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道路交通监测系统的研究.docx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道路交通监测系统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道路交通监测系统的研究.docx(7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汽车作为代步工具。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混乱、事故也频繁发生。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不利的情况可以避免。因为在某时间某一道路段的车辆经常出现“扎堆”情况,所以希望有一种智能交通监控系统,能够及时的将城市各个道路段的状况进行随时监控,将每个路段的状况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并进行分析,再及时将结果汇报给正在相应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和司机,使之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自己车辆的行驶路线。本文正是在以上的应用背景下,设计了一种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平台,实现了以下功能:每个传感器单节点对道路状况和车辆相关数据采集;各个节点间的数据融合与优
2、化;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电脑;后台数据优化处理和结果图形化显示。本文主要讨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各个节点的硬件设计及其底层驱动编写,传感器硬件主要在磁阻传感芯片HMC1021基础上,利用汽车对地球磁场的扰动对输出电压的改变来检测汽车的行驶情况;考虑了节点体系中各个节点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在此系统平台上,本文也提出了道路安全状况检测问题及其方法,在节点上再次接入温湿度传感器,通过节点的温湿度来简单的判断路面的结冰情况和抗滑能力。可以看出,这种交通监控实时系统为道路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数据源,对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化使用,对减少道路拥堵和相关交通事故等状况,还是对节省车辆行驶时间和保证司机和乘客人身
3、和财产安全方面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关键词M智能交通无线传感器网络道路交通监测系统HMC1021AbstractAstheimprovementofhuman,slivingstandards,moreandmorepeopleusecaraspersonaltransports.Subsequently,trafficcongestion,chaosandaccidentsoccurfrequently.Butitisfoundthattheseunfavorableconditionscanbeavoided.Atatimeofaroadsection,vehiclesappearcluste
4、rusually.Soakindofreal-timemonitoringsystemishoped,whichcanmonitorthestatusofeachroadsectionofthecitytimelyandmakerightjudgments,andthensendtheresultstodriversofvehiclesontheroadintimefortheirjudgmentsanddeterminingvehiclesroutes.Thispaperisintheapplicationbackgroundabove,akindofreal-timemonitorings
5、ystemforroadandtrafficconditionsisdesigned.Basedonwirelesssensornetworks,thissystemincludesfollowingseveralfunctions:monitoringroadconditionsandcollectingdataofvehiclespassingbetweeneachsensornode;dataoptimizationfusion;uploadingdatatocontrolinstruments;dataoptimumprocessandresultsdisplaygraphically
6、atbackstage.Theschemesofhardwaredesignandthedriverprogramofeachnodeismainlydiscussedinthispaper.AMRsensorismainlyinchipHMC1021basis,usingthechangingofmagneticfieldoftheearthshockedbycarscauseoutputvoltagechanges,consideringthemutualcooperationrelationshipbetweeneachnode.Inthissystemplatform,atempera
7、tureandhumiditysensorisaccessed.Bythistemperatureandhumiditysensor,theicyconditionsandanti-slidingabilityofroadcouldbejudgedsimple.Itcanbeseenthatthistrafficmonitoringreal-timesystemprovidesdatasourcesforreasonableallocationofroadtrafficresources,ensurefinitetrafficresourcesoptimizationusage,eitheri
8、nreducingroadcongestionandrelatedtrafficaccidentsetc,orinsavingtimeandguaranteedrivers,andpassengers,propertyandsafety.Keyword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WirelessSensorNetwork(WSN)RoadandTrafficMonitoringSystemHMC1021摘要Abstract1绪论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1)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与现状(4)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5)2道路交通监测系统的结构2.1 白勺不口
9、5目匕.(8)2.2 系统的能耗分析与管理(16)2.3 系统的网络协议(18)2.4 本章小结(20)3节点的硬件与软件设计3.1 电磁传感器的电路设VI-.(21)3.2 路结状况的木1贝(30)3.3 节点的驱动程序设计(31)3.4 本章小结(39)4数据算法和显示软件的设计1系统的时钟I口J步机制(0)4.2 数据帧结构和算法设计(42)4.3 控制和显示软件的设计(46)4.4 本章小结(47)5实验结果研究5.1 数据的测量(49)5.2 1JTfcy(53)6总结6.1 课题工作总结(57)6.2 系统功能的扩展与展望(58)致谢(61)一专(62)1绪论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
10、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又造成了各种各样的交通问题。如何合理优化的利用有限的交通资源,保证汽车的安全行驶等问题,必将成为改善人们的城市生活的重要研究对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能够对道路车辆等问题进行量化处理,在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交通红绿灯,电子眼,交通路口安置摄像头等措施。但是直到近年来,智能交通的话题才被广泛提出,且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对其进行研究。然而由于前期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集成电子技术,信息计算技术,材料加工技术等)的限制,导致这些技术的研究到商业应用效果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运而生,恰好解决了
11、这一窘境。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了传统传感器的探测范围的限制和其他无线技术的高成本和小范围的缺点,在与智能交通的应用上相结合而具有极佳的效果,它不仅仅在技术前沿具有创新意义而且更有极广的应用前景和使用价值。所以,在对智能交通监测系统研究的同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了解十分必要。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IeSSSenSOrnetWork,WSN)是由大量的、低成本的、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其中各节点以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以多跳传输的方式自组成网络,最后部署在目标区域内达到监测的目的。换言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每个传感器节点既单方面的负责传感器的数据采
12、集等功能,又能在整个网络中兼职路由传输的功能,且每个节点间能够以无线通信的方式相互“交流”和控制。可以看出,WSN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广泛的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计算机技术及无线通信技术、网络等技术,并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节点来协作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中监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自组织无线通信网络将所感知的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从而真正实现对外界物理环境大范围测量和控制的目的。正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以上优点,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中,大量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交通工具的动向以及分析复杂的交通环境,同时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军事上和商业上广范围的应用,如
13、:目标追踪、基础设施检测、住宅监控和战场监测等,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研究。图1-1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基木结构为了实现对大范围区域实现远程控制的目的,需要同时外加网路控制设备终端,如图1-1所示。网络中的每个传感器节点是一个小型的嵌入式系统,它们既可以分别进行接收、处理和发送环境信息,又可以作为路由器对每个节点的数据进行互相传送。这些传感器节点中有一部分节点实现的功能比较特殊,它们负责网络中信息的收集,与网关或服务器之间进行直接信息传输,一般称它们为汇聚节点(或称为Sink节点)。汇聚节点收集网络中很多节点的信息与网关之间进行直接信息交流,所以一般汇聚节点的通信和存储能力比一般节点强大
14、网。传感器节点作为一种嵌入式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其中硬件部分(即节点物理层结构)主要包含:传感模块、信息处理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四大部分,如下图12所示。其中传感模块主要负责对环境信息(包括磁场、温度、湿度和应力等)的读取,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传感器;信息处理模块负责对传感器检测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等,它主要包含微控制器(MCU)、A/D转换器和存储器;通信模块此处主要指无线收发模块,微控制器处理后的数据经过通信模块发送到下一个节点,而上一节点发送来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无线收发器接收后再传到微控制器;电源部分主要满足各部分电路的能量需求,由于传感器节点一般被置于室外或一些恶劣的
15、环境中,电源并不一定能够持续性供电,而往往电源供电时间直接决定了节点的使用寿命,所以选择好电池和降低节点功耗是延长节点寿命的关键问题。传感器节点的软件部分有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软件。其中,操作系统是基本软件环境,是许许多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软件开发的基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操作系统它必须满足无线实时传输要求,无需复杂的多媒体、应用服务,也不需要直接的用户系统对话界面,所以其跟传统意义上的操作系统不同。但是为了便于对硬件多样性开发,它定义了模块化的操作方式,允许应用程序对系统资源的重用久迄今为止,很多国内外的专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操作系统展开了不同方向上的研究,因此多种比较成熟的操作系统诞生了。其
16、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TinyoS目前最为流行,该系统是一种组件结构类型的系统;康奈尔大学的Magnet0S,该系统考虑到应用程序的动态性,灵活的采用了虚拟机的思想;科罗拉多大学的MANTlS0S,该系统主要对动态性的重复性编程特性进行突出;SenOS,该系统是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研发的,主要特性是易于扩展;PEEROS,该系统是由EYES研究项目对一种实时调度算法EDF“改装”而来;SOS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发,该系统也是主要考虑到动态性重复编程的特性;由AmbientSystems而来的AmbientRT,则着重考虑到数据的实时性调度,运行时的重配置。1.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与现状
17、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无线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天线、射频收发器和处理器技术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子电路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尺寸、功耗效率等方面的束缚。这一进展同时标志着先进领域中允许小型、廉价、可靠的、拥有无线网络能力的微型传感器迅速成为现实。同时无线传感器技术和个人无线低速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一综合性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20世纪末,第一代传感器网络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并不完善,仅仅以点对点通信的形式将多个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远程控制,所以也可称之为传感器网络的雏形。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而以这些技术为支撑
18、的传感器网络这一概念迅速走向明朗化,第二代传感器网络也应运而生阴。此时,人们已经不再只是满足点对点通信,而是提出了以传感器自组网的模式,同时还开发了传感器相关的多种网络协议以及开发系统平台。第二代传感器网络与第一代相比,其信息获取能力更广,综合数据处理能力更强,可靠性更高,应用前景更广“】。同时,传感器网络中也开始加入了现场总线技术、多功能传感器技术和无线连接技术,其智能化组建能力、信息探测处理能力和数据收发能力随之逐渐突出,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一技术也逐渐形成UL1998年,Gregory.J.Pottie阐述了WSN的科学意义,且DARPA巨资启动了SensIT项目,其目标是实现“超视距”战场
19、检测I。1999年9月,商业周刊将WSN列为21世纪最重要的21项技术之一,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ORND提出了“网络就是传感器“(NetworkisSensor)的论断。2001年1月,MIT技术评论将WSN列于十种改变未来世界新技术之首“41。2003年,商业周刊预测:WSN和其他三项信息技术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掀起新的产业浪潮【。2004年,一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一一传感器的国度,发表于“IEEESpectrum”杂志一期专辑,其中论述了WSN的广泛发展前景和普遍应用的可能性B.在国外发达国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与应用的同时,我国也多次将
20、之列为重点研究技术。1999年,中国科学院在“信息与自动化领域研究报告”中首次将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五个重大项目之一。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微系统所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向上陆续部署了若干重大研究项目,参加单位包括上海微系统所、微电子所、半导体所、电子所、软件所等10余个研究所和高效。经过它们多年深入的研究,在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移动基站和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建立了专门的技术平台。2004年在北京大规模外场演示了相关成果,其中部分成果已经应用于工业实践中。同年,我国未来20年预见技术的调查报告,信息领域157项技术课
21、题中有7项与传感器网络有关。2005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信息口的相关研究所关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研讨会,共同商讨了传感器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大计。2006年初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技术确定了三个前沿方向,其中两个与WSN的研究直接相关,即智能感知技术和自组网络技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直受到广泛的研究,而促使与之相关的产品应用领域已经变得非常广泛。应用范围包括科学的数据收集,环境灾害监测,协助管理库存大仓库,入侵检测和监控,战场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非常适合这些应用程序,因为它们快速和廉价的部署。低成本、低能量的性能,使这些传感器也很容易支配。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交通方面的应用,在国
22、内外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如,韩国国家电子电信研究所JaeJUnYoo和KyOUngBokSUng等人研究电磁网路传感器对交通工具和服务站检测,以控制显示设备,并提供一些警告信息给司机和行人。国内也有很多研究者利用WSN研究来检测高速公路上的车辆安全,如:宁波中科无线通信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等,他们对WSN节点平台的研究成果显著。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伴随着当今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由于Imemet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继续保持在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上,电子商务、“三网融合”、“信息高速公路”和智能遥感等也成为了当今热门的话题。因为通过互联
23、网,人们能够方便的获取各地的新闻和娱乐等信息,以至于现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说Imemet构成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那么,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将逻辑上的信息世界与客观物理世界连接到一起,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交互方式。人们可以通过传感器网络方便而直接的从客观世界中获取信息,从而极大地扩展了现有网络的功能和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扩展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处理能力,将在下一代互联网中为人民提供最直接、最有效、最真实的信息。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客观世界物理信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应用于军事国防、工农业控制、城市管理、生物医疗、环境监测、抢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无线 传感 网络 道路交通 监测 系统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68102.html