吸停止,脉搏触不及,血压为0,即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继续胸外按压,静推肾上腺素等抢救,56分钟后心跳停止,2001年1月14日11点5分死亡。,1、脑血管意外 2、急性心肌梗死 3、羊水栓塞 4、肺血栓栓塞 5、气管误吸窒息 6、子宫破裂 7、过敏休克,您考虑产妇死亡诊断是,西安交通大学法医科学技术鉴定书(法鉴字第2001042号)尸检部分结果:重260g,心外膜光滑。距肺动脉起始部3cm处肺 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处有一暗红色与白 色相间的固体质块,堵塞于肺
3、动脉腔内,大小为 721.5cm,与之相延续的为暗红色血块。右侧重520g,左侧重550g,表面暗红。右肺下叶 肋骨面可见5.54.5cm紫红色楔形区域,尖端 指向肺门,隔面亦有5.54cm的紫红色楔形区 域,尖端指向肺门,质地较硬,切而见病灶高 3.5cm。左肺下叶肋骨面86cm、隔面43.5cm 紫红色楔形区域,尖端指向肺门,质地较硬,切 面见病灶高5cm。镜下见:肺泡间质血管扩张,充盈血液,部分血管内可见白细胞聚集,肺 小动脉内可见混合血栓成份。,心脏,肺脏,本例解冲主要发现,死者肺动脉巨大血栓栓塞伴灶状肺出血性坏死,胸腔少量积液,子宫无破裂。巨大肺动脉栓塞可在很短时间内引起患者呼吸循环
4、衰竭而死亡。张第剖腹产后肺动脉巨大血栓栓塞而死亡。,尸检分析说明,结 论:,妇产科血栓形成问题,一,二,四,血栓形成部位、分类、演变血栓形成机制血栓形成诊断方法血栓栓塞性疾病妇产科中血栓形成问题,三,五,本讲内容,血液成分在流动血液中,于血管或心脏内膜表面形成凝块或沉积物,可发生在血管任何部位,并导致血液的停止。,一,血 栓 定 义,血栓形成部位、分类、演变,静脉血栓:动脉血栓=4:1 静脉血栓:(下肢、盆腔、肝、阴道旁)下肢、盆腔 90%右下肢 35%左下肢 48%双下肢 17%脏器内V 2-4%完全堵塞 82%部分堵塞 18%,部 位,(取决于血液成分、血管壁、血液流动)血小板栓子:大量血
5、小板聚集+少量纤维蛋白白色血栓:富含血小板、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小量红细胞(多见动脉)红色血栓:主要为红、白细胞、纤维蛋白网及少量血小板(多见淤滞的静脉)混合血栓:头部白色血栓、尾部红色血栓、中间为白红混合 微 血 栓:纤维蛋白组成,内含不同数量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前毛细血管、小动脉及小静脉,常见DIC、休克)感染性血栓:细菌及中性粒细胞残体组成(菌血症、血管本身炎症致损伤),结构及分类,延伸和滋长:主要是下肢V血栓 6-20%溶 解:先从中央 表面(空洞)溶解(1/3可自发溶解)血浆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活化剂对纤维蛋白有较高亲和性 血栓表面形成较高浓度纤溶酶 血栓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释放中性蛋
6、白酶(V内皮C含较高纤溶酶原活化剂、易溶解 A多为内皮C受损不易溶解 白色、混合血小板对此不敏感),演 变,溶 解,机 化:新的肉芽组织长入栓子中 结缔组织取代机化 栓 子 本 身 溶 解 和 吸 收 24-48小时开始 血管内皮细胞长入 第10天栓子内出现纤维细胞和网状细胞 第14天左右滋生无毛细血管进入 再通栓 塞:新鲜或未完全机化栓子发生部分或全部脱落而 流入血管,产生部分或完全全堵塞,称堵塞(可A、V)。,血管因素 血小板 白细胞及红细胞 凝血因子 抗凝因子 纤溶系流 血液流变学改变,二,血栓形成机制,内 皮 细 胞:覆盖总面积1000m2 调节防止血栓形成、止血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7、因素:机械(流动产生切变应力、压力、机械损伤)感染(细菌、病毒 炎症、内毒素 内皮C释放组织因子)化学物和代谢物(乙醇、CO、尼古丁直接损伤)免疫(微生物、异性蛋白、药物),血管因素,血管壁抗栓作用 内皮细胞释放各种物质(ATP酶、ADP酶、组织因子等)防止血小板粒附、聚集 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组织纤溶酶原活化剂、尿激酶、纤溶酶原活化剂 清除正常血循环中少量纤维蛋白,血管壁止血作用 内皮细胞受损 内皮下组织暴露 血小板迅速粘 附于内皮下组织(血小板粘附是导致血栓形成最早反应之一)内皮细胞受损 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 A.V收缩(较血管紧张素强10倍)内皮细胞受损 细胞表面表达组织因子 与因子 VII
8、VIIIa结合形成复合物 致因子1X、X活化 起动凝血,两种机制:本身是栓子中主要组成成分:(尤在A血栓形成、微小血管止血血栓)血管受损 血小板粘附 起动血小板活化过程(释放ADP、5-HT、TXA2 凝血酶迅速形成)血小板膜 糖蛋白活化 结合血浆纤维蛋白原 网状聚集 促栓作用:血小板释放产物NPY(神经肽Y)、TXA2、5-HT 强烈平 滑肌收缩 内皮细胞收缩、脱落 有利于血小板 聚集、栓子形成,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作用,白细胞机制:粘附作用:血流缓慢的V中多见,正常血流很轻微(取决于白细胞与内皮C表面粘附受体功能)毒性氧化物质释放:粘附的单核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IF-1、TNF、蛋白水解酶
9、、腹原酶等)损伤 内皮细胞 使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粘附、聚集、激活,白细胞和红细胞在血栓形成中作用,白细胞的流变特征:白细胞直径8mm,小毛细血管5-6mm,白细胞变形 通过白细胞活化 伪足突起,胞浆硬度增加 扣留在微血管白细胞促凝作用:释放促凝物质(半胱氨酸蛋白样物质)激活X 因子 促凝(所以白细胞有粘附、聚集其它细胞功能,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红细胞机制:红细胞聚集:可出现巨大红细胞聚集体 全血粘度增高:数量增高、可变形能力下降 粘 度增高 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物理作用(碰撞 加强血小板向壁输 送速度、频率,数理增多和变 形差时尤著)化学作用(红细胞释放ADP 血小板聚集),凝血
10、因子缺乏:先天性凝血因子XII缺乏症:内源性纤溶活性下降有关 高分子激肽原缺乏症:有血栓栓塞报道 凝血因子增多:纤维蛋白原增高:原因尚不清 相关因素(肥、糖尿病、吸烟、血脂高等)形成血栓机制(增加全血粘度 改变 血液动力、凝血酶底物等)因子VII活性增高:糖尿病、心梗、肿瘤患者中发现,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分子结构异常: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肽链释放异常 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异常 对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不敏感 与纤维溶酶结合能力降低 因子VIII分子异常凝血因子活化:手术、创伤 组织因子进入血循环 凝血因子活 化 血液凝因(血管内溶血、肿瘤、白血病、人工瓣膜等),抗凝血酶III(AT-III)减少
11、或缺乏 遗传性AT-III缺陷症:1965年挪威O Egeberg首报 正常人群发病 1/5000获得性AT-III缺乏症:合成减少:肝病、口服避孕药、左旋咪唑等 丢失过多:消化疾病(急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肾脏疾病)消耗过多:肝素治疗、DIC,抗凝因子,肝素辅因子II缺乏症:1985年,1987年两例报道 蛋白C缺乏症: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活化蛋白C是凝血因子Va、VIIIa 天然抗凝剂 获得性白C缺乏症:肝脏合成减少 消耗过大(DIC、大手术)活化蛋白C辅因子II缺乏症:V因子基因点变致(蛋白S与因子V为辅因子)蛋白S 缺陷症:遗传性 获得性(妊娠、口服避孕药、急性炎症等),异常纤溶酶原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妇产科 血栓形成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0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