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题临安邸【教材分析】题临安邸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这首诗构思巧妙,措词精当。【教学目标】1.借助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理解诗文深刻含义,体会诗中情感。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加深情感体验。3 .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理解诗文深刻含义,体会诗中情感。难点:引导学生正确查阅资料,并合理利用查阅资料帮助体会古诗深层含义。【教学过程】板块一整体感知,理解诗意1.解题导入,认识诗人今天我们学习的题临安
2、邸,请结合注释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题临安邸题目点明了诗歌是在南宋都城的旅店写的。出示诗人简介,了解诗人的生平背景。4 .朗读古诗,理解诗意(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听音频明确诗歌节奏,划好停顿符号。(2)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古诗,同时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试着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指名朗读,相机纠正读音。交流重点字词的意思:几时休一一什么时候停止。和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整首古诗的意思。板块二品读诗句体会情感1.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圈画景物,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青山、楼、歌舞想象画面,这句诗展现了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如果用一个词概括这样的场面,你觉得
3、可以是?预设:繁荣、歌舞升平这样繁荣的景象为何诗人却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预设:虚假的繁荣此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反问你能读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心焦、悲愤2 .品“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是什么意思?游人是指谁?“熏”“醉”有何含义?这里的“醉”是怎样的醉态,读着这个“醉”字,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何感触(板书:醉)“醉”字联想:酩酊大醉、烂醉如泥、纸醉金迷、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么让权贵们日日笙歌,夜夜买醉(预设:暖风)这“风”指的是奢靡之风、腐败之风,这“风”消磨了他们的意志,让他们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忘记了耻辱,忘记了失地,忘记了使命。(引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古诗三首 题临安邸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2 古诗 临安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1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