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受,先整体把握结构,后整体感受内容,呼应练习一。2、重点品味、体会景物和行为描写准确、真切、生动的表达效果,总结学习借鉴,呼应统习二。3、引导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力所能及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以深化学习,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着力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自主感受其景其情其意,培养主体意识、合作与探究精神。2、难点:描写三味书屋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适当感知即可,无须深究。教学方法:采用活动式”教学法。用重点词语对应寻找活动,快速把握整体结构;用”听-读-思-议”四步活动,整体感受内容;用“做”“演”的
2、体验活动辅助重点把握与难点化解。课前准备查工具书读准音读顺文,尤其是引用的古文。读懂义,指文章大意,圈出感兴趣的内容。整体感知导语1、检查预习下列加横线字该怎么读?(以多媒体显示,或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认读后配上注音)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倜傥书塾2、听读活动(1)听的要求与策略(多媒体显示)。文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哪些是写百草园”的?哪些是写”三味书屋”的?请边听边划出对应词语,如百草园”“三味书屋”,将课文作结构划分。你在预习时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描写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已有初步感受,请再听听老师的诵读,进一步加深感受。(2)读的要求与策略教师在钻研教材,把握特点基础上,为课
3、文选配适当的背景音乐,范读力求做到:音(清晰、准确、优美)的示范,韵(白话与文言的不同风格)的呈现,情(欢快与苦闷)的感染,意(天真、雅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的导引,发挥教师范读的多重隐性教育功能。这种面对面的互动是其他名人的诵读录音替代不了的。3、思考活动(1)学生活动要求:将自己读的感受与听老师读的感受结合起来,思考听读前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2)教师辅助策略:启发学生用视读法,浏览重要段落,然后结合思考练习一,作出选择。可以赞成其中一说,推翻自己重立一说更为可贵。巡视课堂,及时帮助解决思考中的疑难问题。4、交流活动(1)关于结构切分明确:第1-8自然段
4、写百草园的生活,第10-24自然段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第9自然段是两部分的过渡。因为第9自然段落笔在对百草园的留念,过渡段放在前部分为好。(2)关于思想感情”的整体感受引导:“百草园”里充满欢乐,这是出自孩子的天性。请女同学齐诵第2自然段,男同学齐涌第7自然段,品一品是不是这种感觉。(齐诵)”三昧书屋”内枯燥乏味,也是孩子自由好动的天性逆反。下面分角色诵读第17-23自然段,悟一悟是不是这种意味。(一人读解说性文字,一人读先生话语,一人读我的文字,齐读”大家”的内容;要求读出个性,读出情趣。)(诵读)有空就溜出去玩,老师发火了,便扯着喉咙,各读各的.书,虽调皮而可爱,说枯燥也有趣。私塾先生读书的
5、声音、模样,也很有趣。总体看,乐也好,苦也好,都凝聚着天真调皮的童心稚趣,它们共同组成了鲁迅挥之不去的甜美回忆。因而,文章前后两部分内容貌似对立,实则统一,思考练习一的第三种意见为好。(站在孩子角度参与活动,对其他见解,有偏执的引导,合理的肯定,有创意的表扬,促成自由争鸣的”场效应”形成,使课堂出彩。)(以上为第一课时主要教学活动)5品析活动(1)预习要求:见”练习”二、三题的具体内衣(2)活动形式:合作竞争。在个体全面预习的基础上,临时分成三个学习小组,抽签选定三个重点段的阅读。选定学习组长,组长主持组内的交流,集思广益,形成最佳解读;然后分组展示解答成果并接受其他组的质疑,看谁完成的又快又
6、好。如何展示,由各小组设计,可选代表用语言汇报,可设计游戏演示(如捕鸟的过程),但须以美读为基础,使活动中书声不断。(3)活动引导关于第2自然段的重点品析用词的准确性及其表达效果(学生活动之后多媒体显示)。A、色彩:碧绿、紫红、黄。B、形状:肥胖、高大、臃肿。C、声音:长吟、弹琴。D、味道:又酸又甜。E、动作:伏、窜。有色有声有滋有味春夏秋冬乐趣无穷仿写因情而评,把握句子特点,表达效果好,即肯定表扬。关于第7自然段的重点品析用词的准确性及其表达效果(学生活动之后,媒体显示)。A、动词:扫、支、撒、系、牵、看、走、拉、罩。B、效果:过程清楚、真切、生动,蕴含喜爱之情与顽皮天性。游戏写作展示。可以
7、动作表演的形式,可以语言表达的形式,两种兼具更好。教师评定宜持欣赏、鼓励、表扬的态度。关于过渡段的重点品析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流露的感情: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再次引导全班同学揣读”不能了。两个“Ade”、两个叹号内容,加深感悟),对三味书屋的畏惧(再次引导揣读”最严厉”“无从知道”等内容,加深感悟)。物名前加”我”的表达效果:表示亲密,体现童心童趣。活动总结(1)活动方式:教师提出课堂总结的方向,放手让学生学会总结。主题方面:作者通过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巧方面:在写作上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2)规范结论:主题: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
8、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的举动和欢乐的心理。技巧:抓住景物特点,从形、声、色、味、动作等多方面去描写有着情感去表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精选篇2)知识与能力:1.学习课文描述百草园生活的部分,学习课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2.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感受百草园的趣味生活2 .通过讨论交流掌握本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3.在导游活动中感受作者对百草园的特殊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伟人童年时美好的记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描述百草园生活的部分,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作
9、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突破方法:通过“导游”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问题抓住重点,指导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注重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事物对话,从而感受文章的表达技巧,感受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教法导航:情景法、引导法、点拨法、讨论探究法、活动法等学法导航:朗读法、品味法、合作法、读写结合法、体验法等教师准备:1 .认真分析学情,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2 .查阅有关“百草园”的书籍、网站,收集与本课时有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创设一个
10、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3 .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重难点的突破方法4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继续朗读课文,掌握百草园部分的主要内容2 .查阅有关导游知识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一、谈话导入:自从鲁迅先生创作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便名噪海内外每到节假日,大批游客涌向浙江绍兴鲁迅故居附近,去游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此来回味鲁迅先生小时候的逸事,表达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假如你是当地的一名导游,请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的内容,为游客做一番声情并茂的导游(出示鲁迅故居图一一百草园)你认为一个出色的导游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什么?(投影显示:能准确挖掘景点的
11、妙处,并将它准确传达出来,以增强游客游览的兴趣)今天,大家将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为鲁迅老屋后的百草园担任导游,引导游客游览百草园,领略百草园的美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顺利过关!二、美点概览: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身临其境去游览真正的百草园但是,我们手头有最好的资料: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一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和少年鲁迅一道共同领略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吧!自读课文18自然段,用“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你看那”的句式概括百草园的妙处(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示例: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美丽的,你看那高大的皂荚树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神秘的,你看那美女蛇的故事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有趣的,你看那雪地
12、捕鸟游戏概括你对百草园的了解,说一说百草园有哪几方面的美占八、学生回答后明确: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三、美点欣赏:我们已经知道了百草园的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那么它们究竟美在何处呢?下面让我们细读课文,亲自去领略吧!投影显示:(百草园图),以持续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1.课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景物的?作者又是如何做到绘声绘色地描写景物的?讨论明确: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娱蚣”“斑菰”“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园中的景物如此繁多特征: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
13、备“碧绿的”“紫红的”写出了缤纷的色彩;“光滑的”“肥胖的”“轻捷的”写出了有趣的情状;“长吟”“低唱”“弹琴”给人听觉上的愉悦;“又酸又甜”写出了充溢于口的味觉感受同时这些景物又反映了季节的更迭,桑意、菜花是春末的,蝉鸣是在盛夏,蟋蟀叫是在秋天,冬天雪景,构成了完整的四季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精选篇3)一、设计理念1.本课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宜从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经历与体验入手,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去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2,紧扣教材,运用联系比较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意旨;运用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领悟学习和生活的真谛。3 .
14、自主探究与讨论交流相结合,听说读写与实践模仿相结合,以增强全员参与的兴趣,促进动脑动口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二、学习目标1 .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2 .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3 .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4 .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三、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5 .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材料:(1)范读录音;(2)有关图片。6 .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反映童年生活的材料五、科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百草园生活是儿童热爱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生动体现。
15、7 .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手法。8 .掌握“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二、教学步骤(一)导入:第一单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学过后会勾起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现在生活的反思,还会有新的感触和更深的认识。启发:童年生活在你的心目中有什么特点?(二)板书课题,作者。回顾有关鲁迅的知识,口答明确:原名及籍贯、地位、主要作品及学过的作品、本文的出处。(三)释题:从题目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本文有两部分内容:L百草园生活。2.三味书屋生活。)(四)听范读录音(或默读)。要求:听后分别概括两种生活的特点。(五)整体感知。1.概括特点(参考: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丰富多彩
16、、有无限趣味;三味书屋生活:单调枯燥、乏味、受束缚)9 .找出两部分的起止句及过渡段。10 体味:最喜欢哪部分,简述理由。(六)细读百草园部分,划出中心句。1.小组讨论:乐园中使鲁迅感到有无限趣味,包括哪几方面?(提示:从不同角度概括。参考:从看的听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动物角度或季节等)11 延伸:利用多媒体展示:(1)有关百草园图片;(2)为下列描述对象加上能突出其特点的词语:12 齐读第二节,思考:重点写的是百草园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句式来体现?运用: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13 拓展:(1)划出表现哺鸟动作的动词,推荐两小组分别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鲁迅,两人演
17、小鸟;要求模拟出以下动作,鲁迅:扫开、支起、撒、系、牵、看、拉、捉拿;小鸟:飞翔、落下、啄食、飞走、罩住。)(2)观察表演者动作,要求用上系列动词描述。(七)作业:1 .抄录课后所列字词并用两个成语造句;2 .比较所搜集的童年生活材料。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1 .理解主题2,运用联系比较法,加深对生活对学习的认识3 .比较对照手法的仿写二、教学步骤(一)检查:1 .听写并用画线词造句:菜畦鉴赏确凿臃肿轻捷人迹罕至人声鼎沸2 .为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 .口答有关鲁迅知识(二)指名读过渡段1.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表达的是什么感情。2.思考:练习二推测原因之多,说明了什么?(明确:衬托对百草园的难舍之
18、情。)(三)细读写三味书屋生活的部分1.讨论:哪些内容形成了对比,说明了什么?如:(1)玩耍时与读书时不同气氛;师生读书时不同态度。2 .质疑问难:为何写学生读的文字没加标点,先生读的加了标点?(明确:学生没读懂,说明所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3 .延伸:有无独到发现或新的感悟?(四)总结:归纳中心,完成练习一,交流有哪些收获。(五)拓展:1.比较所掌握的不同人的童年生活,说说有何感触。4 .对照自身的学习、生活,有何新的认识?提示:(1)与百草园比照: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2)与三味书屋比照: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找并体验学习中的乐趣。(3)结合自身经历
19、与体验,仿照本文结构,用“从到”作题,写两个生活片段。提示:可从空间或时间的变化上选材,以场景描述为主,体现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附:板书设计第一课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朝花夕拾百草园生活:自由快乐无限趣味乐园:色彩形状声音趣事写景:抓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第二课时对比:1.百草园:自由丰富有趣热爱三味书屋:束缚单调乏味一一不满2.玩耍时:静悄悄读书时:人声鼎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精选篇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2、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和主题。过程与方法1、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2、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
20、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教学难点1、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教学方法:自读、探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的情况?2、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
21、地点范围。三、查预习。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四、整体把握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1、提问: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2、分组讨论: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3、提问: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4、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
22、前。五、细读课文提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百草园的景物的?(1)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2)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形:肥胖、高大、臃肿、小球声:长吟、弹琴色:碧绿、紫红、菜花和蜂的“黄”。味:又酸又甜。春景:桑意、菜花。夏景:鸣蝉。秋景:蟋蟀的叫四、布置作业1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2 .完成第一课时补充作业。第二课时一、继续学习第一部分。1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的是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可让学生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2 .问: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讨论并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草 园到三味 书屋 教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4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