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13 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3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桥教案【教材分析】桥是一篇微型小说。该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为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设置了一个典型的环境,山洪暴发,人们只有唯一的退路一一那座窄窄的木桥。从而以“水”的上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用一个普通老支书生命的一瞬间的闪光行为,使作品凸显出人性的美丽风采。【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段学生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学习的表达方法。2、过程方法目标: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创设情境,在场景的对比中理解人物
2、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目标:让学生逐步深刻感受到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教学重难点】本文语言简短凝练,有效地烘托了环境的紧张,因此我把洪水飞速上涨时,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把理解题目“桥”的含义和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特点作为教学难点。【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我和学生要做好这样一些准备:1、教师准备“表现山洪暴发、洪水肆虐情景”的课件。2、学生收集有关山洪情形和危害的资料以及令自己感动的典型事迹,并认真读一读。【设计特色】这次教学的设计特色在于: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桥时,我让学生通过自主读、合作读、探究读
3、、对比读、教师范读、角色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来落实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语感。2、双线并行,情景再现:我会着力渲染环境的真实,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洪水的凶猛,将环境描写这一条线与老汉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这一条线相结合,并采用“品读感悟”式教学方法,使老汉的英雄形象凸显得越来越美丽动人。3、情法并重,读写结合:在指导学生理解老汉的光辉形象中,我会结合文章的有关语句进行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感悟到的语言简洁明快、手法准确无误、结构跌宕起伏。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写话的环节来祭奠老汉,这既是情感的凝聚和提升,又是落实语言实践的活动。【教学时间】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第
4、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逐步深刻感受老汉无私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初步学习的表达方法。【教学程序】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教学分三步完成:一、探究三个问题,理解课文内容1、探究问题1:感受洪水肆虐与人们的恐慌:语文教学中环境烘托到位,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开课时我就将环境作为突破口,让生找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课件: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挡。整节课就围绕洪水的凶猛拉开了帷幕。接着我引导学生抓住“像泼、像倒”“势不可挡”等词,感受雨水的凶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1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