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2古诗三首示儿题临安邸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示儿题临安邸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初步读懂诗句的意思。(重点)2、通过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重点)3、体会作者诗中表达的深沉、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难点)学习过程:课前预习要求:1.读诗题,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标注出不明白的地方。3,初步体会一下诗中诗人的情感,说说你从哪句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查找资料要求:1.查找与作者相关的资料3 .查找这首诗创作背景的资料4 .查找与本诗内容相关的其它资料活动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明确诗意1 .由单元主题导入出
2、示单元导读页出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学生听诵读录音。老师简单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体会这首诗以及本单元的主题爱国情怀。学生诵读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师:从古至今有许多像艾青这样的诗人,写过很多饱含爱国情怀的作品。今天,我们就走进两位古代诗人的诗作,去体会他们诗中蕴含的情感。2 .交流预习内容(I)检查朗读,学生读准读通两首诗。抓住重点字指导读音。读出节奏和韵脚。(2)解诗意学生借助注释和关键词,分别说说两首诗的意思。根据学情,对学生不明白的诗句意思进行解读。明确诗意:示儿: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无牵无挂,可是唯独使我痛心的就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当宋朝的
3、军队平定中原的那一天,在举行家祭的时候,你们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祖国统一的好消息。题临安邸: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西湖上的轻歌曼舞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大家都忘了这是哪里,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3)初知情感交流预习时感知到的诗人情感,出示示儿,先交流这一首。师:你从诗中体会到诗人是什么感情?从哪句诗中或哪个词中感受到的?预设1:我从“悲”这个字体会到悲伤的,悲痛的心情。预设2:我从“家祭”一词也感受到了悲伤,他还没有死,就在安排孩子们死后祭祀的事情。活动二:借助资料,体会诗情一、体会示儿之悲1 .体会陆游的“悲师问:诗人悲什么呢?生答:不见九
4、州同。谁知道九州为什么不统一?陆游写诗时的国家是怎么样的情形?哪位同学查找到相关的资料,请出示资料,说说你的理解。出示资料:1126年,金兵攻入北宋首都开封,第二年4月初一,金兵俘虏了皇帝和后妃、皇女以及其他皇亲国戚共三千人北去。大量皇室用品和所藏的书籍全部被搜罗一空,北宋政权灭亡。5月,宋高宗称帝,建都杭州,史称南宋。国家一半的土地被金兵占领,沦陷区的老百姓在金兵的残暴踩蹦下受尽了折磨,而皇室却在杭州花天酒地。南宋朝廷对金采取屈膝投降的政策,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南宋世世代代称臣于金;东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中间唐、邓两州都属于金国每年向金国纳银25万两、绢25万匹。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预设:原
5、来诗人写诗时北宋已经覆灭,那些统治者逃到南方建立了南宋,而且还继续受到金兵的胁迫,接受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屈辱投降还赔款割地。这里陆游的王师指的就是南宋朝廷的军队。王师北定指的就是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大业。师:这就是诗人写这首诗是的时代背景,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现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诗人说,“但悲不见九州同”了。2 .借助资料了解陆游“一直悲”师:我们学的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时候写的,哪位同学查找了资料,介绍一下。预设:这首诗写于陆游85岁一病不起的临终前。他觉得自己等不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了,所以交代子孙家祭之日有这个消息要告诉他,他是到死也放不下这件事。师:其实,陆游一生都惦记着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示儿 题临安邸 12 古诗 临安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1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